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探索发现 >相去甚远《烟酒不分家》

相去甚远《烟酒不分家》
——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第15期)
  作者:守望文学网散文小组 发表:2011/1/8 10:35:25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090
  
  原文地址: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4733
  
  立群
  致相去甚远:
  古往今来爱情故事很多,如梁祝化蝶、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这些都是悲剧爱情的经典,因为他们都是年轻时因爱情而死,他们的姿容也永留在了青春时节。这些剧本都是经过艺术加工出来的,在平凡人社会里是不敢想象的。而作者的父母虽然没有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但这个社会就是由他们这样的平凡人组成的,平凡的爱情,平淡的生活,袅袅炊烟升起,每天规律性的锅碗瓢盆磕碰,儿女们进进出出的脚步,伴着岁月的流逝,迎接落日黄昏的回忆……这不仅是生活、不仅是人生,更是生活人生的一种少有的禅境!生活世界就是生生死死的世界,作者父母不论谁先走他们走的都不遗憾,因为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爱情,却平静的爱了一生!
  
  傻失
  致相去甚远:
  字数1200,有故事的散文,文字朴质,细节流露自然。属于感悟内型的文章。
  通过爸爸是酒,妈妈是烟,来诠释他们的恩爱,最后妈妈的离去,用烟酒分家来结束,属于借物抒情的典型,借物烟走了来推动人对妈妈的怀恋,这样的力度大于写人。
  问好朋友!
  
  金相玉质
  致相去甚远:
  《烟酒不分家》一文,语言简而不淡、清而不浅,道出了一份看似平淡实则浓厚的情感,韵朴的文字与文章立意相得益彰。
  文章入题后,用简而留白的叙事风格道出了父母的性情和几十年无怨无尤的相守。丝丝缕缕的追忆里也掺着笔者对父母的那份真挚的感情。
  在作者笔下,母亲对父亲的感情渗透在从日常生活撷取的点滴中。母亲似乎是付出得更多的一个,她的奉献彰显了一切、也解释了一切。到母亲生病,父亲变老,连最爱的酒也不想了,心里那份对相伴风雨的老伴的眷念与牵挂也表露无遗。
  之后母亲去世,只写了父亲的嘱咐。虽没有对悲痛欲绝的情绪的描述,可那份坚定而浓厚的感情却在这份交待中延续。这样一份珍贵的感情、相濡以沫的至真情怀,最后也要面临阴阳相隔的命运,更让人不胜唏嘘。
  本文最后点题:“爸爸好酒,妈妈嗜烟,都说烟酒不分家,看来是骗人的鬼话!”母亲已然离去,家人的那份伤痛可想而之,作者选择用发自内心的置疑来表达强烈的情绪,虽没有极尽痛心疾首的悲苦之辞,却将无尽的遗憾和对亲人的顾念与痛惜以别样的方式传达给了每一位读到这篇文字的人。
  
