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评论频道>文学评论>梦湖?心湖?

梦湖?心湖?
——读荒原不留的《梦湖》
  作者:不做梁祝 发表:2009/5/15 21:21:26 等级:4 状态: 阅读:2204
  编辑按:《梦湖》,其内质就是情思,诠释的是“美的本源”,具有独特的审美向度,是“用自己的情、自己的思想,给大自然景象添加生气”。
  
  荒原不留先生乃大自然的歌者。与杭州西湖、武昌东湖、燕山北海齐名的汉中南湖,在他的笔下流光溢彩,秀丽迷人。作者融碧水于笔端,聚情思于心头,使自己的思想与南湖的灵性汇合,泼洒出一幅美景绚烂、美意纷呈、美味隽永的曼妙图画,把读者带入了一种令人神往和微醺的奇景妙境,让人得到诗情画意般的美的享受。
  《梦湖》,其内质就是情思。作者饱蘸情愫,在描绘南湖的形态和特征时,或淡墨轻岚,或豪放激扬,用细腻含蓄的语言自由自在地倾诉一种诗的情致和韵味,展现给读者的是他那意蕴丰沛、顺畅谐和、微妙轻幻的情感世界,以此为基点,作者寄情于景,把情思、哲理与山水景物熔铸在一起,描绘出了南湖诗情画意般的神韵,给读者以如醉如痴的遐想。
  作者把南湖比作“梦湖”,实质上展现的是他的“心湖”。
  《梦湖》抒露出作者“藏在骨子里的一种较深广的情感”(黑格尔《美学》)。作者把现实的情结和历史的沧桑感,化作一片感慨注入南湖,赋予南湖特殊的涵义,借喻心胸。“它悄然地失落在一片洪荒蒙昧之中,远离世界的喧闹,深藏着满怀的碧玉翠珠,却寂寞独处,自守一片素洁纯净,有天赋的大美却不愿意显露,有希世的大观却不愿意张扬。太阳从湖面上升起又沉落,月亮在湖水中缺了又圆了,而它却不知道岁月的更替和人世的沧桑,恍恍然如一道武陵溪,杳杳然如一片桃花源。”“因为它避远,不染世间的尘秽,他的精神才纯真宁静;因为它深深地潜隐着自己,它的境界才高远深邃。”作者把所有的情思倾泻进南湖,因而南湖在他的心目中是一座壮丽的湖,是一座幽静的湖。在这一“动”一“静”的互映中,排发心绪,敞露心境。“它超迈于平野之上,高卧在天际……它浑浑穆穆的涵纳着万古太虚,吐出太阳,吞下月亮,北斗沉落在湖底,群星漂浮在水面,风来唱粗砺的歌,云来跳狂放的舞……它是大自然敞开的胸臆,回荡着一派天地浩然之气。”“四围云山开合,远近高低错落,垂挂着一重重帐幔,投下斑斑驳驳的山影……白天,它安详的做梦,夜里却醒来凝神静思。当山风藏匿在树林里,湖面上没有留下它一痕足迹,月亮落在澄明的寒潭中,便会溅起神秘的清音……”身临这种境界,怎会不令人凛然肃敬,心潮激涌;灵魂震颤,俯首折腰。辛劳的人也会忘记人生的疲倦,狂妄的人也会平息了浮躁的野心。
  《梦湖》诠释的是“美的本源”,具有独特的审美向度。通过自然色彩和情感色彩的调和,以细腻润滑的笔调,将山水与感情融合,把梦幻与现实巧妙连缀,借此参悟人与自然的偕应关系,从中发掘人类生命的美质,表现出独到的哲学意味和美学韵味。作者游历在梦湖之中,彻悟到“大美始终都在宇宙间长存,永不会灭绝,永不会消损!所以才造就这湖清波,来洗涤我们的俗骨浊体,荡尽我们胸中的污物秽气,鉴照我们丑陋的面目,启导我们愚蒙的肺腑,昭示我们睿智的心魂。而人类的澄明之心纯清之气,也将与这湖山永存不灭。这湖,是大自然留赠人们的一个无言的启示。它是寂寞的,然而它却是美丽的。它是无名的,然而它却是宝贵的。”因而作者激情难遏,“笑傲那烟埃的沉浮,蔑视那物欲的横流,为大自然的毁损而忧伤,为生命的衰亡而哀愁,为灵魂的污染沦落而悔愧,为精神的崩溃泯灭而悲悯。”所以作者要向读者“伸张它的灵美,传扬它的精神,使它昭著于历史,感化后世的游人。”
  《梦湖》是“用自己的情、自己的思想,给大自然景象添加生气”(《别林斯基选集》),是作者情思的一种象征。他向人们展示了“梦湖”聪慧的机巧和丰富的才思,以及它四季迥异、朝朝暮暮变幻着的神韵。“萌发酽酽的酥香、颤颤的温馨、柔婉而清亮的歌韵”的春之梦湖;“蒸腾俗思妄念、浊体尘秽,让人晶莹透明”的夏之梦湖;“清气敞旷、高邈深邃”的秋之梦湖;“简阔肃穆、清俊皎洁”的冬之梦湖,以及深沉而凝重的夜湖、娴静又妩媚的昼湖。置身在这“怀着高远心志、守着素洁灵魂”的梦湖里,你会陷入一片诗意的狂迷,酥润浓酽,销魂忘神,消尽俗念,洞开灵窍,灵魂都化入这湖水山林之中,你会由衷地赞叹:你这神奇的湖啊!
  正是作者情思的灌入,才有了这美仑美奂的“梦湖“。这神态隽永、虚幻奇妙的美,还来自作者自由流畅的创作手法和流光溢彩的文笔。作者挥洒自如地运用传神写意、通感移情、隐喻象征、视角变换、时空交错等技巧,妙笔生辉,勾画描绘了一幅迷人奇幻的南湖奇境奇景。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外求明丽,内蕴淡雅。整篇作品动静结合,色彩纷呈,层次分明,宛若一幅蕴情写意图,鲜明活脱,神形兼备,气韵灵动,给人以爽目盈心之美,有一种撩人情思的魅力。
  有了南湖这神奇的魅力,才引来那么多的文人志士啸吟漫语和沉思放歌。太白为之诗,东坡为之赋,摩诘为之画,羲之为之书,汉魏绣碑,伯牙鼓琴,老聃结庐论道,玄奘设坛解经,可谓吸纳了众多风华,不享盛名才怪。作者无憾矣!
               
分享:
责任编辑:行之书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