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快乐点滴》
——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第12期)
原文地址: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4245 微风:关于《快乐点滴》的灵感来源和创作思路 写这两篇文章,只是因为结识了一位网友,她对自己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感觉麻木失去兴趣。同为女人,我也能理解她的心情,于是把我生活中的点滴告诉她,就是帮她宽心。实际上,这两篇文章也是我生活的真实纪录,每天上班、下班、做饭洗锅干家务,劳心费力,决不压于男性,产生疲劳厌倦这是最常有的情绪,但得学会调整自己。人的心态一旦能调整好,就是再苦再累,也会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于是就写成了《快乐点滴一》。 第二篇也是星期天全家爬山时所见所想的真实纪录。也许是由于爬山时的好心情吧,回来就一气写下这篇游记。因为从来也没有发表过什么文章。更不懂得什么写作技巧,只是有感而发。还有一点我得告诉你。当我不快乐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读读,那心态就真的平和了许多。所以就把这两篇发到论坛上去了。只是希望不快乐的朋友从中能得到些启发。仅此而已。 至于别的,我也不太懂,想回复您的邀请,但发了几次都弄不成。所以从这儿给你发过去了。希望您多指导。微风再谢! 凝子 致微风: 快乐随处可见,就看你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作者是有心人,从上班路上到从野游,无不带着善于观察的眼睛。记得女作家张抗抗说过,她一出门,接受外界信息的天线就会打开,去收听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作者也如是,即善于发现,又善于纵横比较,细微处的快乐无处不在,也随眼可见。平素的生活,那些快乐,如珍珠般,无痕地镶嵌于生活中。 快乐出发,一路快乐,以路线与所及的地点为文字线索,也以此为快乐的线索,处处有发现,处处有思考。这一点,足以让每一个生活中的人学习,学习快乐的秘决、快乐的缘由。 不足处为文字过于散,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感想,不同的思考中,有不同的快乐。有欠紧凑感,是为短文观感。 金相质玉 致微风: 快乐点滴(一)和快乐点滴(二)两篇文章,于物、事、景、象中感悟人生的智慧,以文明志,娓娓道出作者的心境与见解,立意清新空灵,仿如一道心灵的港湾,让纷乱着的情绪有了一个憩息的地方。 第一点滴的第三段,写吃的部分,重点似乎放在如何做菜上。会造成这样的印象的原因是,文章没能将感悟与对事情的描述融合,这样的融合是可以让读者于描述的文字中感到丝丝缕缕情怀的流露,明白笔者从做菜这件平常的事情中享受到的快乐和满足,不同于直抒胸臆。 第二点滴的第三段,自然段的划分冗长,与文章其它段落在形式上不协,而且不同层次的内容放在一起,也会妨碍读者对文章意思的解读。 读后的一点想法,不妥处请见谅! 傻失 致微风: 看了,散文随笔类别的文章,记录了两件事情: 1、上班回家做饭,来诠释快乐 2、通过爬山来,来诠释快乐 总体来说,文字非常的朴质,作者善于寻找生活的小细节,来诠释人物的内心世界。 问好朋友 晚亭 致微风: 快乐点滴(一) 一篇生活气息浓郁的心情文字。全文表现了作者面对生活时的阳光与健朗,委实在教人学习并体会快乐。欣赏。 文字起始段落给人的感觉清新而自然,“淡蓝淡蓝地”天空,“象纱一样”。“眼底一片清新”,南山“俊朗”而“帅气逼人”。“湿润的空气”,轻易便将内心蕴藏的美好瞬间便展现了出来,情感真挚且自然,文字的感染力毋庸质疑。而惟有内心的美好,眼前的一切才能生发出一份令人羡慕的脉脉温情来,这是心情散文的命脉,也是心情散文需要的质感,让读者透过文字“看见”文字中的景,并能用心感受到同你一样的感觉,清新。 随着眼前远景的描写之后,拉回视线,关注落在了上班路上所看见的近景。“惹眼的树叶儿”“两旁柳枝轻摆,道路宽阔平整,车辆却不多”“流水声”“小葱苗”“鲜艳的黄花”,这些词语好象一只画笔,轻易就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而“沙沙”“哗哗的”“深深”的叠字使用,给画面加入了动感,使得原本的平面感觉升华,有了很强的空间感。而“一畦畦”“绿油油”“嫩嫩的”“一缕缕”“一阵阵”等叠字的使用,则无形中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而赋予了韵律的文字读来婉转流畅。读到这里不难发现,作者细腻的环境捕捉非常善于景致的描写,这是文字的一个长处,也是一个亮点。然而,在“我这一路上就象是有歌声相伴一样,好美,好惬意啊!”的总结下,作者的本意欲直抒胸意,却无意中将读者自己内心里与前期文字中构筑的发自内心的感悟--一份美好的感觉做了终结。其实,无须说“好美,好惬意啊!”,读者已经在你笔下描绘的景致中得到了这样的启示,此时,只需继续延伸想象,提升感悟,文字无疑会有一个令人惊喜的收获。因此,越平凡越质朴的总结留给读者的回味与想象空间才越大,而这种久久回味,让人难以忘怀的感觉方是一篇好散文需要并达到的效果与境界。