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涨价何堪以忧
![]() 墓地涨价何堪以忧?而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墓地资源却在不断紧缩。高物价已使百焦头烂额,死了,不再在乎墓价的高底,苦的是活着的人。 傲然位列全国墓地排名之首的是厦门的安乐园拥有870万元的天价墓地,穷人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儿时看古装戏,常有穷人家的女孩因家贫而卖身葬父,于是就有了恶少出点银子而将美女娶进门当妾的戏文,常觉得不可思议。人死了,挖个坑埋了,还得弄出这么一出苦戏来赚取观众的眼泪?然而,这出苦戏穿越成千上百年而今又死灰复燃上演了现代版。 中国的传统的殡葬文化中,入土为安在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就是火化了,也是得择个风水宝地,将这骨灰盒给厚葬了。如果儿孙不如此按惯例操作,定会让人戳脊梁骨,也就是说,具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其实也是一个面子问题。 据说,近年来的葬式可以用“80、19、1”来概括,即新增墓葬80%为入土葬”(包括树葬、花坛葬等),19%为塔葬、壁葬等“入堂葬”,1%为“入海葬”,如果人们移风易俗极力推行节地葬,炒墓地者肯定得破产!但千百年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传承下来,没有多少人会如此去忤逆祖宗而留下骂名的。 于是,就有了公益性公墓考量的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的话题。经营性公墓则是由市场供需决定,价高者得。中国墓地供需日益成为了城市公共生活的矛盾之一切向钱看。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就墓地暴利和殡葬服务乱收费作出了明确规定。墓地存在着的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但愿,能有限制墓地高幅度上扬的措施出台。 从长远来说,丧葬方式的变革事关殡葬文化的建设,可能需要几代人坚持身体力行才能有所成效。其实如今开明的老人越来越多,把追悼会改成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把土葬改为洒脱的海葬,如此等等,只要积少成多,相信就能逐步积习成俗;再加上政府部门有效监管高价炒墓,“活着做房奴、死后当墓奴”的情形就有可能得到改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