做我婆婆的女儿
![]() “想是想买,可买回去婆婆会不高兴的,她会说家里有衣服穿,小孩子衣服多了,也穿不上……” “可是,现在都只有一个孩子,谁不想把自家的宝贝打扮得漂漂亮亮啊?” “嗯。婆婆不好沟通啊……不像自己的妈妈……哎呀,还是自己的妈好——随便、亲切!” 这种话,其实,已经听了很多次了,最初的时候也跟着搀合一两句,因为,她也是个有婆婆的媳妇。也老觉得婆婆这里不是,那里不是。她埋怨婆婆待她不好了,娶她过门时太寒酸了,然后,儿子出生了,婆婆大大咧咧,连唯一的孙子也照看不好。其实,婆婆专门少种了土地,做好了要过去照顾孙子两三年的准备。女人的月子里,婆婆守在身边,说,别吃水果,吃了以后牙疼,别洗澡洗头,否则,以后身体痛。女人受够了这些:“你那些都是无稽之谈!我偏要吃,我偏要洗!”婆婆说:“为你好,你不听,以后还不是你吃亏!”女人心里想:多管闲事!懂又不懂!这样的以不欢而告终的情况很多,最后,儿子一个月的时候,女人干脆接来了自己的娘家妈,委婉地对婆婆说:“您也累了,您回家休息段时间吧。”其实,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是赶婆婆的意思了。然后,婆婆走了,身影有些孤单…… 再之后,婆婆很少来女人家了,也很少对媳妇念叨什么了,甚至,跟自己的儿子的话,也少了许多。似乎大家都不熟悉了,气氛尴尬了许多。只是,看到孙子的时候还是一样的热情:“来,奶奶抱,奶奶买糖!” 再后来,婆婆也到大城市打工去了。一个月,没见着婆婆回来,女人想,清静了,还是自己的妈好啊,知冷知暖。再一个月,婆婆还是没回来,女人想,这老人家出去干得还挺好?直到过年的时候,其实都是大年后的好多天了,婆婆才回来,回来时,给孙子买了件衣裳,给在家的老头子和儿子买了几双袜子。几个人高高兴兴。女人口上教孩子说快谢谢奶奶,可心里却不是个滋味。她似乎觉得自己被冷落了,被遗忘了,甚至被隔离在了这个家之外。 婆婆在家待了两三天,又出门了。她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家,是什么?到底是谁抛弃了谁?她清楚地记得,以前和老公谈恋爱时,很愿意去婆婆的家,因为那份融洽——老两口相敬如宾,儿子对老人孝顺。还因为,每次回去时,婆婆家里总备好了女人爱吃的皮蛋。一回到家,婆婆总是笑眯眯地说:饿了吧?楼上有皮蛋。于是,一对小年轻便笑着闹着出去了,婆婆也笑呵呵地在厨房里忙个不停,都是女人爱吃的菜...... 小两口便径直上了楼,还是那个角落里,皮蛋摆放得整整齐齐!小伙子拿起一个,轻轻在地板上一碰,皮蛋外面的灰一大块一大块地掉,露出土生鸭蛋浅绿的外壳。然后,再把壳小心地剥去,那晶莹剔透的蛋体便呈现无遗。女人伸出纤细白净的手指,接过递来的皮蛋,仔细地观察着上面透明的松花纹,真是太精致了,像个工艺品,都舍不得吃了!可是,里面的清香却又馋得她口水都快出来了。于是,女人还是送到了嘴里,细细的品尝着,一边说着:“你妈真好!”男人边听边看着她吃,心里很满足…… 天黑,要离开时,婆婆总是送小两口出门,手里提个手电筒,还提着一些蔬菜、糖果,也总是不忘叮嘱一句:“你们两姊妹(四川方言,兄弟姐妹的意思)要互相照顾哦!”这句话,听得她心里很温暖。她在家中是独女,从没有过兄弟姊妹,这句朴实的话,让她很享受。然后,有熟人搭讪:“把幺女送那么远啊!待个媳妇待得好啊,跟亲女一样亲!”“是啊,只有这么一个媳妇,媳妇也是女啊……”庄稼人说话大声,她听得清清楚楚。婆婆的话,很是让她感激。天色越发黑暗了,年轻人都说:“回去吧,送太远了。”婆婆再次叮嘱:“有空又回来哈,回家前先说声,我们好准备饭菜……”这才返回家去,她回过头去,手电筒的灯光很微弱,在崎岖的小路上若隐若现,她暗暗地想:“婆婆,慢点走,别摔着……” 其实,婆婆有个大女儿,只是远嫁到外省了,隔得很远,好几年才回来一次。提起大姐,婆婆总是很挂念:担心身体,担心在婆家是否过得好。大姐和一家也只是偶尔电话报个平安。女人以前也常安慰婆婆说,大姐能干,不用太操心。以后经济好了,直接到大姐那边去看看不就放心了。婆婆这才松口气。其实,女人心里明白,婆婆对大姐的牵挂,从未断过。婆婆心里有种很大的缺失感。她甚至有点心疼婆婆了! 又有好几个月没见到婆婆了。女人心里没了以前见不到婆婆的快感。她甚至有点想念婆婆了。她把记忆的碎片拼起来,这才发现,婆婆对自己的好,远不止皮蛋和送行那些。记得婆婆在自己家里的那段时间,老人家总是早早地起床做饭,然后叫她快吃,吃完好去上班。天阴时,也总是提醒她添点衣服。这样细小得总是被忽略的爱的点滴,细数起来还真的很多,只是以前都觉得是婆婆多管闲事罢了。其实,自己的母亲不也是这样关心照顾自己的么?她想,在这点上,婆婆和妈妈真的没什么不同。她是妈妈的女儿,同样的,婆婆也视她为女儿! 想到这个,她的脸滚烫滚烫。凭什么说,婆婆不如妈亲啊?又凭什么说,婆婆不 ![]()
评论人英子 发布于 2008/7/17 16:01:13
标题来自于婆婆的话——“媳妇也是女儿”。我以文章结尾一段,女人终于悟出的生活哲理点题“是啊,从今儿起,要做我婆婆的女儿,女人想。”也可以说,标题来自这里!
谢谢刁馋!
评论人英子 发布于 2008/7/16 21:13:03
希望大家不吝赐教!一定虚心学习!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7/17 15:32:47
立意不错,磨合的过程也描述的很细致。想跟你探讨一下:标题中的“我”是否和文中的人称不大一致?我看了半天才明白跟“我”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