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评论频道>文学评论>林黛玉死得其时

林黛玉死得其时
  作者:在河之洲 发表:2009/9/13 22:11:39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563
  编辑按:林黛玉的死,凄凉的美!
  
  前几天看《红楼梦》,再次感动。
  
  以前总为林妹妹喊冤,死得不值。
  
  黛玉对宝玉的爱单纯、真诚、执着,也可以说热烈,她对宝玉倾注了一身的热血。而宝玉并没有钟情黛玉一人,他喜欢宝姐姐,喜欢云妹妹,喜欢袭人、晴雯、秋香、麝月,甚至连平儿也想倾注一番爱心以表达弥补贾琏的过失。所以很为林妹妹打抱不平,心里责怪贾宝玉。尤其是他为什么不能冲破家庭的束缚,与林妹妹结成连理,而是屈从家庭任其摆布,最后导致林黛玉惨死,曾固执地认为黛玉的死就是宝玉害的。
  
  而今再读再看《红楼梦》,我不禁为曹雪芹的精妙设计拍手叫绝。林黛玉就是死得恰到好处。
  
  大观园里晴雯是第一个死去的人,继之就是林黛玉。在贾府还算鼎盛之时死去,是何等荣耀,庞大的队伍为其吊唁、为其默哀难过,尤其是那个傻子宝玉。有这么多人为自己的死亡而伤心难过岂不幸福吗?有自己心爱的人为自己的死亡吊唁岂不幸福吗?能够潇洒的逃走,留给别人无限的惆怅与遗憾就是幸福。林黛玉是幸福的,带着她的爱离去,是值得庆幸的。
  
  晴雯的离去也是幸福的,她是另一个林黛玉。
  
  两位漂亮性格近似的女性在红红火火的大观园里离去了,留给爱她的人无限的思念,是值得庆幸的。
  
  看王熙凤的死,难道还有比她用麻绳拉着更悲惨的吗?难道黛玉晴雯不死得更幸福吗?她们没有受过抄检大观园的惊动,没有蹲过非人待遇的囚牢。最后漂漂亮亮的谢幕,岂不快哉?
  
  看薛宝钗,过去总认为她抢夺了林妹妹的爱情而对她耿耿于怀,不喜欢她口是心非的做做,不喜欢她的大度不知道算不算大度,博得众人的好感因而使可怜的心直口快的林妹妹遭到别人的不理解而受冷淡。现在想来,她又岂不是悲剧?在封建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宝钗熟读经书,贾家岂不是她理想的归宿?宝玉,她为什么不可以爱呢?不可以嫁呢?可是尽管大家的策划,得到的竟是宝玉的躯壳。
  
  在牢里,宝玉端详着黛玉的玻璃灯,那情景多叫人心伤,此时此刻宝玉心里装的是何人!
  
  出监牢,宝玉摸索着打碎的玻璃灯,痛不欲堪!如果说玻璃灯还让他看到一丝美好,回想到过去的快乐,回想到过去与林妹妹共度的快乐时光,睹物思人的话,那么现在玻璃灯破碎了,上天好恨,连这一点点可怜的想法都成奢望,不如归休,不如归去!捧着破碎的玻璃片,心,也碎成片片!此刻的宝玉在想什么呢?
  
  这难道不是黛玉前世休来的福吗?宝玉的灵魂一定飞到了黛玉的身旁。宝钗呢?此时此刻,正面对着空荡荡的房屋掩面而泣,她的悲伤难道世人不能感受吗?她的幸福又哪里比得上林黛玉呢?
  
  林黛玉死得好,没有牢笼生活的折磨,更没有看到爱人的不幸而痛不欲生。试想宝玉挨打,她就哭得两眼桃子似的。如果看到抄检后的大观园,她该怎么样了,不可想象!
  
  黛玉死得好,晴雯也死了,这恐怕是曹雪芹对这两位美丽女性的讴歌吧!曹雪芹对她们倾注了丰富的感情而让自己心爱的人死去,死得大家撕心裂肺!
  
分享:
责任编辑:行之书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9/13 22:22:42  
生时痛快地爱过,就是死去也值得。把爱留给活着的人吧,即使是种折磨也需要去承受,也应该去承受。喜欢红楼梦这样的结局安排。呵呵,问好。
作者回复:谢谢晚亭妹妹对姐姐一如既往的信任!
评论人在河之洲 发布于 2009/9/13 22:48:54  
晚亭妹妹好啊!
评论人苏淇寒 发布于 2009/9/24 17:08:48  
我对红梦只喜欢80回前,只喜欢香菱、黛玉、晴雯……
作者回复:谢谢光临!
评论人守望文学网管理团队 发布于 2009/9/30 20:54:17  
祝在河之洲国庆节快乐,中秋节快乐。
作者回复: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