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探索发现 >一缕清风《当爱情与死神相遇》

一缕清风《当爱情与死神相遇》
——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第17期)
  作者:守望文学网散文小组 发表:2011/1/9 13:10:32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433
  
  原文地址:http://www.sw020.com/N/show_article.asp?id=6494
  
  一缕清风的创作灵感:
  那篇文字是我在住院期间敲下的。最近两年,无论是亲朋好友的生病去世,还是身边朋友同学中一对对情侣的爱恨离别,都让我感慨良多。为生命的脆弱,为爱情的无常。而当两者相遇时,种种故事就衍生出了多种走向。这篇散文并不是很好,像冗长的流水账。我不过是顺着自己的记忆,用文字的形式再现了那些流动的画面和语言,算是记忆再生的一种方式吧。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溪水女(特邀)
  致一缕清风:
  夜里一口气读完《当爱情与死神相遇》,于寂静中我也有想哭的感觉,正如作者所言:为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为爱情的无常与坚贞。
  其实读了文章之后,心里隐隐有丝痛,不知如何来评论。因为生命与爱情对于我们大家而言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谁也不能轻易定论别人的爱情与生命。然而面对这一切时,态度也就决定了它的意义。我想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更深层的应该就是面对生命脆弱时的一种态度:对爱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因为坚强与爱是生命的原动力。如能有质感的语句来升华作者的情感,相信共鸣感会更强烈的。
  此篇散文的特点酷似小说,全篇以作者同嫂子的对话为线,以嫂子的亲身经历串出了一组关乎生命与爱情的故事。语言朴实,没有太多华丽词汇,似乎也符合了文章的基调,但略显平铺,令人感动升华的东西没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另一面,倒数第二段与前文衔接不是很好,中间缺乏过渡。一点小意见,供作者参考!问好!
  
  小苹果(特邀)
  致一缕清风:
  这篇文字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劫后余生和难逃死劫的感慨,通读下来,生命在流光和世俗里显得卑微又无助。文中的五个例子便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连军哥嫂的事例与文友的遭遇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爱情与死神相遇,有的会被真爱包容,渐渐走出死亡的阴霾,获得新生;有的只能咀嚼世态炎凉,“海枯石烂”的誓言还在耳际环绕便失去了爱情,何其不幸亲情竟忽略“血溶于水”而土崩瓦解,挣扎过后只能了断生命。作者给此文定名为“当爱情与死神相遇”,此两例便从正反两面进行了阐述与解读。文与题则两相呼应。我深深地为之亦悲亦喜。
  尽管连军嫂的概述贯穿全文,阐明的就是当爱情与死神相遇的主题,但医院患病的中年妇女和小女孩还有研究生却是有点表现力不足。“他男人是个乡下人,对她很好,照顾的无微不至,但是有点笨,常被她骂。”这一句,表述的意识不明确,体现不出爱情的好歹,若将“常被她骂”略改为“常被她心疼地骂”,浓浓爱意便跃然纸上。再说说小女孩和研究生的出现,个人认为表现的只是小儿顽强的生命力、令人动容的毅力和研究生在遭遇死神时那说不出的脆弱,体现不了文题。
  如果标题不是爱情和死神这两个点,而是生命与死神两个点,境况就又大不相同。文中的例子都充分地体现了生命与死神的较量,尽管过程和结果各不相同,但都与作者文尾中的“真心的希望有情人能终成眷属,人们不要再受更多疾病的折磨,也希望当爱情与死神相遇时,爱情不要让我们绝望,毕竟‘哀,莫大于心死’”相呼应。
  “这篇文字我是在病房里敲下的,想来觉得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儿了”这句让我很费解,不知作者何以如此下笔。
  这篇文字的确感人,但很大部分的对话均由作者以第一人称用口语方式陈述,因而语言略显拖沓。
  以上均为个见,望作者担待!
  
  郑力萍
  致一缕清风:
  其实很多时候我会有那样的一个想法,当自己生病的时候我会想生命如此短暂,如果我这一病不起岂不就要永远离开人世了。当自以为生病很严重的时候,身边有个人,我就会对自己说他在自己生病的时候照顾自己,这辈子就欠了他的,如果病好了一定嫁给他。不和他吵架,不生他的气。可是后来发现自己又没什么病,过了几天神精质的日子之后就恢复从前。人,健康的时候总是会遗忘很多东西,比如曾经在心中对自己许下的诺言。
  当爱情与死神相遇时,在身边无微无致照顾自己的人是最值得珍惜的人。对于80后的人来说,钱应该是结婚的前提,偶尔和室友们谈到结婚的事她们都会说虽然你男朋友对你很好,但是他没有钱,所以你不要太早结婚,说不定以后会遇到更好的。有人说女生的眼光很高,总是希望自己嫁个有钱人。也许有那个想法并付出行动的人只有到了鬼门关的时候才会明白这世上并不是钱最重要。健康和爱也同样重要。
  其实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啦,就随便写了一点点。因为这个题目在很久以前确实感觉离我好近!
  
