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童年
![]() 前些日子,参加语文教研,我到某中学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学习课《缤纷多彩的童年》。一开始,在“诗路花语”展示中,学生分组朗读推荐的有关童年的优美片断,伴着他们优美深情的诗意的朗诵,我们听课的老师也放佛回到了童年美好的时光。授课老师准备充分,教学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授课老师巧设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童年趣事。我本以为学生们会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自己童年的种种乐趣,却没想到刚才激情而热烈的场面一下沉寂下来,他们面面相觑,对于童年似乎没有多少趣事可谈。在老师的鼓励下,有几个学生站起来说起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比如收拾书包,到公园玩等,但听起来都没有多大的趣味性。后来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了自己小时候捣马蜂窝的故事,学生们的思维好像一下激发出来了,纷纷效仿说自己小时候类似这样调皮的故事,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不过我听他们说的不像是自己的童年,而像在编故事一样。后来在“心语飞扬”环节中,老师要求用优美的句子仿写一段童年的话,学生们踊跃发言,一个个比喻、拟人的生动形象的句子脱口而出,让你不禁佩服他们的文采。与刚才回忆自己童年趣事的沉默,截然不同。 也难为了这些孩子,生活在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里,自小就被大人们追着上各种特长辅导班,他们的生活是苍白而单调的,但他们会吟诵优美的诗句,会编出情文并茂的好文章,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童年真正感兴趣的事是什么,他们远离大自然,小小的童心里就背负了大人们的梦想。家长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地拔苗助长,学英语,学书法,学钢琴,学舞蹈等等。家长为孩子能考到多少级而炫耀,为孩子能拿下一个大奖而笑逐颜开。双休日,假期,孩子比上学还要累,每天都要补充不同的知识,何来的自由,何来的无忧无虑的玩耍呢?小小年纪,童真的面孔上,常常带着成熟的思考,说出一些深沉的哲思话语,不知是让人欣慰,还是悲哀呢? 如今的孩子为何这么累呢?是教育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呢?天天喊减负,学生在学校的作业明显少了,可社会上各种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来,层出不穷。家长如果不让孩子上几个辅导班,就意味着落伍,就意味着对不起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啊,家长好象也有说不出的苦衷。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是一种活泼而温馨的快乐,是一种长大后悠悠的怀念。童年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有说不完的话题,回忆不完的温馨,即使生出无限怅意,也非常留恋那些印象中深刻的事件。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匮乏,心灵却是自由快活的。捉迷藏,挖野菜,逗蛐蛐,捕蚱蜢......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是一种朴实的原生态的童年生活,这种身心自由的童年,一样学到了很多知识,包括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那时没有过多的课业负担,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但同样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快乐的玩耍,快乐的学习,一路走过来,也很充实,也学有所成。 同样是孩提时代,童年的快乐又是如此的不同。我不知道那些在课堂上吟唱童年诗意的句子的学生们,对于童年是如何理解的,而等他们长大后做了父母,针对自己孩子的童年,又会做何感想呢? ![]()
评论人夜半歌声 发布于 2010/8/13 17:46:07
社会压力已影响到孩子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