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旅梅西《天使飘走的那个瞬间》
——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八)
原文地址:http://www.sw020.com/N/show_article.asp?id=5386 鹤旅梅西:《天使飘走的那个瞬间》一文的创作灵感、思路和想要表达的内容 《天使飘走的那个瞬间》一文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情境触动,在平时积累和潜意识中想抒发的一种情感。因为,我有个可爱的女儿,对抚育女儿有着很深的感悟,同时,也希望她能成才。创作思路及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主要是鼓励家长和孩子互动。对孩子的教育不光要教他们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能力和素质。在点滴小事中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包括品德、性格、习惯、爱好、心态等方面。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不可轻视的,父母必须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律意识。注重培养孩子的耐挫折能力,刺激他对精神压力的耐受性,促进孩子康复能力的提高,增强孩子承受逆境考验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生长在优越的环境,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立能力非常差。用第一任老师——母爱去感化、影响和教育孩子是非常有效方式方法。 傻失 致鹤旅梅西: 字数2000字,感动类的文章,人物我与女儿,故事内容:我的女儿出嫁了,我回忆与孩子生活的细节,已经她今后日子。 女儿嫁在他乡,做了别人的新娘。作为母亲,心中不时涌动着一种说不清楚的情愫。就像上帝派来了天使,撒下珍珠后又飘然走开。作者开笔一个顺叙,为何?然后插叙,倒叙的笔法渲染我与孩子的情节。我们读这里,如今,女儿走上了红地毯,转为顺叙,于是写给孩子的信,我们读文章,散文同样有时间顺序。当然是作者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是有区别的,呵呵。为何?很简单的,一个虚一个实。 就像上帝派来了天使,撒下珍珠后又飘然走开,这一句非常的美。上帝派来了天使是谁?是孩子,撒下珍珠是爱,因为有我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我爱,为什么要走,不如悄然飘走,我们对比又飘然走开,又字感觉有人为的因素,悄然是自然的意思,我自然结婚,孩子自然结婚,因为孩子结婚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如果能够爱上一个可以老去的人,是多么浪漫的事情。 还有一种理解,老公是上帝派来了天使,埋下了爱的种子,孩子成长了,像珍珠一样美丽,然后为了爱,结婚去了。 很明显,后者是不成立的,我们读文字,要句句相连,其实作者漏了一个词组,女儿就像上帝派来了天使。因为我第一遍读,就在想这句话的含义。为什么作者要减少这个词组,是让文字充满回味,要读者慢慢的领悟,欣赏作者的笔法。 写实笔法,题目名,就是女儿结婚了。唯美的笔法就女儿飘走的那个瞬间,在进一步女儿是天使。 用多少岁月,多少辛酸,多少爱恨,多少是非,多少对错,应该减少点笔墨,用多少岁月,辛酸,爱恨,是非,对错,减少三个多少,就够了,不如多少辛酸爱恨,是非对错。不如多少爱恨,对错。因为是非就是对错的意义。呵呵。如果写长篇小说,就无所谓了,反正有的是墨水。呵呵。那么短篇的散文,同样需要墨水的珍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李白的将近酒。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所以这个典故用在文章里面不妥,因为重点在悲愤的感慨。相对于时间,我们的生命是何其的短暂!不如时光如白驹过隙,就可以了。 问好朋友,我是一己之见,希望朋友不要介意。 晚亭 致鹤旅梅西: 这篇文字源于女儿的出嫁,作为母亲,心里既会有甜蜜也会有感伤,正如作者笔下所言,是种“说不清的情愫”。正是有了这个复杂的心绪,思维便冲撞着铺陈开来,于是,思维便从女儿降临人间时得到开启,之后便由女儿的童年想到自己的童年,对比之后得出在女儿的成长过程里,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是比自己幸福的。这段心理过程是对过往日子的整理,是幸福的延伸,也是感伤心情的抚慰。在回忆过女儿的成长与女儿的幸福之后,得到的是一份欣慰的满足。但想到面对新生活的女儿又将会怎样时,母亲的心又一次担忧上了,便又开始逐一给女儿交代。从这一系列的思绪发展变化上,轻易让人看见母亲伟大的爱,一颗滚烫的心将读者的思绪熨烫的平服而温情了。应该说,这篇文字的来源是出自母亲心底那份深沉的爱,而一个母亲质朴的文字,真实的心声,真切的担忧,真情的告白,将人撼动的同时也激起读者内心的共鸣。这就是情感的力量,有着感人的魅力。 然而,文字本身的结构上却还存有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尤其是语言的运用上,情感过于饱满,譬如:“我相信自己看起来极像一个母亲”,“女儿异常成功地迈出了她走向这个世界的第一步”“我们把注意力做了战略性转移,甚至在我专注地盯着看女儿的时候,忘却了此前我人生道路上所有的沧桑与挫折。她比任何其他外在的事物更具备安抚和激励我的力量。”等等。这样的语句看似很能表达自己写作那一刻的极度高涨情绪,但却抵消了读者内心的认同和感情升华,甚至有了说理的倾向。作为一篇倾诉感情的文字,惟有作者巧妙地进行抑,才能给读者创造一个高涨的情绪与回味空间来。也只有如此,才能让读者在放下文字之后有着不舍之感,并欲罢不能。当然,如再能加强文字的温情与润色,相信一定增色不浅。 但不管怎么说,此篇文字虽然存在着美中不足的瑕疵,但最终还是用真情将读者征服了。 “女儿,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在那个天使飘走的瞬间里,我这样想着。” 呵呵,问好鹤旅梅西。 郑力萍 致鹤旅梅西: 这篇文章字字动情,字字深入人心。文章第一段有种伤感,女儿嫁人了,好像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我们能深切的体会到其中的不舍。