  凝子
  致一缕清风:
  读完这篇文字,首先想要说的是,非常喜欢!!如果不是做探索点评,真的就与这篇文字错过了。生活中,我们爱讲求缘份,一篇文字与作者,是有缘份的,我们把这称之为灵感;一篇文字与读者也是有缘份的,有缘读到,并且有点感想与启示,我们把这称之为共鸣。
  一路读来,开头略显平淡,看得出作者是以事情发生的原型来进行布局的。因此,读着就不以为然。然而,更深一步读下去,却一点一点地被吸引,被感动,心之最柔软的那部分,被一寸一寸地纠扯起,被揉捏,被振撼。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们无数的人,都在思索,在拷问,在追寻,但读着这篇短小的文字时,它用对比的方式,它用诸多的实例,它用人世间的真实,它用第三只眼的观望……告诉了我们答案。这是此篇平常文字最成功最感染人的地方,说明了取材之成功。
  有一点不足处是:作为一篇散文,中间举的实例有些过多,这样,会显得文字有点儿凌乱。在长篇幅的文字里,可能会从容展开,在短小的散文里,尽量用曲型的事例,就足亦。但是,因为故事的感人,这一点,虽有不足之嫌,也被感动冲淡了。在这里提出来,或许有一点鸡蛋里挑骨头之嫌。
  另外,还有一点:窃以为,结尾的最后两段,不必有。有了,显得有点儿累赘。你要告诉读者的,在整个行文里,已有了非常好的表达,不必再画蛇添足。这样,也显得你在整个文字中有一些淡出。而不是时时处处出现,去引领读者,去干扰读者。
  是为读后点评,不妥处,海涵!
  
  晚亭
  致一缕清风:
  《当爱情与死神相遇》作为一篇叙事散文,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辅之以“我”的所思所感,便将一个关于生命思考的话题自然呈现了。
  初读此篇文字,便被作者轻松直白的口语讲述所吸引,心里一阵感叹:原来散文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写作,欣赏作者的这份用心与尝试。而文中那些未做任何雕饰的对话,不但详实地记录了一次生命的超越,也记录下了作者面对生活的态度。文中人物对话,再现了真实的情与景,于读者来说,就好象在聆听老朋友的对话,真实再现了一段真实生活里的痛,阳光下的语言发人深思,也将人情感触动。
  很多时候语言直白可以是文字的优势,但一味的直白平铺有时也会显拙。因为散文对于语言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既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也需要有精心练句用词。因此,此篇文字的语言还有提升与凝练的必要。
  在仔细阅读了此篇文字之后不难发现,真正叫人感动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文中人物那些不平凡的经历。而此篇文字对于情感与意境的处理上,仅仅是一个现场记录,笔墨大部分用在了人物对话的记录上,对于人物的内心精神层面的挖掘与升华也仅仅限于主人公的自我讲述。虽然讲述的事件本身就有着感人的力量,却依然需要精心构筑才能提升意境并升华。应该说作者关注的是事件的本身与始末,忽略了散文创作的宗旨,因此给人的感觉是,意境上已经做好了出彩的准备,对于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也已经续势待发,唯一需要的就是将所有准备好的情绪与感悟推至于高潮处便可。其实,此时只需安静下来,将“嫂子”的经历与讲述仔细过滤,细细体会,找出震撼心灵的感受,感情就会破壳而出,迸发起来,抒情便达成了。
  从文字的结构上看,情景搭配与转承角度的选择上还有待斟酌。
  如这三段:“我和嫂子慢慢的向晨光湖走去,我说要不我们先去吃,然后在那里等他,您不是饿了吗。嫂子笑笑说,我一点都不饿,中午吃的比较多,我刚才那样说是想让她快点出来陪我们。我恍然大悟。”下一段,在交代了“嫂子得的是脑吸血虫病,脑部的血管里有很多吸血虫的卵,由于这个病没有办法做开颅手术,后来就打了很多激素来钙化虫卵,整个人也就胖了很多。”接着是“我们漫步在湖边,嫂子回忆起了自己的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恍如隔世间感慨良多。”,此时,作者的视角进行了转换“湖面波光粼粼,草地上有的同学在看书,还有一对儿情侣在荡秋千。我们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嫂子开始回忆她这次难忘的经历。”这样的安排,段落在顺序上不但跳跃,也有凌乱之感。
  尝试顺着你的思路为引导,做了如下调整:
  “我和嫂子慢慢的向晨光湖走去。湖面波光粼粼,草地上有的同学在看书,还有一对儿情侣在荡秋千。我说要不我们先去吃,然后在那里等他,您不是饿了吗。嫂子笑笑说,我一点都不饿,中午吃的比较多,我刚才那样说是想让她快点出来陪我们。我恍然大悟。
  我们漫步在湖边,嫂子回忆起了自己的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恍如隔世间感慨良多。
  嫂子得的是脑吸血虫病,脑部的血管里有很多吸血虫的卵,由于这个病没有办法做开颅手术,后来就打了很多激素来钙化虫卵,整个人也就胖了很多。”
  再来看文章题目《当爱情与死神相遇》,“嫂子”自身的经历扣住了主题,那么,同“嫂子”一个病房里的中年妇女的经历以及那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儿”的经历呢?还有“我”讲述的两个人物里,是否都与爱情有关?因此,用“爱情”来定义拯救、关心、体会与感悟,这样的思考似乎狭窄了些,个人感觉用《当爱与死神相遇》应该更能彰显文字想要的意境,并完美地体现出一份人文精神之所在。
  对于文章末尾两段,虽然是源自“嫂子”经历的感悟与延伸,却对文字主题意境的提升与升华帮助不大,如做为一个后记出现来作为对这篇文字进行的后续补充,相信效果会有所不同的。呵呵。
  不过,此篇文字的教育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文字爱好者,能够敏锐的发现并挖掘出创作题材是写作得以继续的源泉。而用文字将事件记录下来并引起共鸣、发人深省,并寻找出生命的真谛与精彩则需要技巧的辅助,而技巧又需要赖以长期不懈的努力与锻炼才能拥有。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与尝试中,在与大家的沟通交流中,你一定会有所提高,并收获颇丰的。以上均为个见,供参考。问好一缕清风。
  
