跺脚的童年
![]() 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相当清苦,过冬也就是一件棉袄。学校里八、九间破土屋,窗户上没有玻璃,四处漏风,教室里没有炉子烤火,我们就常常冻了手脚。 寒冷的早晨,我们在教室里读书,窗外暖暖的阳光一照,我们就急切地盼着下课了。每当下课的钟声响起,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跑进阳光里,在墙角下袖着手挤成一团,脖子缩在各式各样的棉衣领子里,背倚着墙根,像一只只小动物那样晒太阳。 记得当时教我们算术的曹老师,年龄不大,个头不高,冬天总是穿一双半旧不新的解放牌胶鞋。他常常在课前5分钟来到教室门口。有一天,他乐呵呵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跺跺脚暖和暖和,好不好?”“好,好,好!”同学们高兴地欢呼起来。接着,曹老师就“吧嗒吧嗒”跺起来了。我们乐了,也跟着拼命地跺脚。霎时“吧嗒吧嗒”的跺脚声响成一片。不一会儿,我们麻木的脚暖过来了,全身也感到暖和多了。那堂课我们学得特别认真。以后,每堂课的前5分钟,所有的教室前都是同学们高兴的跺脚声,响亮的跺脚声淹没了我们那个小小的校园。 语文老师是位高而瘦的老人,头发都花白了,戴着一副大眼镜,姓秦,不苟言笑。据说他原是一所名牌大学的副教授,因为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就被下放到我们这儿来了。他也是提前5分钟走进教室,不过他是不让我们跺脚的。每次上课前,他总是在黑板上写一些哲理性的句子要我们抄背,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上课,他就开始提问。我们最怕的就是课前5分钟。回答不上来,或者默写出现错别字,他就会把你叫到黑板前,拿着教鞭指着你,半天说一句:“跺脚的威风呢?榆木脑袋,一边站着!”我们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大家蜂拥而出,沿墙根一字排开,校园里又响起了欢快的跺脚声。 那时我们穿的鞋大都是母亲用自家纺的棉布做的,粗糙,易开裂。在凹凸不平的地上走不了多久,鞋底就和鞋帮一分为二。为这,回家总少不了挨父亲的一顿臭骂:“又在外面磨鞋了,再不听话,打断你的狗腿!”父亲的斥责并没有减少我们跺脚的次数,一到学校,父亲的话早已被我们扔到爪哇国里去了,教室前照例会响起一片跺脚声。 我们就这样度过了童年的冬天。 现在的冬天,我穿着暖暖的羽绒服,在装有暖气片的教室里讲课,惬意极了。偶尔看到学生们在教室前跺脚,蹦跳,我就不自觉地想起了我的童年的冬天,跺脚的童年。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0/12/31 12:35:12
[推荐]守望文学网12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9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