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探索发现 >蔷薇《往昔之旅》

蔷薇《往昔之旅》
——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七)
  作者:守望文学网散文小组 发表:2011/1/7 16:57:16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863
  
  原文地址:http://www.sw020.com/N/show_article.asp?id=5301
  
  蔷薇:关于《往昔之旅》的灵感来源,创作思路,以及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
  一段以为天长地久的感情,突然发觉已成陌路。清风在夜晚抚过我的书页,我想起了曾经牵手走过的那座小镇,惆怅。文字表达心灵,我想说,也许没有什么是可以长久的,一路走来,我手里握住的不过是往昔,往昔的明亮的风景。不过,尽管有一些凄凉的感觉,我还是希望明天的阳光穿透我的心,给我明亮的的温暖。呵呵,就是这样,别笑话。
  
  晚亭
  致蔷薇:
  细腻的文笔,加之情景的交融,以及带有乐感的笔调,将生活诗意了,小镇诗意了,并将一段爱情渲染得纤尘不染。悠扬的文笔加之美好的情感无疑给人留下了美的印象,让读者的内心有了触动,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态的超然:有他牵手,小镇是美丽,没有他牵手,小镇依然是美丽的。这样的心境的确令人动容,轻松与开朗的心态在传递过程里就感染了读者,值得称赞,欣赏!
  当然,文字组合成文章之后,便有了它存在的意义。如果文字仅仅是以传递心情,或者呈现某种状态,相信这篇《往昔之旅》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作者的诗意是美好的,真情源于生活,写作也是源于生活,而文章给人的更多是希望,是解惑。因此,美好情感的塑造,以及美好心情的抵达,是给生活注入信心与勇气的一种方式,很多人努力着,就是希望可以拥有。当然,对于失去希望,陷入困惑的人来说,如何完美情感,怎样抵达心情则显得更为重要些了。或者,这便是文字的一个方向,也可能是出路。不过,对于这样的思考也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建议,供您参考啦。问好!
  
  浪小狼
  致蔷薇:
  这是一篇淡雅隽永,文辞优美,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略带哀婉却有不乏哲思的小文。短短千余字,虽大部分描景,却用爱意浸染了这些景物,写出了情意的美感!
  文章开头运用比喻、通感的手法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古朴小镇恬淡的生活画面,引人入胜!最后又不忘情古典,将这些“积攒到老,风干,下酒”。让读者回味无穷!只是文章有几处软伤,虽打眼看上去无碍反是亮点。其实不然!如:“我们十指相扣,默默无语——这样的小镇是该赤足而行的”一句,在该段细细品味,就显得突兀,如玉之瑕疵!还有文章的最后两段,互换一下,效果会怎么样呢?
  
  傻失
  致蔷薇:
  字数1000,一篇回忆的散文。作者曾经与恋人踏足泰安,很多年过去了,于是开始理解孤独,回味曾经泰安的青石板,假如让我遇见你,我一定会赤足在青石板行走,让青石板写下我们的恋情。呵呵,不过对于青石板的恋情,可以写一篇纯情的小说故事来。
  关于文章
  既然是回忆,那么我们创造古寺的时候要考虑展示的角度,先远景还是近景。
  一座小镇,尽头是一带古寺,那么是远景。
  山门辉煌,庙宇金碧,钟声隐隐,如寺后的松涛阵阵。是近景。词语,金碧对辉煌,隐隐对阵阵,那么庙宇金碧钟声隐隐之间的连接就是句号,不应该用逗号。
  我坐在山门对街拐角处,看着寺里……后面就是寺的远景。关键字这庙宇前的
  所以作者没有写到古寺里面的佛,强调是街,于是自然的进入第二大段,我们牵着手,走在洁净的小街上……而此时,正携手前行,相濡以沫。出现了人物,我们,对方到底是谁?是作者的伏笔,那么这一段的重点在于回忆往昔的美好,散文的特点借景抒情,选取的景1洁净的小街上2潺潺清流3我们十指相扣4住户,也有店家5说话笑声6择菜的妇女7花车,来展开心中的虚,点名主题相濡以沫,笔法是夹叙夹议。
  这座小镇……因为我们眼里只有对方,容不下多余的风景。是顺叙,那么前面的就是倒叙,介绍这个地名以及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回应前面的伏笔答案就在,而那时牵着手默默前行的人,早已不知散落于都市何方。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只有平静是快乐的,作者的感慨,为深化文章做准备,如,我忘记了伤痛,只有爱抚是甜蜜的。
  后面的段落就是作者的心理独白,如果写的非常好,就有一种伤感或者快乐在其中,所以心理独白非常不容易掌握,必定是虚。
  今天我只是点评文章的结构。以后我会专门点评文字的组合的。
  
