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小说频道>都市情缘>那一抹火红

那一抹火红
  作者:青青河边 发表:2010/8/7 23:12:26 等级:5 状态: 阅读:3006
  编辑按:让人温暖的文字,世上还是好人多。人生的美丽在于追求,应以微笑的姿态面对人生。
  
  逢年过节坐车回家,阿兰常常看到一些打工仔扛着大包、提着小包,满载着回家的喜悦挤在返乡的大流中,虽然他们穿戴洋气了不少,但那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里总是夹杂着改不了的乡音,阿兰听起来却总是感到很亲切。现在有不少大学生利用假期勤工俭学,他们看中的不仅是那点报酬,更多的是社会实践。说起打工,阿兰曾经有那么一次经历,一次不寻常的经历。
  那是高一的暑假。放假前老师说新学期开学后要搬进新公寓,实行公寓化管理,连学杂费加在一起要交二百元钱。二百元在那时不是一个小数目,那时教师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足这个数。对于别人家这二百元或许也不算什么,但对阿兰家来说,确实很困难。当时哥哥已结婚生子,父亲的身体又不好,常年吃药,阿兰很难开口说这件事。阿兰决定自己解决这笔对她来说犹如一座大山的费用。阿兰硬着头皮想到外婆家借钱。阿兰的外婆家比较富裕,表姐们常常送她一些穿过的衣服,阿兰在感激的同时内心深处却总有一种让人看不起的自卑感,尤其外婆常把阿兰家的穷挂在嘴边上时,阿兰就很不情愿再到他们家去。那天吃饭时几个表姐花枝招展的,令寒酸的阿兰自惭形秽,外婆又说:“你看看阿兰长得也不错,学习又好,可惜你妈你爸怎么过的日子,还是那么穷!”一句话伤了阿兰的自尊,阿兰决定不开口借钱。
  阿兰的一个小学同学的姐姐阿姗在A城打工,回来时说要带几个姐妹过去,那儿的工资挺高的。阿兰有个远房姨也在A城,阿兰央求阿姗带她去干一个月。阿姗不屑地说:“你干这么短的时间,哪个老板会给你活干呢?”她瞅着阿兰的脸蛋,忽然就笑了,说愿意带阿兰去试试。阿兰对父母谎称到姨家去玩玩,因为阿兰很少出远门,母亲不放心,在阿姗的保票下,母亲总算答应阿兰独自去姨家。
  阿兰是在一家饭店干杂活,主人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他非常会利用时间,叫阿兰一刻也不歇息。几天下来,阿兰已累得受不了了,为了那二百元的学费,阿兰还是咬着牙把苦咽在了肚子里。谁知一周后的一个夜里阿兰起来上厕所,发现门上的玻璃闪过一个身影,一连几天都是这样。阿兰提心吊胆地去找老板,老板却说阿兰看花了眼。阿兰就去找阿姗说起这件事,阿姗用嘴吹着染得很红的指甲,轻描淡写地说:“你把门插好,什么事也没有,再说你不就是来挣钱的吗,怕什么呢?”她又用显得很无奈的口气对阿兰说:“出来打工就要看人眼色,还是忍着点吧。”阿兰却很愤怒,决定不干了。算工钱时没想到老板一分钱也不给她,还恶狠狠地说:“你干的活还不够我的饭钱呢!想溜没那么容易!”阿姗笑脸相陪,一再强调阿兰还是个学生,不懂规矩,就别和她计较了。最后老板甩给阿兰十元钱,面无表情地走了。阿姗就劝阿兰看开些,说女人长着漂亮脸蛋,其实想挣钱是很容易的,等过几天再给她介绍一个更好的活干。阿兰一下明白了阿姗的工作性质,再也呆不下去了。阿姗一再嘱咐阿兰回家不要提及这件事,阿兰知道她也是怕她的父母担心,其实她在外面打工也很不容易,阿兰忽然有些同情她。分手时,阿兰故作轻松地说:“我就到我姨家玩玩吧,你不用担心,好好工作吧!”然后她头也不回地快速离开了,她怕自己的眼泪很快会流下来。
  阿兰并不打算去姨家,她不愿给并不怎么交往的姨家添麻烦。可是回家怎么和父母交待呢?况且阿兰兜里的钱还不够回家的路费。天色渐渐暗下来,阿兰还在异乡的车站旁徘徊。下班的车流从她眼前一闪而过,只有那笑声和铃声传得很远,他们并没有谁在意阿兰这个异乡的失魂者。路上行人已很少,透着迷离的光芒。“人生或许是一场梦”,阿兰自语着。有人说,中学生爱幻想,对什么事都想象的那样好,可当现实击碎了幻想时,便不知所措了。阿兰想自己算是尝到了这种滋味。
  远处模糊中有个火红的身影朝这边走来,阿兰的心中突然有一种恐惧感,小说中那些恐惧的镜头不断闪现在眼前,阿兰的心怦怦跳起来,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
  “小姑娘,你要到哪里去啊?”和气的声音传来,阿兰睁开眼,一个青年小伙子站在面前,火红的衬衫映衬着蓝色运动短裤,头发稍微有点卷,一看就像个地痞。
  阿兰有些慌恐,急忙扭身走开,红衬衫却跟上来,说:“小姑娘,别害怕,我看你在这儿已好长时间了。”
  阿兰止住脚步,抹去泪水,横下心来,转过身大声说:“你要干什么?我又不认识你!”