  随风赏雨
  致一缕清风:
  全文三千余字,至于文体,作者自定是散文,如若没有最后两段,可认定是叙事散文。但这两段文字的存在,使文章有了夹叙夹议的元素,有杂文倾向,但又不具有“议、论”的杂文特性。故此,还是以叙事散文来评定较妥。作为叙事散文来探讨这篇文章,讨论记叙文中“叙事”和散文中的“叙事”,在写作方法上有何不同,是我选定它的目的之一。
  记叙文中的“叙事”,有其最为基本的六要素要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具备了这六个要点、再加上清晰的线索和正确统一的人称,就构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例如简报。
  记叙文,只需要将一个完整时间记叙清楚。如果笔者想通过记叙一个事件、一种现象等等来表达自己对这一事件、这种想象的看法、观点等等。就将文体从简单的记叙文转到相对要复杂一些的叙事散文、杂文上了。
  叙事散文、杂文,离不开对事件的记叙。但这个记叙,就没有了记叙文中要严格遵守六要素要求,只要求笔者把文章所要依托的事件交待清楚即可。毕竟有感而发才是文章的主题。这篇文章的缺憾之一,就在这一点上。过于详细地叙述,不但使得文章的篇幅拉得过长,而且对主题的表达,没有起到突出、升华的作用。反而给人以主题模糊的印象。
  选择这篇文章的理由之二,是想探讨“文章的内容应该如何为题目服务的问题”
  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也就是,确立了题目之后,接下来的每一个字,都要围绕着“表达中心思想”这一根本目的。这篇文章恰恰在这点上,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当爱情与死神相遇》这一题目,所要表达的是相爱的两个人,在遭遇死亡威胁的时候,对待爱情、对待爱人的态度。只有两种结果:对爱情、爱人的忠贞与背叛。
  文章中通过对第一个主人翁“连军哥”有关的描述,围绕了这一主题:当他知道恋人身染重病、岌岌可危的时刻,做出了对爱情、爱人忠贞的抉择,并且有连军嫂病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潜意中有“善有善报”的思想流露。
  然而,接下来的对“农妇、小女孩、朋友”的描述,却是“生命脆弱、生命宝贵”的意义表达。这几个人的遭遇和结果,与题目的主旨毫无关联,严重地跑题了。这也是在论坛、和首页的诸多文章中,较为多见的现象。由此可见:素材的选取,是写好此类文章的重中之重
  至于文章最后的两段,己见认为是画蛇添足之举。文章的寓意已经在题目和内容中表达,再做总结式的陈述,只能说是在做无用功了。
  此篇文章较早在守望发表,由于联络和编辑等待的原因,直至见天才能与朋友们见面,是我工作懈怠之过,在此向一缕清风和会员朋友致歉。在等待、编辑的这段时间内,一缕清风朋友的诸多文章相继发表,字里行间彰显出与该文截然不同的文字功底。由此看出该文是笔者的早期作品。笔者肯于将之拿出来支持《文字探索与发现》栏目的工作,可见一缕清风朋友对文字不懈追求的态度和胸怀。在此,再度向一缕清风表示感谢!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