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有趣的现实诗:《正教授》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中国当代诗人和语文教育家周仪荣先生曾经说过:“诗歌是语言和智慧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结晶。”读一首非常有趣、韵律优美的现实诗,如品一杯茗茶,馨香绕怀,如痴如梦,久久难忘;这便是笔者从英文诗歌《正教授》(AFullProfessor)中所得到的极品享受。该诗如下: AFullProfessor Surelytherewas,atfirst,someloveofletters Togethimstartedontheroutineclimb Thatbroughthimtothiseminenceintime Butnowhehasbecomeoneofhisbetters. Hehassurvived,andevenfattenedon, Thedissertationandthediscipline. Theeyesarespectacled,thehairisthin, Heisadangerouscommitteeman. Anorganismhighlyspecialized, Hedietson,fordailybilloffare, ThebloodofKeats,themindofpoorJohnClare; Withinhisrange,hecannotbesurprised. Publishorperish!Whatafrightfulchance! Ittroubledhimthroughallhisearlydays. Butnowhehasthesystembeatbothways; Hepublishesandperishesatonce. 这首有趣的现实诗描绘了大学教授的职业生涯,用的是开玩笑和嘲讽的口气。虽然说了一些不恭敬的话,但显然并没有恶意。诗作者长期在大学教书,对学校生活十分熟悉,所以能用机智而巧妙的文笔加以描绘。该诗对美国大学教授的生活做了戏谑的嘲讽;因为作者本人也是大学教授,所以颇有自嘲之意。读者关心的不仅仅是诗歌本身,还有隐藏在诗歌背后的社会现象以及发人深省的思考。 《正教授》虽然没有很深刻的含意,但却反映了社会现实与学人心态,并且在文字上颇见功夫,是一首难得的好诗,值得一读再读。 第一行诗句中的“loveofletters”为双关语,既表示“爱好文学”,也表示“爱好字母”。西方的学位名称通常用字母表示,如BA、BS、MA、MS、MBA、PhD等。“爱好字母”就是“追求学术”的意思,这种追求促使一些人在学术的阶梯上一级一级地向上爬。第五、六两行文字十分巧妙,诗句运用得十分优美有趣;学术论著和学科训练都是不容易通过的难关,可是他拼死拼活地干,在激烈竞争中闯过了这些难关,所以诗中说“Hehassurvived”。同时,一名教授生活得舒服优裕,靠的也是他的学术论著与学科训练,所以诗中说他甚至靠这些而长胖了(fattenon)。 第十三行诗句中的“publishorperish”是美国学术界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里流行的警句;意思是说,如果一位大学教师长期不出版学术论著,他也就走向灭亡了。最后一行说,教授年纪大了,因此,他一面出版论著,同时也就走向灭亡了。这是把原来的警句反其意而用之,引出戏谑的艺术效果。这让读者体会到的决不仅是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极强的洞察力,更多的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警示。 《正教授》可能是大部分当教授的人的真实写照。当教授,究竟值不值得?或许,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有穿透心扉的体验。这首诗以理性的反讽为基调,以语言的戏谑为表征,描写了当今学人的生活方式,引发人们对生活意义的全新阐释。笔者尝试将这首英文诗歌用中文翻译如下: 《正教授》 他当年对字母一定很喜爱, 所以才循规蹈矩步步上升, 终于及时达到这显赫地位, 现已跻身于自己的前辈人。 学术关、论著关全都闯过, 长胖,靠的也是学术论著, 头发稀疏了,戴上了眼镜, 还当上了委员,威风凛凛。 他的有机体可是与众不同, 济慈的血,可怜的克莱尔的心 都是他日常所需的饮食品, 这是他的领域,用不着吃惊。 不出论著就灭亡,多吓人的事! 他早年时为此事伤透了脑筋, 可是这个制度现存双管齐下, 他又出论著,又朝着灭亡靠近。 文/海宁、梅香(作者单位分别为广州化工学校、重庆师范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