我觉得这样的文章点评应该是没有多少的,而更多的一种感受。看到这篇文章我们会想到什么,想到自己,想到母亲,想到妻子,想到女儿? 其实作者有的地方写的挺好的,只有有很多经历的人才会总结出那些东西的。“家是一个不讲理的地方。这句话听起来,很没有道理,但千真万确,这句话是真理,是至理,是多少夫妇,多少家庭,用多少岁月,多少辛酸,多少爱恨,多少是非,多少对错,在纠缠不清难解难分的混乱中,梳理出来的一个最后结论。”“如果有一天,他的“毛病”多了,最负有责任的应该是他的妻子。”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明白这一点,现在看到这句话,突然就明白了很多似的。 小时候,当看到电视剧中有人嫁女儿的时候做母亲的都会笑着,然后在角落里悄悄抹眼泪。我想结婚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啊,做母亲的高兴才对啊,那时候真的很不明白。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发现女儿一嫁了人,就很难再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她的心里想的更多的将会是自己的丈夫及孩子。做为母亲,辛辛苦苦的将她带大,可是大了却要成为别人的新娘,虽然是早已注定的,却还是觉得时间过的大快了。 母亲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给了我们生命,还要时时刻刻照顾我们。或许在我们小时候会觉得母亲很严厉,当我们长大了才会明白母亲当时的心情,以及她寄予的希望。 金相玉质 致鹤旅梅西: 散文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天使般的女儿给父母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即将因出嫁离开时“我”内心莫名的情愫,这大概也是天下有女儿的母亲都会有经历的,经由作者的感慨一出便很容易就引起了共鸣。 第二部分讲述女儿的出生、成长和嫁人。表现的是天使般的女儿带给父母的美好。 第三部分倾诉“我”对女儿的情感,并没有太多直抒胸臆的句子,而是将回忆中看似琐碎的事情串在一起,这联结所有的就是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拳拳爱意与殷切期望,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充满感人的情怀。唯形式上有一个较显突兀的地方,即文章的第八自然段“女儿:”可以写成“女儿,”然后下一段紧接其后,既不妨碍文意的表达又不影响散文的结构美。最后部分呼应前文。 整篇文章语言质朴,情真意切,娓娓道来。让人感觉仿佛是听自己的妈妈在说话一样,欣赏了! 凝子 致鹤旅梅西: 拳拳爱女之心于字里行间汹涌而出,每一个身为父母者,想必对此都感同身受。母爱可鉴,热烈理智,久远温暖,想必是每一个父母者的特质。珍珠一般地天使,要远嫁成他人妻时,母亲心中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难舍,与不得不遵循自然法则的放手,读之,让人感慨亦思悟。相信,这也是为人父母者经历过或必将经历的血脉情感纠葛。 全文从头至尾涌动着浓浓的母爱情,低沉而浓郁,声声切切,满含深情;祝福声声,绵绵不绝。也可贵在一份理智甚而严厉教子方法。如此,你的女儿才会成长的这般优秀。在通读的过程中,许多有我所学习的地方,只因为我也是一位妈妈。 总体来看,起始的几小段不够自然。说理的成份过重。如:“我相信自己看起来极像一个母亲,上苍赐予了我这样一个庄重的身份,乃至忘却了分娩时的阵痛,虽然我的眼中含泪。”诸如此类的句子,可以从情感出发,写的更饱满更深情。“看着女儿”那段,回忆了自己的少时,这段嫌多余,没有为主题服务。从“29年来,我与你爸白手起家……”这里开始,情感与书写才趋向自然饱满和倾泻之势。 另外,题目让人容易生歧意,不太好。可以再想想。 此篇文章,应重情次理。理的成份过于重些。 随风赏雨 致鹤旅梅西: 全文2000余字,为情感类散文。文章以母爱为线索,以倒叙和直叙相交叉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女儿不同的成长时期所采取的相应的养育、教育方法的描述,尽管没有刻意的华丽的渲染,却依旧将一位母亲的慈爱与睿智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也留给读者一个意义深远的思考:为人父母者,到底应当给予孩子怎样的爱。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有关“母亲在女儿出嫁时的复杂心情”、“女儿诞生时的欣喜”、“为女儿精心绘制蓝图”、“对女儿出嫁后的殷殷嘱托”等等的描写,展示母亲对女儿的永无休止爱。这种爱,既是作者的个体的表现,也是天下为人父母者的共性。尽管在文字的处理时,重于说教而少于实例,在段落的衔接上有生硬过渡的痕迹,但质朴、亲切的情感,依旧能使读者有感同身受。 文章的第二部分通过有关“出生20天松绑”、“4岁自己独睡”、“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等等笔墨,记录了作者养儿、育儿的方式、方法,展示一位不随波逐流的母亲的睿智与思考。我们常说“母爱如天”,那么用“爱”支撑起来的天空,到底应该包容进去什么样的内容?笔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予了读者一个很多为人父母者能想到但却做不到的答案:“比给孩子一条鱼,更为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张能用来捕鱼的网”。尽管在这个部分,个人认为依旧是说教重于实例,言语在有些地方过于直白而欠缺了散文所追求的意境。但所表述的内容却能在读者中产生共鸣。毕竟在生儿育女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的问题上,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笔者在处理时,即对读者有所启迪,也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去思考。饱而不满的笔墨,是此文在这一部分的亮点。 最后,代表守望,问鹤旅梅西老师好!对老师积极参并热忱支持文字探索与发现栏目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真诚期待在守望能有更多机会与鹤旅梅西老师交流;向鹤旅梅西老师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