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女《女儿小故事》
——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六)
原文地址:http://www.sw020.com/N/show_article.asp?id=4638 溪水女:《女儿小故事》的灵感来源,创作思路,以及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 首先要谢谢晚亭姐能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与老师们学习成长! 《女儿小故事》一文,其实是一篇自我反醒,它于女儿的故事中让我得到成长。但因文章完成得较为匆忙,所以可能显得较为浅显了些。 自2008年底以来,我相继失去了两个较要好的朋友,而且都是自己认为能相处一辈子的朋友。然而,在某种利益冲突之下,相继都走上了见面较为尴尬甚至有一个到了从此再不联系的地步。心里矛盾了很久很久,不知是自己错了,还是朋友错了。也不知道问题出来哪。我是一个不重利而重情的人,然而当两个朋友的事都牵扯到利益上时,让我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利益”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思考面对利益时人们应有的态度。当某天,看到女儿与她姐姐之间争冰凌淋的事后,得到了启示:面对利益,每个人都有一个让的尺度,为了要保住自己的这种尺度,而又不至于失去自己的利益,那么有条件的退让应该是最好的。那个时候的有条件即不会伤害到朋友的利益又不至于让自己无所利益。再反思我与朋友之间今天的这种境况,应该就源自于我无条件的一度退让,当退让到无路可退时才被迫说不的话,其实是已经不可能再说什么条件了! 我是一个很默守陈规的人,做人做事都是如此。跟我相处良久的人会评价踏实、善良、做事认真、重情义;但不了解我的人就会说我小气、刻薄。这相反的评价让我也不得不自问,自己究竟错在哪儿?当那天为宝宝洗澡时,看到女儿淡定处理与我之间的矛盾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优点也为自己缺点的存在而埋下了伏笔,因而基于这两个灵感才写下了《女儿小故事》,从女儿很自然纯真的处事态度中,看到了自己乃至我们大人所常犯的错误。 立群 致溪水女: 没有经过污染的东西是最纯真的,现在的社会污七八糟,谁正谁邪自有公论。但现在社会上没有被污染的东西太少了,大到环境小到个人,个人中只有在隔世的修行者和小孩的心里才能找到纯真。特别是小孩那天真的话语,如文中:“妈妈,衣服弄湿了是可以再换的吗,用不着生气的吧,你也不要吼我,我会生气的……”。象污泥中的一朵荷花,象寂谷中的一阵清铃,又像禅中的一段妙悟一样美丽,让人反省自己对比世人。这是本文的亮点,令人欣喜,也发人深思。读罢全文,孰是孰非大智若愚邪不压正人心所向尽在不言中! 凝子 致溪水女: 读来感同身受。因为我女儿也小,也有许多如笔者笔下的点点趣事、种种感悟。目睹女儿成长,感觉是生命的又一次全新的阅历。小时成长,懵懂不知,年岁渐大,有机会能从儿女的成长中再一次看清和深切感悟生命,是我们为人父母者的福气。也正因为此,网络上才有那么多记录儿女成长的文字。 文字极为质朴、平实,是一位爱思考、善总结有爱心的妈妈,从自身到女儿,从态度到思索,进而联想到社会现象。整篇文字出彩的地方,是通过小事件,所感悟出的道理。 不足是:文字在描写小故事时,表现的不够精彩,较平淡。或许问题出在了选材上。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小不点的表现有时候是非常出彩:语言、思维、想象。通过孩子的眼,未经世俗污染的心灵,她会发现许多大人所发现不了的景物,她的视角往往非常独特新奇,她的思维有着不局于常规超常的神思飞跃,让人听到往往捧腹大笑且自叹不如。 把平淡的事情写的不平淡,把本不平淡的故事写的更出彩,这是我们大家都力争追求的效果。 不知你是否看过周国平写给女儿的书〈妞妞〉,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是一位非常富有爱心的父亲。读读,可能会借鉴许多,也会由此为女儿的成长描上精彩的片段与浪花。 是为点评,指手画脚一番,但真正写起来也未必就比你写的漂亮。呵呵。唯愿一起努力! 随风赏雨 致溪水女: 《女儿小故事》的优点:情感真挚、亲切,叙述平实、流畅。文字间所影印出的聪颖女童与睿智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很好地贴近了读者的现实生活。 《女儿小故事》的缺点: 一、文题间呼应不太准确。您通过女儿的两个故事,所映衬出的“成人间应该采用什么样处世原则来化解矛盾、纷争”的主题,无论是《女儿小故事》这个题目的内涵还是外延,都很难覆盖的。