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难以忘却的梧桐山情结
——难忘的军旅生涯系列作品(六)
![]() 题记: 为了让朋友们对《梧桐惊梦》的创作有进一步的了解,特将两年前撰写的这篇散文翻出来一同发表。其实笔者在梧桐山体验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不到三个月时间),但对梧桐山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里,除了地理位置特殊外,就是有一大批特殊的战友,他们常年坚守在高山之上,为了祖国的安宁,付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那里虽然生活艰苦枯燥又单调,但是他们却不感到寂寞,因为他们心系着祖国和人民。当然,最让人心灵上感到震惊的,还是亲眼目睹那些从大梧桐山上抓获的一批又批偷渡分子…… 当年,在深圳边防线上经常有偷渡外逃人员被抓获,大都是十七、八至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铤而走险,一次又次地偷渡外逃,又一次再次被抓;一些人因偷渡而走上了不归路,付出了最沉痛的代价……当时笔者除了震惊和同情外,就是困惑!那种困惑,今天我已在小说中借秦思扬之口说出来了。小说中有很多真实的故事,但真实的故事却远比小说更加触目惊心……当然,那些早已成了过去,成了永远也无法再现的历史!但在笔者的心中却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留下了一段永远也无法忘怀的情结,这也许就是笔者创作这部《梧桐惊梦》的原因吧! 一段难以忘却的梧桐山情结 深圳梧桐山,它位于宝安县南部,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南与香港大雾山对峙,东南面是烟波浩淼的大鹏湾,西北面就是宝安县城和深圳水库。它有大小两个山峰,大梧桐943米多,小梧桐也有近700米,我们习惯地称为大梧桐和小梧桐。它不象泰山那样雄伟,也没有桂林的山水秀美,但它因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是军事禁区而显得神奇。 我与梧桐山有过一段难以忘却的情结。那是我从军校毕业后刚分到深圳的那年,十.一刚过,部队首长安排我和阿贵去梧桐山哨所锻炼。 起程的那天,哨所派了一名老兵来接我们。当兵的人四海为家,行李很简单,一床小被和几套衣服打成一个背包,就是全部的“家当”。老兵带领我们从县城坐汽车到莲塘,然后操小路步行上山。 登山的路很艰难,一会在茂密的森林中盘旋,一会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攀沿,好在我们都年轻,这点小小的困难算不了什么。我们翻山越岭,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都累得汗流浃背了,老兵说,时间还早,休息一会再走。于是找了块平坦的地方放下背包,稍事休息。 越往山上走,树木越稀少,到小梧桐主峰就几乎看不到高大的树木了。下午六时我们才到达哨所。哨所就建在小梧桐上。在距顶峰约50米的地方,开凿出几十平方米的平地,修建了两排营房。由于受山脉走向的限制,营房依南朝北而建,成7字形排列,一排是宿舍,一排是机房和食堂;还剩一块扇形的小坪作锻炼场所,小坪的下坡方垒了一堵约50公分高的石头墙,在另一方立了两根松木,松木上钉了几块木板,就权当兰球架了。晚餐后,战友们常在这块小坪里打兰球,偶尔不小心,兰球越出了石墙外,就会象流星一样,飞快地滚下山坡,没有半天功夫是找不回来的。 我们到达哨所正赶上晚餐。来哨所吃的第一餐饭,我印象最深,每人一个荷苞蛋,另外就是一些咸菜了;后来才听说,那荷苞蛋还是所长为我们而特别安排的。在那个年代,蛋类食品是按计划供应的,何况在这高山之上;每月初团部派汽车送一次给养上山,哨所最常见的就是咸菜、土豆和萝卜;青菜和荤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只是月初才有。哨所战士自己也种蔬菜,但这里山高坡陡,没有水源,撒下了种子,大多成了“望天菜”。 小梧桐顶峰的南面建有地堡,做观察之用,叫瞭望台。对面的大雾山就驻有英国的皇家警察,哨所的主要任务就是观察他们的动静。哨所配有一台四十倍的望远镜,那时已是很先进的设备了,它能将大雾山上的哨所拉入眼前,英军的穿戴能看得清清楚楚;若晴日,还可以看清九龙的高楼,火车,水上皇宫和海上的船只。我空闲的时候,总喜欢到瞭望台远眺繁华的九龙、香港和一望无际的大海。 所长是山上的最高“首长”了,他是南方人,高高的颧骨,黝黑的脸庞,十分平易近人。为了我们的到来,他早早地安排好床铺,还派人下山来迎接,可以想象,他是位既细心又亲切的人。哨所有十多个人,平时站岗的站岗,观察的观察,营房里就见不到人了,我们的到来无疑给这个哨所带来了几分朝气。 哨所里还有两名特殊的“战士”,就是一条黑色的家犬和一条灰黑色的军犬,大家给家犬取名“大黑,给军犬取名“老公公”。这两条犬特别机灵,人见人爱。尤其是“老公公”,说它特殊一点也不过份;一是它有着特殊的身份,曾立过战功。那是在一次围追台港潜入内地的武装特务时,它勇猛地将特务扑倒而身中三弹,好在子弹没有击中要害部位,伤愈后部队授予它三等功;二是它享受着特殊的生活待遇。老公公其实并不老,原本在前沿连队服役,受了伤提前退役了。老公公长着又光又亮的灰黑毛发,两只耸立的耳朵前是一对明亮的眸子,看上去显得十分凶猛而机敏。哨所每战士都喜欢这两条犬,晚饭后外出散步总是带上它们,无论我们走到哪它们就跟到哪,我们坐下来休息,它们就葡伏在我们的身旁;晚上它们同我们一起站岗,它们那警惕的眼睛总是发着幽深的蓝光;星期天我们沿着盘山公路去溜达,它们也寸步不离地跟在我们身边,就像忠实、憨厚的战友! 早晨的梧桐山,往往大雾弥漫,不到十点见不到太阳。若碰上阴雨天,未干的衣服就长黑色的霉点;尤其是白色的衬衣,一旦长了霉点就无法洗去,哨所的战士都戏称为“花衬衣”。 