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它作品
|
死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发现女儿会用一些词形容自己的感受了,不过这些词让人听了有些汗颜 :妈妈,我喜欢你喜欢得要死! :唉啊,我开心死了! :婆婆,你炒的豆豆都香死我了! :今天上幼儿园,老师表扬我,我都高兴死了! …… 在众多的优美词汇里,女儿为什么选用了一个让大人忌秽的字来形容她的开心呢? 于是在网上迅速地搜集各种解释,试着去寻求这种运用的更合理解释: "死"——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后引申“至、极”之意。哦,原来这是一个期限,一个以一生为界线的期限! 轻声重复着女儿的那几句话,直接感受到的,真的只有开心与快乐,天真与无邪。于是试着,自己也找一找有关“死”字的词语:“心若死灰、死里逃生、死不瞑目、万死不辞、视死如归、生死存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连串勾勒出一个灰暗地生死两重天世界。搜尽其想,顶多只找出两个:一个是伴着遐想的与爱情有关的“至死不渝”,而另一个则较为悲壮——“置之死地而后生”。它出自于《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解释为: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虽然其间也被战士们誓死杀敌的决心所折服,但总让我有点忍俊不禁和害怕,害怕那个没有结果的结果,害怕那个毫无选择的选择。 两个词均有其最深的涵义,但总觉得隐隐有痛纠集于心,倒不如女儿的用词来得明朗,清脆!——“开心死了”! 是呀,或许是因为她用了这一生的时间为限来开心快乐,更或许是用了一个极至的颜色来调和希望的五彩。 无论是女儿的“开心死了”还是“至死不渝”,抑或是那些更多的灰蒙蒙的词,我发现,这个让人极度恐慌的字,其实表明的就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开心的态度,对爱情的态度,做一件事的态度,对等万变生活的态度…… 我相信宝宝可以,我也更应该如此,只以这一种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哪怕是——死! ![]()
评论人金相玉质 发布于 2009/4/9 9:57:56
感受一段文字,感受一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