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寻找的不仅是一张纸

寻找的不仅是一张纸
  作者:老撷 发表:2013/4/7 21:21:00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088
  编辑按:一张纸,也许记录不了很多文字,但却有可能记载了很长的一段岁月,甚至是一辈子的承载。这就是档案。寻找一张纸,一份档案,一段岁月,一生的记录。
  
  十年前,单位改制。
  主管人事的说,你下乡那年还不满十五岁是未成年人,档案里尽管有上山下乡登记表,但好像还缺少一个环节,也许你是与你父母一起整户迁徙到乡下去的,不满十六岁不能计算工龄。
  一听到这话,心中一股无名火要冒出来:下乡返城后,想着在这家企业终老却没想到一下子要买断工龄,咱是正宗的老三届,下乡时一窝蜂地去了农村,那年头也没未成年人这个概念,要是有,我也不用还是个未成年人就“不在城里吃闲饭”了。
  因是在同安下的乡,很多知青都会互通信息,多年的一个朋友在邻近工厂也面临改制,他打了无数电话,却无果。当年下乡时是由“四个面向办公室”操办的,这个机构早就撤销了,何处寻找这些关系到知青们能计算工龄的最原始材料成了这群已将进入老年人心如火焚。
  后来,听说知青的档案或许会归档案馆管理,抱着试试的心态,他到那里找到了可以证明自己身分的最原始的材料,那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花名册,里面很齐全地记录了一起下乡的知青的所有信息。
  为了这一张可以证明自己是正宗的知识青年的纸片,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同安档案馆。小心奕奕地向传达室的保安问了路,帅气的保安很是热情地告诉我,这些日子很多与你同样年纪的老伯老姆都来找档案,单位腾出了阅览室方便你们的查询。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听了这话,就如喝下一杯冰水般的惬意。
  为方便知青们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到自己要的档案,档案馆的同志将所有的花名册分类装订成册,只要找先前插队落户在哪个公社,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栏。仅两分钟的时间,我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一张表格里全是出身不好家庭成分高的人去的山区大队的知青,也有些人经涂改后安排到了平原地带的村子。想着那时父亲尚在蹲牛棚,母亲也被下放到农村,哪有功夫去拉关系走后门,只能是任人摆布地上山了。
  望着沉甸甸的知青档案,心里泛出了几分的酸楚,命运如此捉弄人,年青时的身影和足迹、理想和追求、青春和汗水、希望和痛苦的心情如同五味瓶般地在心头搅动,岁月的痕迹浮现在眼前。还原历史,解决问题仅是这么一张小小的纸片,它的重要性足以让我感叹万分,这张泛黄的纸片真正发挥了档案的价值。
  寻找的不仅是一张纸,档案无声地作着贡献,从享受政策待遇、解决矛盾纠纷、到增强法律意识、促进工作开展等等,档案的作用,无处不在。档案利用,为人们谋得利益,而这些,也才算是真正将档案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那些原本杂七杂八的资料汇集形成档案之后,让大家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也才更凸显出它的不可替代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档案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走近档案部门的接待窗口,利用档案,切切实实地解决了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同时,也赋予了档案利用更深的社会内涵。
  
分享:
责任编辑:风飘何处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