哨所的生活单调而枯燥。早上六时起床,然后是半小时早操,半小时听新闻,半小时洗漱,半小时早餐;上午八时到下午六时,除了午餐和午休一个半小时外,其他时间都是工作。 晚餐后有一个半小时可以自由活动,我和阿贵往往背一台八倍的望远镜,来到西南面的山坡,或坐于树下,或躺在草地上,欣赏梧桐山起伏的峰峦、纵横的沟壑和葱笼的森林;或用望远镜看大海,看县城的汽车,看蜿蜒的深圳河,看深蓝蓝的水库,看来往于罗湖车站的火车,看梧桐山下的田野和村庄。若是晴朗的周末,我们还可以看天上的月亮,看闪烁的星星。偶尔也忽发奇想:倘若某一天,祖国强盛了,英国鬼子滚出香港了,天下太平了,到那时,将这风光秀丽的梧桐山开辟为旅游风景区,让富裕了的人民来这里登山、观景、看大海,那该是一番多么惬意的情景啊! 梧桐山的夜晚的确有些令人恐惧。那里峰峦错叠,沟谷幽深,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又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复杂多变;时而云雾缭绕,浓雾成盖;时而碧空万里,群星闪烁;山顶常年都有凛冽的山风,刮得树枝呼呼作响;尤其是下雨的夜晚,雨暴风啸,电闪雷鸣,远处、近处犬吠声声,夜鹰低鸣,真使人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 我们上山不久,侦察排也来了一个班,他们执行化妆侦察任务,到大梧桐抓捕偷渡人员。那年月,有些内地人想逃往港澳,又不识路径,选择梧桐山这条奇险之路,往往偷渡不成,反被擒拿了。记得有一天,从大梧桐抓回了十多个偷渡的人,其中还有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姑娘长得很漂亮,仿佛就象一朵刚刚盛开的玫瑰花,可是她那红润的脸上却写满了羞怯和惊慌;当他(她)们被遣送下山时,姑娘那惊恐的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求助目光,我似乎能看见她在乞求,听见她的呜咽,她的艾怨。以后的多少日子,每每想起,心中总有一丝苦涩的无奈! 最有趣的算是在山上洗澡了。哨所没有水,离哨所约二百米的山腰处有一眼山泉,早晨,我们去那里洗漱,洗漱完了,每人挑一担水回哨所,这便是哨所每天的生活用水。洗澡就得选在晴朗天的中午,借着阳光的温暖,用山泉水冲个凉。在那高山之上,渺无人迹,就是赤身裸体洗澡,也不用担心别人偷看,只是那冰凉的山泉水令人瑟瑟发抖。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了,就在我们即将下山的时候,一连几天阴雨,道路泥泞,我们无法下山。上级来电,指示我们搭乘给养车归队,于是只好等待。转眼间,又是新的一年开始了。几天前哨所里的食品就吃紧了,为了能多维持几天,改干饭为稀饭;如果再过两三天,给养车还上不来,就连熬稀饭的米也没有了。 就在哨所要断炊的那天,送给养的汽车终于来了。那天,所长安排了一顿丰盛一点的午餐,一来给战友们补充营养,二来也算是给我和阿贵饯行。吃过午饭,老战士将我们的行李放到车上,我和阿贵与战友们一一握手话别。所长是最后一个从营房走出来的,他握了握我的手,又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深情地说:“小伙子,好好地干,美好的明天属于你们年轻人!”我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那种特殊的地方,与特殊的战友相别,便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心头!就带着那浓浓的战友情,深深的同志爱上路吧,哪怕前路漫漫,因为有你们的关心和鼓励,我会时常停下跋涉的脚步,回首回望曾经走过的路! 汽车已经发动了,大家催促着:“上车吧,时间不早了。”我正欲上车,裤子却被什么拽住了,回头一看,是老公公,它还紧紧地咬住我的裤管不放呢!原来还没有与这个“老伙计”道别呢!于是我蹲下身去,搂着它的脖子,抚摸着它那油光发亮的毛发,轻声地说:“‘老伙计’,再见了!”它果真通了灵性一样,摇摇尾巴,松开了我的裤腿。 告别了战友,离开了哨所,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缓缓而行。听老兵们说,这条弯急坡陡的盘山公路,是六二年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的时候,一个工兵师在一夜之间修建而成的。十多年了就没好好养护过,路面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颠簸,险象环生。当汽车经过一座用松树架设的小桥时,一个后轮就卡在腐烂的松木桥上,车身向外倾斜,险些翻入万丈深渊的山沟。好在司机是位经验丰富的老战士,冷静地采取制动措施,迅速地用千斤顶撑起被陷的车轮,我和阿贵搬来石头填塞陷坑,汽车才缓缓地开出险境。 体验了梧桐山的艰辛,又领略了梧桐山之奇,经历了梧桐山之险,人的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艰辛奇险的经历!梧桐山——那一段难以忘却的情结,就这样刻骨铭心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
评论人米田 发布于 2010/11/15 13:30:56
老兄真是长于叙事,闲暇一定细细品味《梧桐惊梦》。问好!
![]()
评论人雪蝉 发布于 2010/11/15 23:20:44
谢谢米田兄的关注,问好!
评论人守望文学网管理团队 发布于 2010/11/29 22:07:33
[分享]守望文学网11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8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