惟有多写多练,才能将景致赋予它应有的生命力,才能从简单的景致描写中凝练出一份想要的人生感悟。 离开近景的描写,便是更近的景--自己的生活。此段是真实生活的再现,虽然有过于细致便会让人忘记了散文的朦胧美,有点讲授烹饪课程的感觉了。而对于西红柿,西葫芦,豆腐,豆瓣酱等,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红色的西红柿,绿色的西葫芦,白色的豆腐,咖啡色的豆瓣酱,放一起多诱人啊,生活也因此多姿多彩起来。文字诗意生活的时候,生活便诗意了你的文字。虽然作者感叹到“心里也不由自主地生出许多自豪来。”但对于读者来说,却好象感觉不出多少自豪。 随着心情的飞扬,虽然缘了情,却尚缺些造境的手法。而结尾的“相信这是真理,朋友们不妨去试一试!”显得仓促了些,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之后再来重读,你会做修改的。呵呵。 快乐点滴(二) 描写了一家人于登山过程中发现并寻找到的快乐。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这是本文的最大优点。 此篇文字从五月天气的闷热写起,由于“太阳被薄薄的云遮掩”,一家人的心情被清凉撩拨着,于是,便有了这样一次登山之旅,一次快乐的寻找过程。当然,除了清凉的诱惑,还因为“心里装着的”是一座“近山云蒸雾罩,远山青黛,”让人不免有了世外桃园的感觉。这样的描述自然而贴切,让读者在心里也不免生出了期待,期待这样一次旅程,能与作者一路同行。 果然没有令人失望,“沿着崎岖山路一路向上”,“小草嫩绿清香”,“山花煊烂”,“孩子和我一边爬山一边采摘野花”,老公忙拍照。不得不说的是,简单几个点的勾描,已然将文字心情涂抹的绚烂多姿,并将一份快乐呈现在了读者眼前,这便是文字的力量。之后寻到了野果与地皮菜,由地皮菜想到了童年的自己和姥姥捡地皮菜的往事。站在山顶处的远望,到下山后买香祭奠佛祖,文字随着脚步的前移,依然停留在景的描写上。这多少人觉得有些遗憾。 其实,仔细读过这段关于山上的文字,从描写和讲述的景致发展上,至少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的:上山时大家的快乐忙碌,发现地皮菜,登高远望。增加段落的安排,不但可以减少长篇字符给读者带来的赘感抵消前期文字安抚出的耐性,也更利于作者通过对这些景致的分析,突出重要的点,跳出一般性的过程交代,使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点的有机组合体,以此来增加一些质感的内容,真正寻找到文字的突破口。而且,情感的走势,如一味呈上升趋势,许多美好留下的念想会变得平常,如能可以加入适当的抑,将对比后得到的高涨留给读者完成,快乐的生成便自然而然的获得了,如此一来,相信此篇文字的真正目的便达到了。 以上仅仅是晚亭在熟读了你的文字之后的一些小小体会,不过,读完之后,感受到你的开心快乐的同时,也教人看见你面对生活的睿智与豁达。但是,这种心境的生成却更值得深思与细细体味。呵呵,感触写的不是很全面,也一定有偏颇,但希望可以多沟通,好让大家在交流中共同进步。问好微风。 随风赏雨 致微风: 快乐点滴(一)全文1200余字,快乐点滴(二)全文1600余字,皆为心情文字,可归属为情感散文类。 文章文字上存在的亮点和缺憾,前面的几位老师都已阐述的非常详细,因此,我只谈选中这篇文章的用意和感受。 首先吸引我的是文章的题目。 快乐的范畴很广,笔者将如何诠释她的快乐观?点滴所能描述的的素材同样也很多,笔者又将如何运用点滴来为快乐这个主题服务?更进一步,笔者又是如何在自我享受快乐的同时,用自己的快乐观来感动读者,并让读者也快乐起来?这既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也是我要所关注和学习的焦点。通览两篇文字后,笔者的快乐观、发掘快乐的慧眼和享受快乐的心态,让我感受了应该感受但却忽略了的快乐。 其次吸引我的是笔者的生活心态 大千世界,众生芸芸,谁都渴望快乐,谁都追求快乐。但到底什么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笔者用朴素的真实的生活实录,诠释了一个答案:心态。“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你心中藏着一点绿色,你眼底就会出现整片森林,你的心中装有蓝天大海,你的心胸自然就会宽阔明亮,就象一个网友所说的“把你的忧伤缩小一百倍,把你的快乐放大一百倍,你就会真的快乐无比了”。笔者这段“快乐宣言”,想必对“生活在阳光下,却整天叫嚷著阳光在哪里的群体”,多少是个启迪。至少,面对这样的文字,我的内心是惭愧的。 再次吸引我的,是笔者的从文心态。 两篇文章共计3700余字,细细地读下来,我们会发现,文章安静而平实。没有生僻、浮华的词藻;没有狂躁、愤世的话语;没有故作姿态的呻吟;更没有什么能拯救天地的妄为壮举。只有如涓涓清泉般地静静流淌。这才是平民百姓的生活;这才是平民百姓心态;这才是平民百姓的文字。 这是快乐点滴给予我的一些感受,借助文字发现与探索的园地,做了次真实告白。妥与不妥,还望微风老师多多担待。衷心感谢您对《文字探索与发现》栏目的支持,期待着能与您有更多的交流,一起享受您的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