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探索发现 >小苹果《同样的年纪不一样的童年》

小苹果《同样的年纪不一样的童年》
——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二)
  作者:守望文学网散文小组 发表:2011/1/7 16:55:47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729
  
  原文地址:http://www.sw020.com/N/show_article.asp?id=4404
  
  小苹果:
  之所以要写这一篇文字,源于在育儿过程中,对社会上所发生的以及自己为应对所做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产生着莫名的困惑。而写作的冲动则是宝宝常常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就我孤孤单单的一个人,都没有人陪我一起玩”。
  不久前的一天,我在家东捣西鼓的忙于纷杂的家务,先生外出。小女独坐一旁,自说自话:
  “哎,真没意思,爸爸又出去,妈妈又在忙,又没人带我去玩,”
  “我还是做回一条龙好了,那样我就可以飞到天上去,就有人陪我玩了。”
  “我要东海龙王做我的爸爸,这样我就可以上天入海。”
  “妈妈别急,我就去一会儿,我还会回来的。”
  ……
  我怔在原地,不知所措。原先,爱女问我她是从哪儿来的时候,我的回答是:你属龙,是龙啊,从天上飞过时,看见我就飞进我的嘴里,再到我的肚子里,就变成你现在这模样了。
  我知道,这是在极度孤单中才会形成的最佳想象:从哪来回哪去;这是我平时疏于陪伴的结果。听到这些话,我后脊梁直冒冷汗,除了震惊,更有一种很怕的感觉。我连忙蹲在爱女面前,用情不自禁发颤的双手捧着她那按她的年龄不该有的忧虑的小脸:“小傻瓜,你不是龙变的,只是在龙年出世,属龙而已。你是妈妈肚子里的一块肉啊,和妈妈是一个人。你这样想,妈妈会很伤心的,你怎么能离开妈妈呢?你要记住,一刻都不行,妈妈不能看不见你。宝宝,知道吗?”
  在考虑该怎样安抚她的时间里,搜寻一下宝宝的成长历程,那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家庭的保全培养等等因素,都让宝宝自由自在的、健康的成长变得不容乐观。  
  不须任何的提示,很轻易地,就把自己的童年与宝宝的童年摊在了那几乎永恒不变的太阳底下:为什么会物是人非?为什么会人心不古?
  过去,我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但人人安心、安全、人与人之间是敞开心胸、真情相待的,不必戴上这雷人的防毒防侵面具。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轻松,那是一丝诉说不尽的写意,那是一份无比的愉悦安详!
  而今,物质丰裕、衣食无忧、出入以车代步。可是,入口食物品种繁多与色彩鲜艳的背后那种种发现了与未发现的安全问题、衣物上残存的对人肌肤造成刺激的不稳定因素、便利的交通对绝对弱势的行人所构成的生命威胁、居家都要对社会那些不法分子从天而降的该有提心吊胆…等等诸如此类的担忧和恐惧枚不胜举。这样的生活从物质上、从精神上都给善良的大众以苦苦挣扎,让其日夜处于患得患失的泥淖中。
  如能得到精神上的宽慰,我宁可守着物质的单调与贫乏,而不要强忍看着丰富却要“望梅止渴”的所谓丰裕。单纯的饥荒在暖暖的精神生活里会变得不值一提,可立于物质丰沛基础之上的“人为的饥荒”这是怎样的一种差强人意,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因问题食物而患病甚至死亡的孩子已经不少了吧!因“车祸猛于虎”而丧生的冤魂应该不计其数了吧!是谁给了那些肇事者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甚至连孩子都不放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为啥又是何时消失殆尽?我不伟大,更不崇高,但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只能为自己没有回天之力而悲伤泣血。
  很多悲哀的始作蛹者是人自己,是一直或一时间道德沦丧的那些“人”,悲剧造成之后是否真的问心无愧?漫漫长夜是否真的睡得安稳?随着时间的流失、年轮的增加、子孙的到来就不做一丁点儿的思维挣扎?
  当然,我还是愿意相信世界仍然美丽,我也知道,天空即使天天阳光灿烂,地上仍有常年得不到阳光的阴暗角落。我们可以绕过那些不洁之处,更可以改造那些丑陋,将其翻晒在太阳底下。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都有不可逃避的社会责任!我们既然不能要求生活尽善尽美、十全十美,但完全可以使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一点,而这前提只须供出自己的真诚、真心!并要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飞飞儿
  写给小苹果的知心话:
  文字朴素真挚,融入了很深的感情。
  但感觉对素材处理不够适合,适当删减后会更有看头,另外:写童年的文字比较泛滥,建议在写时尽量选取比较个性些,特别是本文要进行对比,后面女儿童年部分明显篇幅过小。另外:在散文写作时,尽量不要加入太多议论,特别是大家熟知的背景交代,写得太多,易失去散文的空灵之美。“至今,我仍记得有一副对联中,有一句应该是毛泽东说的:不爱红妆爱武装。这武装之色说得就是军禄色了。改革开放开始后,对视觉的冲击就是世界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颜色,说得出的说不出的只好用冷暖来区分。”这样的赘笔多了点,好象只图自己说个痛快,切记素材要懂得取舍,感情流露要适当,而且还要有所节制。心到笔到那是大家说的,如果掌握不好,就要仔细控制行文走向了。最后,问好小苹果。
  
