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唐太宗抑佛尊道 武则天捧沙献佛
话说公元645年唐僧西天取经回到东土大唐,之后弘扬佛法,使全城百姓尽信佛教,大兴土木建造寺庙,民间少有怨言,魏征多次上奏,太宗皇帝开始不予理睬,后来长孙皇后劝呐:“陛下,佛教盛行,圈田占地,百姓无以为业。昔日的贞观之治已不复存在。陛下,妾认为佛教传之于外,多是粉饰太平,不宜久存于世。“
太宗也有此忧虑,只是碍于唐玄藏不好做事。今皇后出言正解忧虑,便问道:“皇后之言是理,朕之本家乃道,非佛也,只是朕当年命唐玄藏西去取经,又与封为御弟,今言尊道抑佛,恐不服也!”长孙皇后道:“此不难,所谓上行下效,陛下何不择《道德经》之典加以作注,而后嵌入民间,到时道教行而佛教衰。”太宗喜从之。一年未到,佛教渐衰,道教渐兴。
话说西天如来佛祖正在讲经说法,忽觉得眉头僵硬,不能舒展。众佛问故,其闭目而开叹道:“那东土大唐果真是愚昧无知,可惜我三千本度世佛经竟然落在那龌龊不堪之所。”大弟子舍利佛问:“世尊怎么了?”如来佛祖摇头道:“无事,无事。你随我到东土大唐走一遭吧!”
话说如来扮做一个游方的老和尚,手里拿着钵盂。舍利佛扮做一年轻徒弟,服侍如来左右。长安街有一老子庙,男女老幼都去上香礼拜,十分鼎盛。如来穿梭在人流之中,要到庙里看望老子。不料却被守庙的小道士拦住!,见进庙的是两个和尚,心里很是蔑视道:“什么人啊?”如来道:“贫僧乃远游的和尚,专程到贵国参拜老子庙,还望通融。”小道士道:“你这和尚好怪,道有道祖,佛有佛祖,你不参拜佛祖,却来参拜道祖,是何道理呀?”佛祖笑道:“佛道本无门派之分,同样讲的是修行,贫僧参拜一下又能如何呢?”小道士还是不放,道:“你们可听说陛下降旨抑佛尊道了吗?现在长安城里别说是寺庙了,就是和尚也没一个,你们还是走吧!”佛祖叹口气离去,佛祖和舍利佛又见长安街中人群不断,三街六市应有尽有。但见每户人家门上都张贴老子画像,焚香进贡。如来佛祖绕开繁华之地,继而走到山野之地,看到一群小孩玩过家家,孩子们看到和尚来了就把好吃的东西放到钵里,纷纷离去。只有一个小女孩在地上捧了一把沙子走到和尚面前笑着道:“送给大和尚师父。”说完就把沙子放在和尚的钵里。舍利佛正要生气,却被如来佛祖使眼色喝退。小女孩走了以后,舍利佛问:“世尊刚才为何要让那小女孩把沙子放在钵里?她这不是在轻蔑世尊吗?”如来佛祖笑道:“非也,我观此女有帝王之气,又有些佛性,日后必成主宰,今日之辱是为日后之荣。”舍利佛听了连称:“世尊果有未卜先知之法也!”
未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