  晚亭
  致相去甚远:
  初读文章名,便知是对一份不离不弃的讲述,读过之后才知是一篇回忆父母的文字。其实,关于赞美和怀念父母的文字很多,也是大家文字时选择最多的题目,但此篇《烟酒不分家》却有着它自己的特色,在完成一次精彩演绎的同时,也给读者上了生动感人的一课。全文表现了作者对亲人逝去的无奈、痛惜,更多的是作者对父母炙热深沉的爱。
  “爸爸是乡镇干部,妈妈是家庭妇女。”文章开篇简单明了地介绍,使得文章的主人公便落落大方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爸爸工作变动”以及“妈妈带着五个孩子尾随”,简洁明了的家庭构成交代,几笔便勾勒出一副夫唱妇随的画面,并完美的推呈给了读者,令人有了动情动心的准备,情感开始酝酿。“每逢春节大家团聚,五个子女站在院子里,真是玉树临风。这样的时刻,是爸爸妈妈最开心的时刻。”几十年的奔波相随以及苦难历程,最终收获的是五个孩子的“玉树临风”,凝结成“爸爸妈妈最开心的时刻”,不难看出,作者简单从容的笔触,对于世事不做任何笔墨的阐述,只是将几十年的奔波轻轻定格在父母欣慰的笑容间,对于这样一份回想,这样一份人生总结,惟有盛满阳光的心灵才能将沧桑与苦难如此美好地呈现。然而,当读者沿着作者铺成开来的温暖正温润地感受着人生的美好进程时,却发现“爸爸妈妈却老了。”在这里,一句“爸爸妈妈却老了”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感情收回,而是将已然酝酿的美好心情收紧,教人心生些许惆怅,心生诸多不舍,开篇的快乐从容与此处的隐隐的愁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有技巧的抑,不经意间便拉大了美好与忧愁间的落差,不但给读者以共鸣,也道出了作者体察生活,感悟真情的心,也恰合了作者黯然神伤的情绪波动。
  “记不起来妈妈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抽烟。”一句简单的过渡,便将母亲嗜烟的由来形成,父亲好酒的尺度把握一路引申开来。直至最后母亲生病时,唯一嗜好被剥夺,而“爸爸也老了”“不再喝酒了,”此时,曾经的夫唱妇随转换了角色,变成了妇唱夫随,简单文字背后蕴藏的深意无不向人昭示着相儒以沫的恒定与坚守,而正是这样一份看似平淡、平凡、平常的人生勾描,却越发烘托出父亲与母亲之间爱的伟大,文字在透出羡慕、欣慰同时,更流露出一份对人生美好的向往。
  通读此篇文字有着音乐的美感,它的音乐性不是在字音的抑扬顿挫上着力,而是在句的流畅轻快上,没有刻意雕琢之痕,只是用质朴的语言“随随便便写来,老老实实写来”,便将内心情感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也自然吻合,使得文章达到匀称和谐。只是还需注意长短句的结合使用,个别语句有断裂的迹象,对音律的流畅多少有了阻碍,就好比舒缓抒情的音乐如若选择了短促的旋律,一定会影响抒情意境的提升。这便是文字和音乐的相通之处。
  文章末尾句“爸爸好酒,妈妈嗜烟,都说烟酒不分家,看来是骗人的鬼话!”此句在点题、升华的同时,将全文凝聚的情感骤然释放并点亮。这干净利落的结尾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如同一记响钟,将心震撼并紧紧攥住时,无疑会唤醒大家内心最本真的情感,停下忙碌,来认真关心和关注自己的父母,静心思考与父母相处的点滴,体会父母的付出,从这点来看,文字有着非常积极的一面。然而这句“看来是骗人的鬼话”,除了流露出作者的情感的澎湃之外,更多的是对父母深深的眷恋,以及深深的爱,轻易让人心情潮湿直至将人打动。
  不得不说的是,其实,第一遍读此文时感触并不多,到是文章结尾的那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却因此教自己下决心重新来读。第二次读时,感觉有东西进了心里,并慢慢浸润着,柔软着,直至接着重新再次来读过。原来,所有的感情都藏在看似轻浅的文字间,惟有一遍遍地读过,才能收获到每个人内心里纯粹而本来的真挚与感动,这便是文字呈现的美,文字的力量。
  
  随风赏雨
  致相去甚远:
  全文1200余字,为情感类叙事散文。
  说到文章的亮点,首先应该从题目开始:
  最初见到这个题目,怎会也不会和文章所记叙的父母相濡以沫的内容以及笔者哀痛慈母早逝的情感联系到一起。直至细读至尾,才领悟到笔者的构思的巧妙。一段“父亲好酒、母亲嗜烟。都说烟酒不分家,看来都是骗人的鬼话”既点明了父子俩对母亲去世一事的哀痛,也道出了笔者为父母不能共享安逸万年的悲憾与无奈。
  文章的第二个亮点,是作者对爱情一词的诠释。文中没有风花雪月,没有海誓山盟,更没有富贾与乞丐间的旷世传奇。有的只是“夫唱妇随,相敬如宾”。看似平淡无奇,但这就是平民百姓的爱情,这就是寻常人家所追求的和所要享受的安逸、和谐的生活。也正是这平淡爱情的情真意切,能够在百姓读者中引起共鸣。
  文章的另一个亮点来自文字的朴素和叙事节奏的舒缓。没有华丽词典的装饰,没有故弄玄虚的铺垫,只是如小溪流水般地清澈潺潺。反复地读起来,给人以散文“散”的意境。
  文章的不足点一是在第一、二自然段的衔接上细酌不够,显得生硬一些。第二点是文章在内容上显得单薄了一些。偏重了形散,而忽略了“意不散”是要靠详实的文章内容来保证的。一己之言,不周见谅。再次感谢相去甚远老师以自荐文章的方式支持《文字的探索与发现》栏目的工作。谢谢!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