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
  作者:龙河水 发表:2009/8/8 21:08:23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845
  编辑按: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呵护与牵挂,父母是孩子永远的庇护与港湾,而记录父恩母爱的文字则最感人。
  
  腊月24日,迎着凛冽的寒风,我携妻带子回家过年。  
  车还没有来,我和妻只好蹲在别人的屋檐下等。9岁的儿子引颈巴望着车来处,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询问:“车啷个还不来?”望着儿子急切的神情,我不由得想起了在家辛苦劳累的双亲——  
由于我和两个弟弟都奔波在外,63岁的父亲依然还不能“退休”,不得不与61岁的母亲共同撑起这个让我们疲倦时才会想起的家。两个弟弟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而我这个让父亲和母亲引以骄傲和自豪的长子,也总是借口“忙”,只在他们生日那天回家“意思一下”,留下两位老人在家默默地守着孤独和寂寞,品着艰辛和劳累。  
也许是上苍想惩罚我吧,从屋里飘出了耳熟能详的《常回家看看》,那优美的旋律曾经深深地感动过我。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却辜负了白发苍苍的双亲!30里并不遥远,可是,横亘着的两座大山竟然让我望而却步,常常忘记了生活在白云深处给予了生命和幸福的父亲和母亲!  
我要回家看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我挤上了一辆农用车。车厢里急着回家的人们或蹲、或站,说着,笑着,全然不在意扑面而来的雪花。用手扯起的胶纸实在无法抵挡呼啸而来的寒风,洁白的雪花飘在脸上,凉凉的,别有一番滋味。车在颠簸,人也随之俯仰生姿,却抹不去人们脸上回家的幸福。  
“娘娘会来接我们吗?”儿子又想起了与母亲的约定。“会的。”我相信从不食言的母亲一定不会让她宠爱有加的长孙失望的。  
车终于到了。68分钟,仿佛就是一个漫长的世纪。我掀去头顶上的胶纸,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娘娘没来。”儿子失望地说道。我望着两里开外模模糊糊的家也有点失望。  
“这么多东西怎么弄得回去?”妻望着水汪汪的黄泥路担心地问。  
“做两回弄。”我边说边把重东西寄存起来。  
“娘娘。”人还未上阶檐,儿子的声音就飞到了屋里。  
母亲应声而出。“哎呀,是我的大孙回来啦!”  
“你啷个不去接我们呢?”  
“我以为车子还没来。”母亲深怕我们不信,指着捂在灶锅的甜酒说,“我准备把甜酒做好了就来接你们。”我发觉母亲的神色和语气与我小时候做错了事被责问时的一模一样。  
“冷了吧?”不善言辞的父亲赶紧去抱柴烧火。从背后望去,我发觉父亲的脚有点瘸。  
“爸,你的脚怎么了?”  
“脚板长了个硬疙瘩。”  
“诊了吗?”  
“请青哥划了两刀。”  
“好了吗?”  
“还行。”我觉得鼻子有点涩涩的。  
“你们饿了吧?”母亲好像突然省悟了似的。“屋里有蛋,我去给你们打两个。”母亲边说边朝灶间走去。望着火炉里熊熊燃烧的火苗,我有一种回家是客的感觉。  
饭后,我准备和妻去挑东西。母亲叫妻别去,她去。回来的路上,碰到了一位远房表婶。“你儿回来过年来了?”  
“哎。”  
“买了这么多东西。”  
“是啊。”  
“这才像过年的。”  
“我们过年的东西年年都是他们买的。”泥泞中的母亲走起路来好像更有力了,更稳了。  
父亲爱酒,到了每餐必喝的地步。大年三十的晚上,父亲多喝了点,话也多了起来。“其实,原先我并不喝酒,就是那年得了病,泡药酒喝,一喝就喝上瘾了……”  
是在我读高二那年吧,父亲的脸和脚肿得亮亮的。由于没有钱进医院,父亲只好求游医,找偏方——父亲曾生吃过蛇心,活吞过土狗,只要听说什么能治,就找来吃。17年过去了,我依然还清楚地记得父亲当年噙着泪水对我说的那句话:“假如我死了,那你就读不成书了;假如我没死,证明你有命,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你读书!”  
“老天爷照顾我,那年我没死。”父亲无限感慨地说,“如今,你几姊妹都长大了,成家了,我也放心了。”我知道父亲的心里依然掂记着奔波在外而没能回家过年的姐姐和两个弟弟。  
“爸,为了我们几姊妹,你和娘吃尽了苦,受够了累。如今我们都大了,你们就少操点心,多休息一下吧。”  
“我们还勉强做得。我和你娘累点,帮你们把屋守着,逢年过节回来,屋里样样都有,多好啊。”只要没有病,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父亲和母亲从不闲在家里。  
父亲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无论如何都动摇不了。我知道再劝也无益。“你和娘要注意身体。”  
“我命大,暂时还死不了。那年我都挺过来了,我想我还有几年。”父亲自信地说,“哪天我和你娘死了,你们就把我们埋在屋后的树林里,也好给你们<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