  凝子
  致蔷薇:
  很喜欢这篇短文,窃以为很精致,从语言从意境从空间,充溢着动感,情思与字里行间,飘逸着袅绕的轻灵,读之,引人置身其中且心旷神怡。
  尤为喜欢第二段所营造的景与情:“我们牵着手,走在洁净的小街上。两旁是潺潺清流,蜿蜒流经每一条街道、每一户人家,就象朝圣路上的甘泉,流水的声音洗出心灵的纯净。我们十指相扣,默默无语--这样的小镇该是赤足而行的。”触目皆悦,与他十指相扣,默默无语,景美丽情欢喜--是何等美好的人生感悟呵。自以为在仙界,然:“轻声的说话,愉快的笑声,偶尔有女人在门口择菜,然后清扫干净。”这样的景与情,似乎是容不得世俗的柴米油盐,但随意间的一笔,又是如此地家常,惯有而熟知的家常,镶嵌的自然不露凿痕。这样的地方,是应该有这样的一个名字的--泰安。读此文之前,我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是作者的文字让我也由此记住并感知到了这个静谧、安详的地方。真的衷心希望一直就可以这样美好下去,然而:“那时牵着手默默前行的人,早已不知散落于都市何方。”生命因缺憾而不完满,因不完满而生怀念,因怀念而生出各种未知的猜想:“假如让我遇见你,我一定不仅牵你的手,还要将一路的风景指点进你我的心灵深处,积攒到老,风干、下酒。”生命里没有假如,往事如烟,“风干、下酒的”,是我们无尽的思念与回忆……
  很好的文字,不为点评,仅引申一点读后感而已。
  
  郑力萍
  致蔷薇:
  作者文笔非常优美,文中隐约有一份宁静在里面,人们仿佛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人与人之间没有纷争,世间是那么的和谐与美好。心情好像一条细流在面前,自己弯腰下去用手抚摸着它。感受它的温暖,感受它表面的宁静,感受它内心的热情。
  第三段中的静默、游人无数、不特别出名和热闹,我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它们。结尾部分总觉得犹如一个急刹车,犹如一首歌,前面很低调,却突然以一句高音结束。
  
  随风赏雨
  致蔷薇:
  全文近千字,为一篇写景散文。文章以泰安古镇景致的描写为主线,以描绘与“他”的情感变迁为辅线,两条线索虚实变换、交织贯穿全文。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注重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前两个自然段,看似是在实写小镇古寺和小镇的街景,实为是在表现作者正沉醉在与“携手同行人”的美好情感之中:相信身边的人就是能够与自己相濡以沫的人。就像这庙宇前的鸟儿啼啭,屋脊上的蓝天白云,都可以永不改变,永不消失。此时,景已为虚,而情已为实。
  第三自然段,明面上是再次描绘小镇的清幽的景致。实则是在写“对短暂相爱经历”的反思:爱情和小镇的古朴雅洁一样,既便是已经沉迷在他的安宁祥和之中,也还要用心地去慢慢欣赏。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才有了“景在人去”的无奈与忧伤。写景仍为虚,写情依旧为实。
  第四自然段,表象上是写作者的感悟,写情为实。而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之所以能拥抱温暖、忘记了伤痛,正是小镇的清幽、野趣的景致的功劳。尽管尾处只字未有精致的描写,但前面有关小镇美景的描写却又重现眼前。此时,写情为虚,写景才是实。
  最后两段情景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感悟和期待:追求爱情,但不盲求收获。愿化作小镇溢满清风明月的溪水,等待能够读懂这小镇山山水水的他的到来。不仅要牵他的手,而且要与他心心相通,一直到老。意境深邃、优美。
  
分享:
责任编辑:1351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