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之旅
![]() 朋友来电说,周末上湘南道县,我心中无限惊喜。对于道县,我是陌生的,甚至有点儿神秘。 我们走的是梧贺高速,然后走207国道进入湘南。 进入湘南,映入眼帘的是前方公路上一条醒目的横幅“欢迎你来到千年瑶都——江华”。我们一下子便兴奋起来,横幅底下的公路两旁摆放着两只特大的瑶族腰鼓,风呼啸而过,感觉听到了震耳发聩的热闹欢迎场面,闻到了那香甜的瑶家酒洌。两旁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已经是初冬了,稻谷早已收割,那畦畦田地上堆放着稻草垛。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卫士在站岗,整齐而有序,肃穆而庄严。 湖南人重耕读。如闻不如一见。我们的车子继续往道州的方向驰骋,前方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冷雨,冰凉的气温从脚底迅速弥漫全身。对于从暖和南方过来的我,除了一点儿不适应,更多地是感到莫名的惊悸,不由得发出“真是暖冷两重天”。“看,快看,多美的一片金黄”,前排的朋友大声喊起来。只见前方的道旁树全是一片黄色,连绵几公里。因受细雨的洗涤,愈发地清亮和明艳,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大伙儿禁不住这美丽的诱惑,纷纷下车欣赏。 这时,我环视四周,反而被另一幅画面深深感动了。在近处的田埂上,三三两两的人们在放牛吃草,人们在燃起的火堆边烤暖,拉家常。但在田埂的另一角,我看到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少女,扎着两条大辫子,一把小雨伞挨着她的脖子,她双手在翻看一本书,十分投入地看书,完全没有理会我们这些路人。斜风细雨吻着她的面颊,粉红的小脸愈发青翠欲滴,那娇小可爱的模样宛如小山坡上那一丛丛嫩白馨香的油茶花,带给这个冷雨冬天无限的浪漫和多情。 初抵道县,第一感觉便是它面积大,人口多,城市发展欣欣向荣。随和风趣的主人,邀我们游逛了道州县城。中心城区,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人头熙攘,车水马龙。车上,主人告诉我们说,县城人口有将近20万,通了铁路和高速,广东的、香港的很多外来企业来这里投资发展,不久的将来就要改市撤县的,道县以后就更名为道州市。俗话说“路通财通”,我想,在国家的扶持下,以及道县人民的努力之下,新道州一定会成为湘南地区一道繁荣的风景线。 我们在敦颐广场下了车,参观周敦颐画像。敦颐广场毗邻西洲公园,在潇水河岸边。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踏上敦颐广场,立刻被那高大庄重的敦颐画像深深吸引了。仰望着他,虔诚地吟诵他的《爱莲说》。中国北宋时期思想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被后人吟诵了几百年,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脍炙人口,寓意深长。在中学时,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授了这篇文章,那亭亭玉立、出淤不染的莲花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时隔15年后,当我来到他的故里,重读《爱莲说》,仍然感到篇中那119个文字是字字珠玑,读后余音绕梁,久不忘去的依然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笔下咏叹的对象,他们惊叹于它的清素脱俗,爱慕它的孤傲高洁,不吝溢美的笔墨。而周敦颐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描写,通过莲与菊花、牡丹的对比,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这恰是作者洁身自爱的高贵品格和精神境界。 徐徐绕步,我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轻轻地绕画像一圈,深深地一鞠躬。我想,出淤不染品高洁,为人自律名清正;物欲声色过眼云,清白无暇过一生;这既是我们爱莲、学莲的目的,更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关于道县,要说的远不止这些;关于湘南,要留恋的也远不止于此。我想,这湘南之旅,就仿若车外飘过的湘南特产——油茶花,总在每一个路过拐角,带给我满满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芬芳和美丽,新奇和感动,醉人和浪漫。心有多远,便走多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