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小说频道>小说故事>消失的手工馍

消失的手工馍
  作者:诗人张晓虎 发表:2013/12/30 21:52:16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314
  编辑按:人常说,德高财自来。做人做事,还是实在些好,那些虚头巴脑的面子活终是害人害已。
  
  县城的永红巷有几家手工馍店,生意都很好,每天傍晚,下班的人都要排队购买。
  然而,所谓的手工馍店出售的却并非是真正的手工馍,看看馍店外面高耸入云热气腾腾的铁馍笼子,再看看店里轰轰响着的搅面机器,一目了然。招牌上的“手工馍”字样不过是一种商业性的诱惑罢了。
  很多人摇头叹息,说上班下班太忙了,买手工馍是为了方便,好不好吃无所谓。还有人说,现在哪有真正的手工馍卖,一个个都是挂羊头卖狗肉,骗人呢!
  刘丰收在永红巷开了一家小吃店,经营当地人喜爱吃的面条、饺子、砂锅、馄饨、麻食、米线,生意倒也不错,人来人往,门庭若市。然而,早上和晚上却相对来说略显冷清,按照当地人的习俗,早晚大都喜欢吃馒头包子稀饭,面食一般只在中午享用。
  刘丰收人长得白白胖胖,浓眉大眼,看上去像个摔跤运动运似的,然而,心思却是十二分的精细。他仔细琢磨:要是我这个小吃店能把真正的手工馍带上卖的话,生意一定会更火的。拿定主意后,他和媳妇白亚仙商量,白亚仙一听眉开眼笑,连连点头说好。瞧,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刘丰收的娘是一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人,自从丈夫得病亡故之后,没有再嫁,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四个孩子抓养成人,并且出嫁的出嫁,娶亲的娶亲,全都过上了美好的生活。本应安享晚年的她,却没有那么好的福气,两个儿媳妇都是“凶神恶煞”样的女人,好吃懒做,脾气暴躁,蛮不讲理,对她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拳脚相加,百般折磨。儿子呢,都是怕婆娘的货,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顺其自然,这日子过得就别提有多么闹心了。
  现在,刘丰收很想在自己的小吃店里增加一个十分看好的经营项目——真正的手工馍,那么,长年居住在乡下的老娘则成了他的首要人选。从小到大,他最爱吃娘亲手做的手工馍:包子、花卷、锅盔,还有过年时蒸的枣圈馍、花花馍、旦旦馍,味道香浓纯正,洁白光亮,一个个看上去简直就是精美的民间手工艺术品了。每当吃娘亲手做的手工馍时,刘丰收的脸上就有了奇怪的笑容,说娘你真好,手巧得很,做的手工馍太好吃了,比饭店的厨师都强。娘听了这话也很高兴,眼睛亮亮的,此时此刻,这对母子才像是真正的母子,可这幸福美妙的时光总是很少,甚至非常稀奇。刘丰收一咬牙,在县城租了一辆小轿车,去超市买了些礼品,回了一趟乡下的老家,把娘接到了县城自家的小吃店里。
  白亚仙是三分钟的热度,娘刚到小吃店的头两天,她笑脸相迎,端茶倒水,表现的极好。店里的小伙计看在眼里,竖起大拇指夸老板娘心眼好,有孝心。可是,到了第三天,白亚仙就沉不住气了,天刚麻麻亮就起了床,在店里走来走去,像火烧了屁股似的乱发脾气,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娘是个明白人,急忙起了床,洗了把脸,走进灶房开始和面、揉面、做手工馍。包子五笼、花卷三笼、馒头四笼、锅盔馍十个,给她打下手的只有一个刚来小吃店不久的农村小姑娘,名叫兰兰,十八岁,小学还未上完就回家务农了。兰兰天生愚钝,笨手笨脚,真正的一个小糊涂虫,干活缺心眼儿,很没眼色,拨一下动一下,不拨了也就不动了。因此,什么都要娘操心。一整天下来,娘累得要死,饭菜也懒得吃上一口,真有点儿吃不消,但一想到是给儿子帮忙挣钱,也就忍了,偶尔,还笑笑,与顾客和小伙计闲聊几句,算做生活的调味剂,或者叫应酬吧。日子就这么过着,很累很辛苦却很来钱,每个人都在不平衡中寻找着足以安慰自己的平衡。
  当刘丰收小吃店里的手工馍卖得十分火爆名气越来越大顾客蜂拥而至时,另外几家专卖手工馍的老板们坐不住了,聚在一起商量计策。“这样下去,咱们的手工馍店非关门不可!”;“刘丰收他妈的真是鬼迷了心窍,想钱想疯了,卖面条饺子馄饨就很不错了,还把手工馍捎带上卖,这胃口也太大了,看把你一个人撑死了,别人不用活了,一家大小喝西北风去!”;“不行,咱们一齐对付这狗日的,叫他的手工馍卖不成,真不是人,王八蛋!”……
  不久,就有人来找刘丰收了,说你卖你该卖的,不要卖你不该卖的,钱要大家挣,不能撑死的撑死,饿死的饿死。无冤无仇的,何必置人于死地呢!刘丰收一听这话火冒三丈,说你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脱了裤子放屁多一番手续,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谁爱卖啥就卖啥,天皇老子都管不着,你算老几,吃饱了撑得慌?怎么,我没有给工商所上费吗?来人一看事情不妙,叹口气摇摇头一转身走了。
