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八卦:一定要找自带奶瓶的女友
![]()
三鹿事件造成的损失之大,带来的影响之广,受伤害的群众数量之多,在新中国历史上,这样的食品事故是罕见的。
三鹿事件发生后,国家高度重视,各级职能部门对相关食品进行了三聚氰胺专项检测,检测的对象主要是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的知名品牌企业的奶制品。 婴幼儿奶粉检测的情况是,全国目前共有175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其中66家企业已停止生产婴幼儿奶粉。此次专项检查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专项检查显示,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的品牌企业液态奶的检测,主要集中对蒙牛、伊利、光明、三元、雀巢等知名品牌企业生产的液态奶是否含有三聚氰胺。检验结果为:抽检蒙牛产品121批次,110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11批次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每公斤0.8-7毫克;抽检伊利产品81批次,74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7批次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每公斤0.7-8.4毫克;抽检光明产品93批次,87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6批次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每公斤0.6-8.6毫克;抽检三元产品53批次,53批次均未检出三聚氰胺;抽检雀巢产品7批次,7批次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另外,被检查的其他406家企业生产的847批次的液态奶产品未检出三聚氰胺。 上述检测的结果,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大部分奶制品都含有三聚氰胺;二是不同批次的奶制品里检测出不同程度的三聚氰胺含量。 这两个结果表明,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不是工人操作中的失误所至,而是生产管理者把添加三聚氰胺的要求,明明白白的告诉操作工人,甚至写进添加配方中了的。因为同一个产品有如此多的批次,有如此长的生产日期跨度,操作工人是不可能这样一误再误。所以,这纯粹是商家谋利心切、利欲熏心、道德沦丧所至! 我们还可以从上述检测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反问式推断: 第一,国家只检测了三聚氰胺,而没有检测奶制品中是否可能含有其它对人体有害的添加物质,那么,由此推论:谁敢肯定奶制品中不会不含别的对婴幼儿有害的物质呢?有的可能不会致命,但不等于对身体没有伤害。 第二,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品牌产品尚且如此的不放心,那么,那些名气不大或者毫无品牌可言的加工食品你还敢购买和食用吗?恐怕没有几个人还敢。 第三,大凡加工食品,商家都要在食品的保存和色香味方面反复琢磨,尽可能延长保质期,尽可能在色香味方面比同类产品更吸引顾客。于是,我们可以断言,没有哪一个生产商不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增色、增味的制剂! 由此可见,各类加工食品、饮料等等,有哪一样能够让老百姓放心食用?更不要说用于抵抗力很弱的婴幼儿的食品了! 这样说来,大家可能只有回归原始,退回从前,自己食用的食品,一律自行加工,婴幼儿首先食用母乳,如果母乳没有或者不足的,自己加工米粉等奶粉的替代品。实在离不开牛奶的,干脆在自己的后院植一小块草皮,饲养一只小奶牛,清晨或者傍晚,自己用放心的器皿去挤奶,然后加工食用……。当然,这仅仅是一个聊天的话题,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可以反映出人们对市场不放心的心态。 同事们在工作之余对上述观点展开讨论,海吹神聊,最后还得出了一个非常八卦的结论:从今以后,在选择女朋友时要注意一个标准,那就是必须能够自带“奶瓶”,否则…… ![]()
评论人向日葵的光 发布于 2008/9/27 21:47:46
根据检测结果,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大部分的产品未检出三聚氰胺。这是个数学问题。
评论人光光 发布于 2008/10/1 23:04:59
哈,这自带“奶瓶”的八卦的结论其实一点都不八卦,母乳是最健康安全的哺乳方式,需要政府和医疗部门的大力推广宣传。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10/14 14:57:48
自养奶牛?草皮?器皿?都能保证来源无污染吗?哈哈。飘~~~~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10/14 14:57:57
自养奶牛?草皮?器皿?都能保证来源无污染吗?哈哈。飘~~~~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10/14 14:58:01
自养奶牛?草皮?器皿?都能保证来源无污染吗?哈哈。飘~~~~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10/14 14:58:10
自养奶牛?草皮?器皿?都能保证来源无污染吗?哈哈。飘~~~~
评论人刁谗 发布于 2008/10/14 15:21:22
自养奶牛?草皮?器皿?都能保证来源无污染吗?哈哈。飘~~~~
评论人英子 发布于 2008/9/27 21:17:33
看来很八卦的题目,关注的却是国计民生的大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