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它作品
|
生活:沙之书
![]() 博尔赫斯为什么要将一本一个寒酸的《圣经》推销员急于脱手来换几个钱的书称为“圣书”呢?或许这正是他在给我们暗示:这本书是一种神圣的事物的载体。而对于我们而言,“生活”便是这样神圣的事物。 “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整个人类文明便是一个巨大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以空间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延伸到无穷远,而最小单位却又是无限小。所以,它包罗万象,把一切都装进它那无底的胃口里,成长为无限。 我们认识的所谓“世界”、所谓“宇宙”、所谓“文明”算不上恒河沙粒,也比不得沧海一粟。而生活就是这样一本沙之书,一个人的生活是组成沙之书的一个无限小的微粒。我们就站在文明的一点上,人类的生活坐标系的X轴就是地域,Y轴是历史。而人类的生活之所以神圣,是因为这个大坐标系还有一条Z轴——它衡量着我们生活的高度。我们每时每刻都只站在一个“不计体积”的小点上,我们花一生去丰富生活,去挪动这个“不计体积”的点,用生命去使生活变得更宽、更大,可与整个坐标系一比,最终还是只能归于一个“不计体积”的小点。无数个点最终构成了一个宏大的体积,无数个生活最终构成了“人类的生活”。所以,生活如同沙之书一样,是无限的。 我们作为点在庞大的坐标系里不断地挪动着,形成一个点的集合——一条线。我们的生命是有长度的,可无论我们用怎样的数学方法、科学模型,都无法测出生活的长度。正如博尔赫斯所“得到”的这本《沙之书》,他根本无法找到第一页,而寻找最后一页的努力也是徒然无果。生活不是一条线段,即使我们的生命尚未开始或早已结束,生活之线都会一直地延伸、延伸。或许我们并不只是在有生命的时候生活着。所以,生活同沙之书一样,是无始无终的。 我们的生活最终形成一道轨迹,但这条轨迹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轨道。生活的偶然性有时会让我们大吃一惊,以至于我们一时无法控制住自己这个小点的移动。“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活中,总会有狂风暴雨突如其来,打破我们费心竭力所要维护的宁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否极泰来,苦尽甘来”,生活的偶然性亦使人们常获得意外的收获,使生活多彩、富有乐趣。正如沙之书的内容一般,你永远也无法找到两张相同的插图,甚至连沙之书的页码,也是那样的无穷无尽没有规律。我们不断地挪动着生活的点,却又同时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挪动着:我们永远无法转过身去,把生活复位,甚至就连我们回过头为过去悔恨时,新的悔恨也仍在不知不觉中酝酿着。悔恨永远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生活同沙之书一样,是永无重复的。 面对这样一本无限的、无始无终且永无重复的沙之书,我们该怎么去读呢? 首先,生活是无限的,永远都有东西等着我们去认识、去学习、去追求。我们当然无法认识整个的生活,但我们永远不能停止这种追求。生活是一所大金库,也许我们只能拾到一小块金子,却足以受用终生。我们要做的便是为自己设立一个切实的目标,然后行动。 再者,生活是无始无终的,我们无法找到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但我想要说的是,中间的内容是最重要的。虽然已经离开了起点,虽然前方还不见终点,我只奔跑,向着地平线。有句格言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是否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当然了,生活还是永无重复的,它不会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总走下坡。我们要正确地面对它,该执著时执著,不该奢求的也不必太过强求。既然沙之书中看过的图案没机会再看第二遍,那我们就在第一遍踏踏实实地读;既然生活中买不着后悔药,那我们就脚踏实地地把第一遍做好! 生活是神圣的,它有时让我们觉得可爱,有时也会显得可怕。可这只是我们的态度不同罢了。《沙之书》一文中“我”对沙之书的神秘感到惧怕,最终采取了逃避的态度,但他成功地逃避了吗?显然没有。所以不要逃避生活! 面对无限的沙之书,我时刻虔诚地研读着,不敢遗漏任何一个细节。这是博尔赫斯教我的。他还对我说:“在阅读中体会生活和在生活中体会阅读其实是缺一不可的。瞧,生活它本就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 ![]()
评论人守望散文小组 发布于 2011/3/31 17:12:56
[推荐]守望文学网2011年3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9481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1/3/28 21:13:01
[分享] 生活:沙之书 作者:海螺山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25&id=9467
评论人光光 发布于 2011/6/30 9:21:56
该作品已被守望文学网电子图书《守望者》第二期收录,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25&Id=9921请大家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