  “你怎么这样说话呢!”小伙子一步跨到阿兰面前,挡住了她的去路,耀眼的红色晃着阿兰的眼睛,阿兰怯怯地看着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红衬衫却笑着说:“你有什么困难吧?人不可貌相,我是真心想帮你。你若信得过我,就对我说,信不过,我这就走,我绝不会作出伤害你的事!”说完,他就远远地站在了道路旁的一棵法国梧桐树下,点燃了一只烟。
  远处的夕阳跳跃在楼顶间,渐渐沉到树梢后面去了,天色暗下来,城市的街灯次第亮起来。小伙子那件火红的衬衫格外显眼,烟头的亮火一闪一闪的,映衬着那一抹或火红,阿兰突然注意到他左手的食指好像短了一些。
  阿兰一下恐惧到了极点,谁知道红衬衫想打什么主意呢?阿兰急忙转过身,想走开,但又不知要到哪儿去。
  “小姑娘,你是外地人吧?”红衬衫看出阿兰要走,又跟上来问道。
  阿兰警惕地点点头。
  “你像个学生,”顿了顿,红衬衫又说:“你看天快黑了,也许我能帮助你。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吧!”他眼里闪着笑意,看上去并不像坏人。
  阿兰暗自思忖,这样下去也毫无办法,说了也无妨,或许他真是一个好心人呢。
  于是阿兰向红衬衫哭诉了一切。
  红衬衫听完后,气得咬牙切齿:“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他来回走了几步后,断然对阿兰说:“现在已没有车了,你若信任我的话,就住在我家吧,我家还有一个老母亲。”
  “这......”阿兰一下不知如何是好,虽然她对社会还很不了解,但天下真的有这样的好心人吗?
  “你看,这是我的工作证,你可以拿去。我的妈妈是一个善良的好心人。”红衬衫急急地说道,摸出一个小红本子,双手伸在阿兰面前。阿兰发现他的左手食指第一节没有了,留下一个明显的疮疤。
  “好吧!”阿兰咬了一下嘴唇,决定到他家去,反正阿兰也没什么办法了。
  红衬衫的妈妈果真是个善良的人,听完阿兰的遭遇后,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她不断地劝阿兰:“闺女,要想开些,其实还是好人多,回去好好上学,可不要自己乱跑了。”
  阿兰静静地听着,打心眼里感激她,更感激那个小伙子,为自己刚才的胡乱猜疑而感到不安。
  大妈做了可口的饭菜让阿兰吃。饭后,小伙子领她到了一间很小却很干净的屋子,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书橱,淡白色的墙壁映着橘黄的灯光,阿兰赞叹道:“你的书真多啊!”
  他笑了笑,说:“这是我的卧室,也是我的书房,你在这里睡吧。”
  “那你呢?”阿兰忽然又不安起来。
  “我到单位去,明早我送你上车。我妈在隔壁,你有什么事尽管找她。”说完,他就走了。
  阿兰轻轻地坐在写字台前,桌上摆得也是书。阿兰小心翼翼地翻着,心里暗暗佩服这个小伙子。猛一抬头,看到墙上挂着一个镜框,是他和一位很和蔼的中年男子的照片,“大概是他的父亲吧”,阿兰暗想。墙上还有贴着一行小字,阿兰凑近一看,写着这样一句话:“人生的美丽在于追求,应以微笑的姿态面对人生。”这大概是他的座右铭吧。
  这天晚上阿兰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到她回到了家,挣了好多钱给父母,父母直夸她.....
  醒来后,大妈早已做好饭,说儿子给阿兰买票去了。阿兰还不知道小伙子的名字,只在心里称呼他红衬衫,问他的名字,他只笑不语。
  “大妈,又叫你们破费了,叫我怎么感谢你们呢?”阿兰流着泪说。
  “闺女,看你说的,人有难时怎不帮呢!”大妈嗔怪道:“快起来吃饭,好赶路!”
