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杂说天下>当你老去时

当你老去时
  作者:梦桐疏影 发表:2009/12/5 17:37:10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300
  编辑按:后半部分的叙述让人感受到为爱追求了一生的真挚,很动人。前面稍作修改后,请作者对比一下,是否合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读到这首诗,是一个寂寥的雨夜。
  寒灯之下,感觉有人递过一杯绿茶,正冒着暖暖的热气,一瞬间便雾蒙了双眸。一份泪中含笑的爱,单纯,热烈,又缠绵;没有霓虹般的语言闪烁,没有磐石般的承诺,恰好的温度刚可以触摸。一缕缕暗香,悠悠飘进心扉。一个穿越数十年沧桑的声音在耳畔轻轻响起,瞬间,我的心被震撼了!
  天下女人,谁不渴望有个男人生生死死爱她,直到人老珠黄,步履蹒跚?这样的爱,稀松平淡,却弥足珍贵。“比起你年轻的时候,我更爱你现在饱受岁月摧残的面容。”那是杜拉斯《情人》的经典开篇。只此一句,足以点燃冰封的激情,抵御人世的寒冷。遗憾,没有多少女人可以等到。
  我会老去,但我不会变丑。张小娴说的,我也这么认为。我很贪婪,贪婪可以衰老得华美和优雅,死亡得从容和凄美。从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我就贪恋老去时,有人这样对我说。不管我多老,他都能爱我衰老的容颜,爱我纯净的灵魂。暮色沉沉的黄昏,就算一切都透着华贵而颓靡的死亡气息,有了爱的暖香,还怕什么呢?
  曾记得,我是如何迫切地想知道这个男人和他那动人心魄的爱情。然而,没有想到揭开那感人诗歌的幕布,背后藏着的却一出忧伤到断肠的绝望之爱。
  1889年,二十四岁的穷学生叶芝(爱尔兰诗人)遇见了超凡脱俗惊若天人的二十二岁女演员(又是爱尔兰民族革命者)茉德•冈。惊鸿一瞥间,被深深吸附。从此,这个女人不但霸占了他整个情感世界,还主宰了他忧伤而漫长的一生。
  遗憾的是,从开始到结束,这个女神都未曾对他表示出一点爱恋。她之于他,犹如高挂夜空的明月,拂过玫瑰花瓣的晨风,清新美好,却无法触摸。羞于表达的叶芝一直用诗歌表达着自己的爱恋。1891年7月,茉德•冈给他写了一封信,多情的叶芝以为这是爱的暗示。于是,兴冲冲跑去敲开了她的门,他火一般狂热的情怀遭遇的却是一盆冰水。她说,我不能和你结婚,我们之间希望保持纯洁的友谊。
  叶芝心里的爱与忧愁痛,化着笔下疼痛流泪的花朵。她是他灵魂的灵魂,也是他诗歌的灵魂。1903年,茉德•冈嫁给了一个爱尔兰军官。他仍未死心,总是孜孜不倦地为她写诗:“我的每一句话都出自真心/我赞美她的身体和精神。”默默爱她这么多年,命运终于赐给他一线希望。那一年,茉德•冈的婚姻出现不幸,他又鼓足勇气追求她。很多人都说,女人最怕男人死缠烂打,没有一个女人经得住男人地毯式的求爱轰炸。而茉德•冈的冷漠和固执,几乎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她依旧无情拒绝了他。而叶芝,也没有像任何一个普通男人那样知难而退。“枝上柳棉吹又上,天涯何处无芳草?”到了1917年,茅德•冈的丈夫因为政治原因被处以极刑,他这一次求婚,她让他彻底破碎了28年的梦想。此刻的叶芝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转而向茅德•冈年轻的女儿伊莎贝尔求爱。——遗憾的是,娘儿俩如出一辙的坚定和决绝。
  从1889年到1917年,一个人的爱情之战,打了如此漫长的岁月,那个当年一个青春勃发的小伙子也已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绝望之余,他娶乔治•海德•利斯为妻。战争结束,他收获的除了诗歌和记忆,剩下的是无法愈合的累累伤痕。1923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过对他来说,再至高无上的奖赏,和茉德•冈之爱相比都黯然失色。抗争一生的叶芝也开始对命运渐渐服气,1938年,写下了最后的杰作《在本•布尔本山下》五个月后,与世长辞。让人痛惜的是,葬礼上人们依旧没有看见女神那“一直保持到晚年的瘦削”的美丽身影。
  痴情一生,就连生命的终结也没有换去对方一丝的感动,这一切,真是让人慨叹唏嘘。爱情不能勉强,当然我们也每一偶资格去指责茉德•冈的选择。不过叶芝如若泉下有知,定会难以瞑目。真正的爱情,是绝望的。“爱情因绝望而更神圣”,席勒如是说。这样的绝望,无处躲藏,无法逃脱,像宿命的青藤紧紧缠绕并浸透深入到一颗大树的身体。爱情的绝望,刺激着叶芝一生孜孜以求,在千遍万遍的求寻里尝尽苦痛,在千遍万遍的回味中憧憬甜蜜。站在历史的庐山之外,我们或许会明白茉德•冈曾说过的一句话,“世人会因为我没有嫁给他而感谢我的。”
  叶芝的故事让我想起另一个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爱情,支撑安徒生创作亦是绝望的爱,过度的苦涩让他在文字的幻想里获得短暂而永恒的慰藉。所有记忆都成了“人面桃花”,皓腕下错过的那朵,虽说各有各的因缘,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桃花划过梦境,一定带着无形的刺。
分享:
责任编辑:老撷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