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一日游
![]() 上周六即11月15日,为了排除工作中所产生的疲倦,放松紧张的神经,公司领导决定全体员工自驾游,去领略大自然风采。在时间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大家没有舍近求远,选择了家门口。 尽管本人对乘车有本能的恐惧,仍抗拒不了这份自然美景的诱惑。毫不畏缩地跟着去了。 约八点半,我们从公司出发,除去有公事的和请假的,十五个人,分乘了三辆小汽车。因此次短途旅游早已策化多日,因而一路上按路线直奔圈定景点。 二十多分钟后,我们到了第一个景点:白洋飞瀑。在颠簸中,我一直幻想着它的模样与气势,像庐山瀑布?像黄果树瀑布?像九寨沟瀑布?还是像美国与加拿大共有的尼亚加拉瀑布?走上羊肠小道,我顾不得手下留情,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野花捧了一手。在同事们的“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的调侃声中,被我带下水的有好几个了,不时的有人会应上一句“不采白不采”。似乎压抑太久的笑便在山谷中回荡。许久,终于,我在笑声中捕捉到了水响声,很不清晰。我抬头张望,半山腰的洼地里呈现一线流水。再向上看,却不再有任何的惊喜。不知是因为这个时节是枯水期还是因为环境恶化,这飞瀑却是真的名不副实,倒不如叫白洋天溪来得干脆。 我们这三辆车,远离了市区,就像个远离了母亲视线的调皮的孩子,在畅通的马路上放风似的飞驰起来。一路上迅速后退的景致迷了我的眼,那一块块田、那一座座山、那一片片高楼或平屋、那纵横交错的道路……抬头看看天,那广阔天空蓝得就像宝石、那朵朵云儿简直就是在天上悠闲信步的白绵羊,还有那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眼帘的鸟儿、我无法形容那份快乐与安详。 第二站我们游玩了达蓬仙境,因为过于耳熟能详,我们就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转了一个圈。近午了,我们来到一家名字挺中国味的“龙凤餐馆”就餐。冷菜热菜上了一桌子,大伙儿吃得是热火朝天。平时自认为最好养活的我居然发现自己竟是如此地挑食,只不过是出了家门而已,要是拿大范围来说,真不知自己要吃的食物在整体中该用几分之几来说明才合适。 几乎不作停留,饭饱后,我们就直奔虞洽卿故居。我们到的时候,游人很少,显得冷清,等我们进入里面才变得生动起来。此院落基本维持原貌,青瓦灰墙,四进五院,造有中西两种风格,整体气势恢弘、庄严肃穆,在旧中国乃至当今颇显大家风范。里面史料介绍详尽,从其日常起居到经世之道,从居家小节到接宾交友再到卫国铮铮铁骨,还有那“大上海有的,我们三北就一定要有”气势!我们一行人在这里徜徉,惊叹着这雕廊画栋,更敬佩虞洽卿这非凡的一生!崇拜的心情洒满了这整个故居! 最后一站是本市的风力发电场,也说是说要去我向往已久的海边了。虽然不是山里娃,尽管居住在海边城市,却有一个让人很难相信的故事:早过了而立之年的我居然还没看到过海。车子带着我的意想欢畅地驰向风场,我几乎忘记了劳顿之苦,一路的颠簸也浑然不觉。远远地,就看见了一个个拔地而起的风车,规模不是很大,且这个时候自然风很小,风叶转速很慢。听了解它的同事说,可别小看了它们,并网之后,电力可强了。车继续前行,在车里也能感觉到风力在加强,终于到了海边,正值十月十八,正是大潮。放眼望去,海天一色,但不是电视电影里看到的那种令人窒息的蓝,如果不是波光粼粼,那种黄褐色,我就误认为是滩涂了。徐徐的海风吹过来,却不带咸咸的味道,时而也有水鸟(我估摸是海鸥)掠过海面、冲向天空,这就不失为是一种壮观。等了很长一段时间,海仍没退潮,原本我们有一项赶海的活动,比如说捡贝壳、抓毛蟹等等,却在与时间的赛跑中泡汤了,那落日的余辉不失时机地提醒着我们,时候不早了,该回家了。尽管眼前的海与我大脑里的落差很大,只要将其色幻变成想要的颜色,居然也能弥补,我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海,我不是没看过,而且我还零距离地触摸过,看,这语气多自豪! ![]()
评论人江城云雨 发布于 2008/11/21 20:11:34
看了这篇文章,感觉生活其实可以如此快乐,简单的快乐!
![]()
评论人寄生北航 发布于 2008/11/24 21:38:55
谁说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呢?
![]()
评论人漂泊自由的阿杰 发布于 2008/11/19 15:36:09
很有趣的文字,生活有时候就要自得其乐.
![]()
评论人向日葵的光 发布于 2008/11/22 17:19:36
我有个朋友就是建风力发电厂的,他每到一个现场给我发来的照片都是很漂亮的,大大的风车,让我一直很向往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