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历史
——自我批判
![]() 一、从袁腾飞说起 前段时间小沸腾的新闻,袁腾飞被河蟹了。《南方周末》头版大肆炒作,连袁腾飞被警方抓住都出现了(事实证明袁腾飞远远没有那种影响力)。藤枝吧自然是沸腾了,还跟明朝吧打了一架。但是其他网络历史坛子都很淡定。信王府的群也非常冷静,依然致力于同“阎狗”的斗争中。这说明袁腾飞在网络上影响力确实不咋地。 我确实觉得,袁被河蟹得不冤枉。现在的历史界已经很开放宽容,很能接受不同声音。众所周知,袁腾飞被百家讲坛请去,他主讲的《两宋风云》现在还在CCTV10的网站上热播。这说明我们已经很宽容。再看看袁老师,他就非常不淡定了。诚然他的批判精神可取,但是我想问他,如果在他眼里,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就那么个玩意,古代帝王都是屁,那他学了这么多年历史,难道学到的都是屁么?这种靠历史吃饭却口出狂言骂历史的人,实在是卑鄙。袁老师上课的视频言辞辛辣,但在百家讲坛上却是中规中矩,可见此人做人不彻底,明显没从历史上学到气节二字。 听他讲课很过瘾,但是没有任何收获。你骂古代帝王专制暴政三宫六院,骂完了你能如何?骂也不能把他们骂活过来。没准你自己有条件的话也希望三宫六院呢。这样的批评不在点子上。骂完以后不能读史明鉴。肤浅地骂,不深入地学,白白糟蹋2000多年的历史。 插播一点闲话。私人来说,袁腾飞挺清骂明的态度我表示鄙视。 我们的口号是:大明万萌,清狗去SHI~ 好吧,继续第二段。 二、这篇文章的导火线:墙?广场? 写这篇文章的导火线,是因为语文课上,老师表扬了一篇文章。这个同学写的是:中国故宫的墙代表了一种封闭的尔虞我诈的阴谋政治,而对比外国的广场,则是象征包容民主自由的政治。 对于此,发表评论之前,我必须呸一下表达我的愤怒。 呸。 好了继续。我想问这个同学,你是否知道故宫是干嘛用的?本质上它是用来住人的。那广场是干嘛用的,是集会娱乐休闲的地方。外国人再他娘的开放,他们的皇帝也不会睡到广场上来。这就好比你家的卧室跟阳台,阳台再好,你难道会放弃卧室去阳台上睡觉么?凭什么拿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罔谈中西方政治?你崇洋媚外可以直说,祖国母亲不稀罕你。 政治是无国界的。在任何一个国家,政治都是尔虞我诈的斗争。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政治是先权后钱,以权利为主;外国的政治是先钱后权,以金钱为主。 拿破仑说过:“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何谓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美国总统杰斐逊说过:“我坚信银行机构对我们自由的威胁比敌人的军队更严重。”这都充分说明了外国的金钱控制政治非常严重。 在国外,从凡尔赛宫到卢浮宫到白宫到英国皇宫到俄罗斯克林姆林宫,通通都有墙,而且比大多比故宫的华丽坚固。你凭什么拿中国的墙跟外国的广场比?那么我用天安门广场跟卢浮宫比,那就是卢浮宫尔虞我诈阴谋万千了!在故宫里面尔虞我诈的同时,外国的任何一个宫殿也上演着同样的戏码。 这样的垃圾文章也会得到表扬,这个世界真疯狂,老鼠都给猫当伴娘了。 三、这样的中国怎么会有吸引力? 最近在杂志上看到,中国的精英大量流入国外。国家没有吸引人家的魅力。 我觉得很可悲。自己的国人宁愿异国他乡,也不愿意留在自己的祖国。 一方面,我们的政治宣传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一方面我们的语文教育却在跟政治对着干!(这种对着干是可笑的)。你的文章里面只要有博尔赫斯,西方的民主自由之类,就能得高分。以祝勇为首的作家狂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另一拨人狂赞扬西方价值观。 文人,蛊惑人心者也!其心之恶,不亚于尔虞我诈的政治。 中国人是真的傻了还是在装傻。 我们不用外国人输出价值观,我们自己就自觉把自己的历史踩在脚底下狠狠跺,然后抱着外国人的大腿,推崇他们的文化。这是一种文化的奴性。 为了证实我的观点,我举两个实例,大家自己辨别。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六下西洋。当时的明朝,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郑和带领最先进的舰队,去了世界许多地方。他们带去了丝绸,青瓷,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带回来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和平。他们所到之处,没有暴力,刀枪,反抗,杀戮。相反的,大家都知道,这些中国人是友好的,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以及和平的愿望。郑和下西洋途中,调解了许多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纠纷,传播了中国的文化。那时的明朝四方来朝,许多国家甚至是国王亲自来访问中国。其中,暹罗国王在中国病逝,他的遗嘱是将自己葬在中国!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吸引力。不是靠暴力和威胁,不< ![]()
评论人李袁坤 发布于 2010/6/14 21:17:55
没事谁都可以自己理解历史 你瞎批评被人干嘛
![]() 诚然对待历史,我们需要批判的眼光。需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历史,去评论历史的对对错错,我并不觉得这是无聊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