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的读者
|
满江红·觞奠5.12
——为两对南充情人天人相隔一周年祭!
![]() 地陷山崩,烟尘散、华屋倾裂。 鸿雁逝、鹧鸪声住,柳梢栖雀。 急浪阻残千里梦,寒风吹破平川夜。 波涛恶、月影伴郎归,天宫阙。 锦笺递,青鸟歇。羌笛诉,香魂诀。 弄残箫酒醒,杜鹃啼血。 水榭银壶筛恨饮,峰亭金盏斟愁咽。 对黄昏、夕照蝶单飞,听鹈鴂。 我身边有两对南充情人正准备筹办婚事,因工作较忙,无法一起回乡准备,两对年轻人商量后,各谴一人回去筹措一应婚嫁物事。5.12地震来了,回去的一男一女于震中罹难。幸存者至今尚沉浸在失去恋人的哀痛中,难以自拔! 尼采曾经说过:不要让自己的痛苦庸俗化,不要轻易接受别人馈赠的安慰。当时填作此首时,完全是站在伤痛者的立场进行描述的,只是想把对方的心境通过文字美化表述出来而已。我想,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七情六欲,假若一个人曾经所受的伤痛能够在短时间内抚平,就不会有“凄凄惨惨凄凄”和千古衷怨传颂了。在受伤者心中,别人的安慰都只是肤浅的,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旁人是难以真正体味到那种伤痛欲绝的滋味,“节哀顺便”,“化悲痛为力量”,都只是置身事外者所摆的高姿态而已,我们经常劝解别人要坚强,文雅点来说就是所谓的“止觞”,可是当事人又如何能够面对历历在目的伤马上“止”住呢?即或能“止”,“止”的也只不过是旁观者清的那种“觞”而已! 大道理谁都会说,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事若临头,空自徘徊!我想,哀悼纪念的方式有各种,我也明白,毁灭后更需要的是重建精神家园,但是生命个体的哀悼虽然不能如群体的祭奠来得轰烈,但毕竟也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既然它存在,就有其真实性,也就有了可写性。这就是我为什么写这首“觞奠”的原因,而且也未加入淡化幸存者伤痛的激励词藻在内。 文学旨在于百花齐放,豪放也罢,婉约也罢,都只不过是个人抒发情怀表述观点或描述事物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只要能通过不同形式把驾驭文字之人的精神传递给他人并引起共鸣,那就是成功的表述方式。但并不见得每一种东西都能让每一个人喜欢,所谓的众口难调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道理!倘若又仅只限于一种文风,就类如,熊掌吃多了,也是会腻味的。萝卜青菜各有所好,智者见知,仁者见仁,好坏留与读者评论罢! 愿逝者在天之灵护佑人间所有的有情人! ![]()
评论人扶云雁 发布于 2009/6/9 0:19:56
发稿时不慎把初稿给复制了,词文中有韵律不当及个别错别之处,现把最后的定稿补发如下:
满江红•觞奠
地陷山崩,烟尘散、高楼倾裂。
鸿雁逝、鹧鸪声住,鹘鸣凄切。
急浪阻残千里梦,寒风吹落平川雪。
波涛恶、月影伴郎归,天宫阙。
锦笺寄,青鸟歇。羌笛诉,香魂诀。
弄残箫酒醒,杜鹃啼血。
水榭银壶筛恨饮,峰亭金盏斟愁咽。
对黄昏、夕照蝶单飞,听鹈鴂。
注:为两对南充情人天人相隔一周年祭!
我身边有两对南充情人正准备筹办婚事,因工作较忙,无法一起回乡准备,两对年轻人商量后,各遣一人回去筹措一应婚嫁物事。5.12地震来了,回去的一男一女于震中罹难。幸存者至今尚沉浸在失去恋人的哀痛之中,难以自拔!
尼采曾经说过:不要让自己的痛苦庸俗化,不要轻易接受别人馈赠的安慰。当时填作此词时,完全是站在伤痛者的立场进行描述的,只是想把对方的心境通过文字美化表述出来而已。我想,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七情六欲,假若一个人曾经所受的伤痛能够在短时间内抚平,就不会有“凄凄惨惨凄凄”的千古哀怨传颂了。在受伤者心中,别人的安慰都只是肤浅的,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旁人是难以真正体味到那种伤痛欲绝的滋味,“节哀顺便”,“化悲痛为力量”,都只是置身事外者所摆的高姿态而已,我们经常劝解别人要坚强,文雅点来说就是所谓的“止殇”,可是当事人又如何能够面对历历在目的伤马上“止”住呢?即或能“止”,“止”的也只不过是旁观者清的那种“殇”而已!
大道理谁都会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临头,空自徘徊!我想,哀悼纪念的方式有各种,我也明白,毁灭后更需要的是重建精神家园,但是生命个体的哀悼虽然不能如群体的祭奠来得轰烈,但毕竟也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既然它存在,就有其真实性,也就有了可写性。这就是我为什么写这首“觞奠”的原因,而且也未加入淡化幸存者伤痛的激励词藻在内。
行文的风格提倡百花齐放,豪放也罢,婉约也罢,都只不过是个人抒发情怀表述观点或描述事物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只要能通过不同形式把驾驭文字之人的精神传递给他人并引起共鸣,那就是成功的表述方式。但并不见得每一种东西都能让每一个人喜欢,所谓的众口难调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道理!倘若又仅限于一种文风,就类如,熊掌吃多了,也是会腻味的。萝卜青菜各有所好,智者见知,仁者见仁,好坏留与读者评论罢!
愿逝者在天之灵护佑人间所有的有情人!
致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