  吃饭时从大妈简短零碎的叙述中阿兰知道了这样一个家庭:父亲是车站工人,前几年病逝。母亲是一位清洁工人,儿子小时推磨不小心撵去一截手指,上大学是靠社会好心人帮助的,现在残联干宣传工作。每天下班后就帮母亲清扫街道。
  饭后,小伙子来了,他已买好票。阿兰竟有些依依不舍。大妈抚摸着阿兰的头说:“闺女,回去好好上学,考上大学后再来玩。社会上什么人也有,但是人大多还是有一颗善心的,像你遇到的那种人毕竟是少数。”
  阿兰使劲点点头,哭着说:“大妈,大哥,我不会忘记你们的!”阿兰真想给他们磕个头才能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到了车站,阿兰含着泪挥手向那位大哥道别,小伙子还是穿着那件火红的衬衫,在人群中格外扎眼。忽然他想起了什么,从他的背包里掏出一本书,递给阿兰说:“小妹,这是我今早给你买的。”说着,他径直塞入了阿兰的背包。
  “大哥,谢谢你!”阿兰再也忍不住了,朝他深深鞠了一躬,引得旁边的人都朝这儿看。
  “别,别这样!”小伙子慌得忙扶住阿兰,推她上车。
  车就要开了,阿兰一把抓住小伙子的手臂:“大哥,你一定要告诉我你的名字。”他笑了,推着阿兰说:“快上车吧,你就叫我‘好人’吧!”他扬扬手,有些调皮地笑着说:“下次见到我可不许把我当坏人了!”
  阿兰不好意思地笑了,泪水却悄悄地流过腮颊,窗外是模糊的一片,那个火红的身影在她模糊的视线中渐渐隐去,直到一点也看不见。阿兰急忙从背包里拿出他送的那本书,是泰戈尔的《飞鸟集〉。昨晚浏览他的书架时,阿兰无意说了句很喜欢泰戈尔的诗,可惜《飞鸟集》一直没有借到。阿兰翻开书,书中夹着一张小纸片和一张百元钞票,纸片上简单写着几句话:“世上还是好人多,送上一百元以交学费,回去好好读书。”捧着这本书,一股暖流再次很强烈地冲击着阿兰的心灵,她向窗外望去,这个陌生的城市渐渐被汽车抛在后面,阿兰却仿佛看到一个火红的身影走来,是那位大哥在向她微笑。阿兰好像感觉到一团火红慢慢靠近,像这个这夏季的阳光一样,热情温暖的包围了她,让她的心漾满了一种说不出的情愫。
  当初在那个孤独无助的夜晚,正是那位好心的大哥改变了阿兰,让她受伤的心灵里感受到善良和温暖,并一直深深影响着她。阿兰考上大学后曾经到过那个城市,车站经过扩建早已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到那位大哥的身影,这成了阿兰心中的一个遗憾。
  但这种陌生的温暖很多年来一直深深感动着阿兰,她心底永远铭刻着那个火红的身影,如一团火点燃了阿兰对生活的热爱。他让阿兰在纷扰的世界里保留一份善意,学会善待他人。每当遇到陌生的外地人向阿兰问路时,阿兰总是很热心地告诉他,即使不知道他要去的地方,阿兰也总是微笑着帮他询问,因为阿兰知道孤独无助的路人多么需要一点暖意。每当从街头那些流浪汉的身边走过时,给他们零钱已成了阿兰的习惯,虽然有时也被那些假乞讨者骗过,但阿兰还是宁愿相信人只有在落难时才不得以丢掉自尊去乞讨,或许一点小小的善意就会给陌生人一种感动,或者一种重新生活的勇气。
  
  后记:这是我高中时代涂抹的一篇小说(除开头、结尾稍作了一点改动,基本保留原文),时隔快二十载了,再拿出来晒晒。一直怀揣着文学梦,一直随心情静静地写些文字,如今翻出来,回想起繁忙紧张的高中生活里,却涂抹了很多这样的文字,也算是一种留念吧。
     
分享:
责任编辑:光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0/8/8 8:36:04  
进行小说写作的尝试,很不错。不过,依然有你散文的影子哦,呵呵,加油,问好!
作者回复:谢谢晚亭的鼓励。此文作为小说,情节与人物还是显得单薄了一些。若作为散文的话,还需锤炼语言。其实这是我高中时代涂抹的一篇小说(除开头、结尾稍作了一点改动,基本保留原文),时隔快二十载了,再拿出来晒晒。一直怀揣着文学梦,一直随心情淡淡地写些文字,如今翻出来,回想起繁忙紧张的高中生活里,却有些不务正业了,呵呵,也算是一种留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