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道德经》之三
![]() 《道德经》三章中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句话的本意是说:(统治集团)不提供可以产生欲望的事物,百姓们的心就不会生乱,行动上也就不会干些出格的事。同理推论,只要我们始终经得住外界的纷扰诱惑,努力坚决克制欲望,守持住底线防线,那么内心里就不会出现骚乱、动乱、暴乱、狂乱以至滥乱,行为也就不会失常变态,也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了,也就自然而然、随遇而安、心平气和、心舒情畅了,也就少了没了酒色财气、投机钻营、狼狈为奸、狐假虎威、尔虞我诈、明争暗斗、阴险恶毒、赶尽杀绝等肮脏的勾当和交易。有道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纯美乃最真面目的纯美,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乃最高境界的和谐。 但放眼当下,不正当的欲望者多矣。有的人一心当官升官,有的人一心发财暴富,有的人一心包养情人,有的人一心贪赃枉法,有的人一心酒囊饭袋,有的人一心古董旧货,有的人一心坐享其成,有的人一心崇洋媚外,有的人一心异想天开,有的人一心长命百岁,并为之绞尽脑汁、奔走呼号、改头换面、装懵卖傻、装神弄鬼、张冠李戴、行贿受贿、溜须拍马、机关算尽,其结果丑态百出、倾家荡产、身败名裂、暴尸荒野、丢人现眼。这即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即谓上天有眼、地下有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谓上演了一出出啼笑皆非的闹剧悲剧,实则可哀呀,可怜啦,也可耻啊。 在可哀之时之余,让我思想起了那首劝世醒世的《空空诗》: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田也空,屋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朝走西,暮走东,人生状如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在可怜之时之余,使我忍不住吟出了自己的拙作《灭火》:前台好风火,后院人点火;司法来灭火,牢狱无底火;试问火不火,不火再不火;要间烟火,远天堂鬼火。 在可耻之时之余,教我顿悟了明朝宗室朱育载写的《十不足》: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乏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无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量要登基;一人日南面坐天下,想与神仙下象棋;玉皇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好,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到了天上还嫌低。 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欲之无而病人病己,欲之纵而害人害己;少官欲则心安,少钱欲则神安,少情欲则身安;只有心不乱,才有语不乱、行不乱。人生充实如此,虚空也如此。更有圣贤告诫说,玩枪的将死在枪口上,玩刀的将死在刀尖上,玩女人的将死在女人肚皮上。为此,毛之言是:清心寡欲,乐此不疲。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评论人行之书 发布于 2009/3/12 19:35:00
无欲则刚!
评论人倩理 发布于 2009/3/12 19:49:44
欲多乱智,问好古蒲。
![]()
评论人向日葵的光 发布于 2009/3/12 21:23:17
古蒲客气了。问好!说来惭愧,第一次注意到《道德经》还是通过一个英语外教介绍的,很有意思的一个美国老头。《道德经》确实是一本很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
评论人行之书 发布于 2009/3/12 19:36:54
世人之所以无法活得那么自由,笑得那么自然,皆为欲望所束缚。抛开欲望,万物皆豁然。
评论人古蒲 发布于 2009/3/13 8:22:16
但愿更多的人都来读古书典籍。
评论人古蒲 发布于 2009/3/12 21:05:38
谢谢【向日葵的光】编辑对本文的精彩点评。问好朋友!
评论人潮起潮落 发布于 2009/10/19 19:50:46
古书典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