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语言要回归本真
![]() 上好公开课,课堂语言似乎是一道重要的关口,尤其是语文的课堂,语言总不能让人感到平淡寡味。于是,一个个典雅的词语,一串串气势恢宏的排比句,一段段旁征博引的文史材料都“不尽口中滚滚来”……学生振奋了,听课教师佩服了,领导赏识了,教学成功了。 但这样的课听得多了,总觉得不是滋味,学生如此,教师也如此。记得自己曾参加一次县级优质课比赛。在备课时,课堂的启——承——转——合等语言都精美到位,满以为能够一展才气。没想到在班上一试讲,学生就直言不讳地说:“还是最喜欢听老师平时的自由讲课。这节课有点阳春白雪般的高不可攀,让我们感到曲高和寡了”。我知道,“曲高和寡”是学生的一种委婉批评。 听名师的课,感觉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究其原因,课堂语言的朴实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若细心揣磨名师的课堂语言,简直觅不到半点雕琢的痕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亲切,甚至相当口语化的语言也频频闪亮登场。这样的语言,丝毫不损名师的形象,反而让听众觉得这就是真实的课堂,美丽的课堂。 有意雕琢的语言,就不免要烙上矫揉造作的痕迹。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以简洁、明快、准确、生动的口头语言为主,辅之以适当美语的表达;而任何刻意追求唯美的程式化语言,书面语太浓,在表达的时候,都是不自然的,即使是激情澎湃的表演也显得做作。现实中,能出口成章的人毕竟是少数,但上公开课的人往往有意在制造一种出口成章的假相,借以展示教师的高素质,人为地营造一种虚幻的美。这不太可悲了吗?课堂上的语言美,应该是随感而发的情感美,兴之所至的体态美,亦庄亦谐的协调美,抑扬顿挫的节奏美,信手拈来的知识美……一句话,课堂语言美在自然。 课堂语言的过分雕琢,在某种程度上会割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为了展示这种唯美的语言,教师生怕破坏美丽的课堂,于是对学生的质疑和讨论等等便不敢多说一句话,甚至句句小心;而学生呢,则在这种课堂语言环境中,对所谓“美”的语言赞叹不已,哪里还会想到交流、质疑呢? 有人会说,美的语言至少可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何乐而不为呢?表面看来,似乎如此,但仔细寻思起来,便让人感到疑惑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总是在虚无缥缈的美诗和漫无边际的美文中游荡,能得到什么美的享受,充其量不过是在烟云迷雾中走了一回罢了。 前不久,听本校一堂诗歌教学课。语文教师用极其纯美的语言,尽情地描绘着诗的离情别绪,而学生可能是缺乏认知基础,也可能是缺乏自我体验,更可能是缺乏师生之间自然真切的交流,一双双眼睛是那么迷惘地瞪着老师。我在教这首诗时,课前根本没有准备什么精美语言,而是对这首诗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诗的意境有着自己的理解。课堂上,我让学生自主体味诗的意境,并适时加以点拨,语言并不精美,甚至有点零碎,但表情达意却很自然。学生理解得很透彻,朗读得很动情,都陶醉在诗的美丽意境中了,有的女生竟边读边流下了泪水。 课堂语言需要美,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美的语言要适度,要自然,要真实,否则,任何盲目追求美的形式的语言都是多余的,华而不实的。返璞归真,纯朴自然,应该永远是语文课堂语言的本色。 ![]()
评论人时光尽头 发布于 2011/1/8 18:30:20
个人感觉文章名繁赘了些,用“语文课堂的语言”便已足够,而至于结论“要回归本真”可以留给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得出。个人意见,供老师参考,问好!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1/1/8 19:35:08
[讨论] 语文课堂的语言要回归本真 作者:邹厚虎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5&Id=9061
评论人漂泊自由的阿杰 发布于 2011/1/8 18:49:28
不同意时光尽头编辑的说法,我个人认为题目直接表明了文章所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如果用“语文课堂的语言”,那么就太宽泛了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1/2/6 17:12:31
[推荐]守望文学网2010年元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9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