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巫山红叶之精神

巫山红叶之精神
  作者:刘燕燕 发表:2009/12/28 16:44:32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232
  编辑按:通过亲临红叶的生长季节,目睹红叶的生存环境,品味出一种精神。有思考的文字,情感还有继续深入的可能。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对红叶的最初印象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诗——《山行》,这首诗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它道尽了红叶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带着对红叶的向往,我一路追随到巫山,当上了这儿的大学生“村官”。如今是12月,正值满山红叶时,当然不能错过这美好的时光。于是,结伴而行,乘着快艇,沿江饱览巫山红叶。
    我们的船只刚离开县城,眼前的一袭红就扑面而来,面对心仪已久的红叶,但识“庐山真面目”的心愿愈加强烈。船长似乎领会我们的心意,将船只驾驶得飞快,一小会儿工夫,就将我们带到了彩虹桥。“两岸‘红’山相对出”,如此壮观的景象瞬间冲击着我的视觉。咋一看,两岸红山,四处峭壁。山上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低矮的灌木丛,而这些灌木丛如今已摇身变为红叶。红叶生长在悬崖绝壁处,既没有肥沃的土壤,又没有充足的阳光,而唯一有的,就是这一座座大山。放眼望去,所有的山峦皆层林尽然。
    船客们告诉我,“北有香山,南有巫山”,巫山红叶与香山枫叶齐名,而香山的红叶期为半个月,巫山的却为一个半月。巫山红叶不仅红叶期长,而且树种多,叶形多,是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它不仅外在美丽,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
    三峡的红叶,不长在上游,也不长在下游,偏偏长在巫山。而巫山的山势最险要,土壤最贫瘠,红叶为何如此依恋它呢?而它生长的季节,既不是温暖的春季,也不是凉爽的秋季,恰恰选在寒冷的冬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善于挑战的巫山红叶,是不是在警示世人,让我们明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呢?
    巫山红叶的良苦用心,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儿的当地人。我每到之处,总能看到他们坚强的身影,执着的信念。这儿山高坡陡,他们就凿壁造路;这儿人多地少,他们就外出务工。人虽不能胜天,但只要人心齐,泰山就能移。为了见证巫山人们的勤劳智慧,神女长驻巫山山脉;为了宣扬红叶精神,巫山人们每年举办一次“红叶节”。
    亲历红叶,我对“霜叶红于二月花”那句诗句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巫山红叶,它不是一般的红叶,它是人们心坎上的红叶,它将它的红刻在了每一个游览者的心里,永存一生。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0/1/1 18:06:43  
守望文学网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第22期已刊出:
[原创]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二十二)——逍遥岛《三清山赏松》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5752 
文字求索的路上,我们惟有彼此帮助、扶持与鼓励,才能行得远,才能走得快乐而充实。
欢迎来访、参与,并带来宝贵意见和建议,更欢迎推荐自己的作品来探索栏目进行鉴赏与发现。
顺祝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