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选举谁来当代表

选举谁来当代表
  作者:老撷 发表:2011/11/23 10:48:20 等级:4 状态: 阅读:2077
  编辑按: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正如文中所言,这个机构的代表设置却被更多的官员垄断着,能否真正实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值得推敲和质疑。
  
  这几日从媒体上得知全市开始换届选举人大代表了。
  咱是草民,觉得现在的人大代表都是官,前些年看人大代表的名单,不是局长就是科长,当然我们在报刊媒介上看到了知识分子、看到了企业家,但是如果仔细辨别下,那么多发言人原来写着某镇某区代表的除了金门县以外其实大小也是有官职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人大今天最大的问题是名为人民代表,实际上更可能是官员代表或者是前官员代表,这样人民代表大会就成了官员代表大会。
  人大换届,将名副其实的基层农民和工人选入代表行列,扩大基层代表比例,减少“戴帽”代表,不仅增强了基层代表的民意“代表性”,让人大代表真正代表人民、为民建言、为民分忧,更是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
  现实中,人大代表比例失调是一个不争事实。有职位、有地位、有身份、有脸面、有名气的占据了“代表”的大半江山,而代表广大农民工人的“代表”却凤毛麟角,多为陪衬和装点。这一现象,直接导致社情民意得不到有效表达和引起足够重视。与这些“官帽”代表相比,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由于长期生活工作在基层一线,对基层一线真实情况和群众真实意愿有更加的了解和掌握。在行使人大代表职权时,更能做到有的放矢,表达出群众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提出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党制定民主科学决策建言献策履职尽责,切实肩负起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光荣使命,不辜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厚望。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中,官民本不一定对立,但确实有现实的利益冲突——老百姓希望房价降,但政府主事者因财政收入考虑而支持房价涨;老百姓可能会希望政府多投民生教育,但政府可能更愿意投进多产生GDP的项目;老百姓希望自己社区的问题得到优先解决,而政府可能得有统筹的考虑。
  正因为有了这些角度的区别,老百姓的事情与利益至少很大一部分是官员不能简单代表的,而如果我们楞把官员说成是民众最佳的代表者,那么我们今天召开的就是人民被代表大会了。
  官员代表为什么越来越多?从根本上讲,是制度的问题。法律没有规定官员不能当代表,也没有规定官员代表的比例。在“组织关”前,官员的优势不言而喻。在“群众关”前,由于官员大都为当地选民所熟知,还拥有权力这个重重的砝码,而非官代表候选人既没有权力,也不为选民所认识,结果也就不难预料。由于人大代表拥有一些法律上的特权,比如司法机关不得直接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等,被很多官员视为“护身符”,于是更加趋之若鹜。
  当然,官员在两会中有些少数的代表也不是不可以,至少听到的各类声音多些,对于某些提案的理解更深些,未来执行一些进步的法案的时候更积极些。因此我们至少呼吁并期望,人大的官员代表逐步地减少些,代表农民、工人、民工、白领、专业人士阶层的代表多些,提出的创造性意见就可能更丰富一些,与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惯性思路也有差距些,而监督的积极性与动力机制也会更强些。
  选举谁来当代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最有发言权。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最能反映政府工作情况的是基层。群众的意见能让我们的党政部门知道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知道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所在。人大代表换届是应注重基层,倾斜一线,青睐农民和工人,让一大批有志于“为民请愿”、“为民操劳”的基层代表走上了人大舞台。
  
分享:
责任编辑:香奈儿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米田 发布于 2012/1/15 16:32:11  
是呀,人大代表怎么能是随便当上的?当如果永远这样选举代表,我们的民主恐怕永远无法实现。
评论人白贝壳 发布于 2012/1/15 16:37:02  
代表有的不是人民选的,是TM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