也就是说,女儿的小故事,只是从文的内容,而不是从文的目地。 二、女儿两个故事的笔墨分配不匀称,使得文章结构在整体上有“倒金字塔’的印象。 三、文章开篇的一段,语句存在错误: “伴随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一句。“伴随”与“中”,相矛盾。伴随,应该是事物从始至终,而不是过程中的某一段。 “常会有点点滴滴,让我也一起成长……”一句,常会有点点滴滴后面,不应该省略,必需要有所内容,必须要说明是“点点滴滴的什么”,来“让我也一起成长……” 以上是些拙见,不妥之处,还望海涵,我们再交流。问好! 傻失 致溪水女: 1 字数1600,看完一遍,属于感动类,励志的文章。 选取了两件小事来诠释作者与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出一系列的具有反思的问题。 天气好的时候,会带女儿出去玩,看着她一路开心得像只喜鹊心里便也觉得阳光四射。她最喜欢去有玩具的商场,去了便尽情试玩个够,有时为了让她回家,只得用肯德基的汉堡作为离开的条件。 用景色开笔,但是具体的景色没有,比如,蔚蓝的天空飘着丝丝云朵,女儿在金色之光下蹦蹦跳跳不停的喊着妈妈,希望我跟上她的步伐,快一点到她最爱的玩具的商场…… 呵呵,为什么我要这样写,因为当写到这个场景,我们头脑就会闪过许多的画面,关键是寻找具有文学的画面,为什么?因为文字本身是来欣赏的,让人读了感觉非常的美,那在那里寻找美呢?其实美真的很简单,因为孩子走路,她一高兴就是蹦蹦跳跳的。 天气好的时候,会带女儿出去玩,看着她一路开心得像只喜鹊心里便也觉得阳光四射。她最喜欢去有玩具的商场,去了便尽情试玩个够,写实的是,天气,阳光,她走路,玩具,商场,玩。其余的是写虚。笔法虚实结合。 如果是故事就应该这样写,天气好时,会带女儿出去玩。她喜欢去有玩具的商场,去了可以玩个够。要求简单,明了。很明显作者的笔法虚实结合,实与虚的结合是一半一半。没有谁多谁少。因为如果过于写意境,我很明显的感觉出来。 为什么到文具店,因为可以玩,玩了就不想走,于是引出用肯德基的汉堡作为离开的条件。自然的引出下一段的叙事。所以句句相连,没有多余的字。 2 姐姐沉不住气先开口了:“妹妹,你感冒,还是别吃了,因为我没感冒,所以我替你吃吧!”女儿马上反驳:“不行,妈妈说的,要么一起吃,要么一起别吃!”“那我就想吃,怎么办?”“我不能吃,你也别吃。”“是你妈妈不要你吃又不是我”“我们是好朋友,我不吃你也不能吃!” 为什么要加入括号里面的文字,因为是作者的旁白,是怕读者看不懂,还是什么? 很明显过于的注重旁白是长篇小说的笔法,如果我们读过,比如《战争与和平》……长篇就会发现作者大量的穿插旁白,如果写短篇,就非常的慎重的选取旁白,因为短篇字数非常的紧凑,一般是为故事服务的。 所以作者的笔法有点奇特,不是说不好,关键是去掉这些我们也可以看懂。我想,文字的回味在于读者的一些想象空间,不同读者有不同的想象。那么不去掉,到底好不好呢?我不知道。 (小聪明懂得先用商量的口气),(呵,还很坚持大原则的嘛),(眼看保不住自己想吃的,姐姐开始有点忍不住发火了),(一副你不任我不义的样子),(姐姐开始推卸责任找托了),(唉哟,还找出了同甘共苦的大道理)…… 郑力萍 致溪水女: 初次读这篇文章,好想马上就生个女儿和我一起玩,呵呵。不过言归正传,这篇文章只写了和女儿之间正面接触的两个例子。从为数不多的对话中看到了女儿的聪明。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爱,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很潇洒的把那一种感觉写出来的。 她有时比我们所谓的大人还懂事一点,也许是因为心静吧。作者的第一句话“伴随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常会有点点滴滴,让我也一起成长……”真的是一起成长,有的时候还真应该向小朋友学习一下。我们能想到的东西他们不一定能想到,但是他们能想到的东西也是我们不一定能想到的。小孩子比较单纯,他们的考虑事情也从最单纯的地方想起。所以在我们为一件小事而烦恼的时候多往简单的地方想。女儿的那句“我会生气的……”让人想到了很多,不要以为小孩子就什么也不懂。童言,让人们从中明白了不少我们该明白却一直糊涂的事。 晚亭 致溪水女: 安静地读着这篇文字,感觉在浏览着一篇日记,翻阅的已经不仅仅文字了,有场景,有心情,还有看透某些真相的深邃。文字背后蕴涵的深思与感悟除了是发现外,更多的是一种尝试和挑战。 其实,发现之后的沉思,对于文字是一种很好的感悟来源与启迪方式,真的要恭喜你在小事情中发现大道理,发现哲理,这不但是思想的提高,也是心境趋于成熟的标志,真的可喜可贺。不过,文字虽然在技巧上还不是很娴熟,但要相信,只要多努力,多实践,一定可以将文字的创作完善并完美起来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