  随风赏雨:
  朴素的文字,记叙了相同年龄别样童年的欢愉和无奈。与作者是同龄人,我的女儿和作者的女儿又是相同的一代人。在通读全文后细细品味,的确有意犹未尽之感。喜欢这种充满磊实生活基础的情感文章。感动了,也学习了!
  不过,个人觉得文章在两个童年的叙述比例上略微显得有些失调,这样一来,使得文章题目突出不明显,在不一样的童年上,或许在加重些笔墨,形成的对比就会更突出。其实,作者在写自己的童年那段写的非常好,写孩子的童年那段时,可能是担心篇幅过长而节省了笔墨,就显得有些仓促收笔了。
  
  相去甚远:  
  时代在发展,童年不一而足。每个人的童年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童年故事。文章略有些拖沓,语言还需要精炼。问好小苹果。
  
  凝子:  
  真的是同样的年纪不一样的童年啊。通读此文,不论是从语言还是陈铺方式都极为平实,如同你的童年、我的童年、他的童年。文在中间笔锋一转,转向目光,转向对下一代的思虑、担忧与期待。通过对童年对比的写法,阐述了心中的忧丝,这忧丝又如同你的忧丝、我的忧丝、他的忧丝,能在平素中求得一种表达的方式,即是可贵。如能在平实里蕴含一些神思与飞扬的文彩,可能效果就更妙了。
  
  傻失:
  文字3200。散文随笔的风格,我仔细看了2遍,可以简单的探讨作者的创意。
  文章分两端,我的童年与我孩子的童年。
  文章的背景特别重要,我的童年是70年代中期,我孩子的童年是2000年。
  那么我的童年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的童年是物质充裕的年代。
  文字的组合,
  1、所有的回忆都抹上层层色彩,弥漫曼妙味道,
  曼妙:美艳;柔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云栖》:“见有少女在堂,年可十八九,姿容曼妙,目所未睹。”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还有西班牙跳舞,多么曼妙的西班牙跳舞!”《花城》1981年第1期:“轻盈曼妙的琴声在寂静的荔枝林中回旋着。”
  本意:音乐、舞姿等柔美。
  作者的童年的回忆用曼妙来修饰,我感觉不妥,为何??一般来说,回忆要嘛幸福,要嘛痛苦。那么作者的创意就是妙不可言的味道。是相对与2000的童年吗?但是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70年代的童年是无拘无束的味道啊,为何?。爸妈上班时,就是我们最无法无天的时候,几十个大大小小的不到上学年龄的小孩,在房前的空地里,奔跑、跳绳、老鹰捉小鸡、丢沙包、踢键子、跨田字……玩得不亦乐乎。
  2、因鲜有车辆,行人也不多,路面显得很宽,鲜有就是少有,作者这样写读者感觉就是比较文学性,就是所谓的美文。散文,就是散,散具有对文章本身有具体人物典型属性的散,用文学的观察的思想转化为文字,所以我感觉文章对于小时候上的回忆太多,我们读者看起来,就感觉很杂乱,所以选取具有对文章主题有特别共鸣的2.3事情足矣。虽然后半段我感觉文章情绪过于悲观,很白话的悲观,不如把悲伤隐藏起来,写快乐,我们从快乐中读到悲伤的情绪,那么就是写意境了。作者结尾的升华处理的非常的好,女儿的童年,在我看来,是如此的无语。也许,以宝宝自己的年代,就应该是另一种生活的积累与沉淀,另一番感受和回味。我更期待后一种,愿宝宝幸福长远又永恒!
  
  关键字。就应该是另一种生活的积累与沉淀。宝宝幸福又永恒。其实长远就包括永恒,又不是专门为杂志或者报刊写搞,要求非常严格的字数。所以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就可以严谨删掉无用的字。
  
  晚亭:熟悉的地方依然有风景  
  打开小苹果的这篇《同样的年纪不一样的童年》,朴实的文字透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对自己童年经历的描述中,感情是一路在攀升的:从个人到了家庭,小环境到大环境,可以说作者记忆详实,而且事例充实。之后,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到女儿的童年,两相对比后形成的差距是很明显的。虽然在孩子的童年问题上作者有些惜墨,但在忧患问题的认知上,因有着了周详的思考而有了从小我到大我转变的雏形,这无疑是个亮点,也是让人欣慰的地方,也应该是文字的真正目的,虽然未能真正将大我完全呈现,但依然可以看出思绪在作者内心的冲撞,忧患对作者的纠缠,我相信,通过小苹果的努力,一定可以突破这一瓶颈的限制和束缚的。
  现在,重新再来看小苹果关于自己童年的那段,详实的记忆,充实的事例,这恰恰应证了作者执着文字的一面,对文字认真的态度,如若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我想,不会写出这样详实的童年记忆的。可如果将这样多的感触全部融汇进自己的童年,就需要合理安排,恰当裁剪了。
  整体来说,一个平常的主题,作者的思路有了提升的动向,而且,作者也在努力提升,努力挖掘,这是我在读完这篇文字后的感触。很赞叹小苹果的思索意识,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事物发展与描写上,你已经有了从小我向大我转换的准备,并做了大胆尝试,虽然最后的升华不够完整,未能完全突破,但这样的尝试却是难能可贵的,值得祝贺,也值得我们来探索和发现了。问好小苹果。
  
分享:
责任编辑:1351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