  一天早上,刘丰收刚起床穿好裤子,就听到白亚仙在店门外杀猪一般嚎叫着,一句接一句地破口大骂,有些莫名其妙,急忙走出来观看,想知道究竟怎么回事。结果,这一看不要紧,差点被气个半死。原来,有人把一个屎尿盆子放在了他的小吃店门口,周边还有不少粪便,臭气冲天,行人一个个皱着眉头捂住鼻子绕道而行。妈的,这生意还怎么做呢?刘丰收真的是忍无可忍了,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走来走去,和白亚仙一起站在小吃店门口破口大骂,狠狠地发泄了一阵子,末了,只得叫来店里的小伙计好好收拾干净。不管怎样,做生意挣钱要紧,决不能因小失大,小吃店关一天门就会少挣几千块钱的收入。
  然而,刘丰收咬紧牙关把自己彻底地变成了一头犟驴,谁的话也不听,天马星空,我行我素,还是照样在自己的小吃店里卖他的手工馍,老娘也还是起早贪黑累死累活的支撑着。
  一天晚上,小吃店快关门了,在县城东街小学上学的儿子小强还没有回家,刘丰收十分着急,打电话问个不停,结果学校同学家里都说没有。刘丰收吓傻了,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小吃店里走来走去;白亚仙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拍桌子摔碗破口大骂;娘躲在灶房里一边干活儿,一边用衣袖擦眼泪;小伙计和兰兰噤若寒蝉,走路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突然,刘丰收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想要你的儿子吗?很简单,只要你以后别再卖手工馍就行了。我不是敲诈勒索,我是替天行道抱打不平行侠仗义。听着,你要是敢报警的话,就等着给儿子收尸!刘丰收急忙说我不报警,有话好好说,只要你放了我儿子,不论什么我都会答应的。
  半个小时后,刘丰收的儿子小强平安回到了家里。
  第二天上午,刘丰收被叫到了工商所谈话。办公室的老刘说,刘丰收,你好好听着,要文明经商,不要胡闹,最近,有很多人举报,说你的小吃店存在很多问题,违规经营不说,饭菜也很不卫生,还经常和别人吵吵闹闹,再这样下去,很影响市容,你的小吃店不关门恐怕是不行的。回去好好想想,听人劝吃饱饭,别由着性子胡来,整出点事来谁也帮不了你,只能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刘丰收不住的点头,若有所思,呆呆的在工商所办公室里坐了一会儿,低着头闷闷地走回到了自己的小吃店里。
  接下来,他和白亚仙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再卖手工馍了,和原来一样,该卖的卖,不该卖的坚决不卖。看看,自从小吃店里卖起了真正的手工馍,这日子就没有好受过,接二连三地出怪事,儿子小强的性命也差一点儿没了。没办法,这一回真的要忍痛割爱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天爷不让咱继续卖手工馍了,咱能有什么办法呢?唉,还是听天由命吧!
  老娘终于“退休了”,但也不能吃闲饭,只好回了农村老家。不久,身患重病,一命呜呼。刘丰收和白亚仙带着儿子小强回家为老娘送葬,住了几天。白亚仙面对棺材里面躺着的老娘,拼命放声嚎叫,一双小老鼠眼挤了半天,也没有一滴眼泪流出来,围观的人一个个捂住嘴看笑话;刘丰收这一回是真的心里难了受,想起老娘年轻守寡,独自一个人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十分艰难,缺衣少食,病了也不敢上医院,苦苦煎熬,每日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艰苦受尽,好不容易把几个孩子养大成人,一个个成家立业,过上了好日子,可她自己却没有真正的好好享一天福,就悲惨地离开了人世,真是万箭穿心啊!娘不是病死的,是被现实生活折磨死的,此时的刘丰收心里有了一丝悔悟,可一切都晚了。
  刘丰收越想越难过,最后,竟然孩子似的放声大哭起来,天昏地暗,声嘶力竭,几乎休克,然而,直挺挺躺在棺材里的老娘再也无法动身,更不能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的宝贝儿子。白亚仙觉得有些反常,急忙站起身走了过来,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方才收住。
  老娘死了,刘丰收再也吃不到真真正正香喷喷热乎乎的手工馍了;县城的永红巷也再无人敢卖真真正正的手工馍——那种蕴藏着家和亲情的淳朴的味道。原有的几家手工馍店生意却是越来越好,不是手工馍的手工馍就这样被人们接受了,习以为常,好吃不好吃是一回事,你买不买是另一回事。
  
分享:
责任编辑:光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兮熙V 发布于 2014/1/3 21:08:39  
人事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