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它作品
|
上小学时候的几个故事
![]() 【一】老师的办公室 刚上一年级那会儿,学校就是玩耍天地的延伸。课间尽情嬉闹,一张张小脸漾着灿烂的笑容。上课扯着嗓子念书,一本书从头背到尾,背书也是玩耍,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在学习。 有时饭吃得早了,在家的那些游戏也玩腻了,就到学校里去。这个时候,校园里学生还少,最好玩的去处就是老师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堆着学生的作业本,看看高年级同学写的作业,觉得很神秘,总想早点升入高年级。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教学仪器,转转地球仪,摸摸大三角板,都是美妙的享受。那些在校吃饭的老师,也常常在办公室里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像一群蜜蜂,把老师团团围住,享受在故事世界里。 一天早饭后,我又进了办公室。老师正在吃饭,没空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就研究地球仪。正看得着迷时,我的脚下发出“咔嚓”的声音,低头一看,是老师的一支钢笔被我踩碎了。 同伴惊呼,我也害怕,风一样窜出了办公室。 这一个上午,我都惴惴不安。几个好事的同学对我说:“那支笔是王老师的,王老师可是最严厉的,听说要关黑屋子的。”突然间,我觉得学校再也不是好玩的地方了。 放学时,排队出校园,路过办公室,我低着头,不敢看办公室的门。突然,一只大手把我从队里拉出来,我抬头一看,正是王老师。 我吓坏了。心想:完了,老师是不是要把我关到黑屋子里,不叫回家,也不叫吃饭? 王老师蹲下身子,捧住我的小脸。我看到他的脸上挂着笑容。 “别害怕,那支笔早就坏了,我还没来得及往垃圾桶里扔呢!真得谢谢你,替我处理了它。”老师的声音是那样动听,我如释重负,忽然觉得天地又宽阔起来,学校又是那么可爱了。 一件事,对大人来说,也许小如草芥,但在孩子眼里,却是整个世界。老师能够观察到孩子的内心,从孩子的视角去体味,帮孩子扫清心中的阴云,所以,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 【二】学习“否”字 那一年我上三年级,教我们语文的老师因病请假,代课的是教高年级的马老师。马老师五十多岁,个子不高,微胖,花白头发,架着一副老花镜。他整天乐呵呵的,慈祥温和。据说他桃李满天下,所以很受人们尊重。 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一首诗,他点名叫我读。事先我们没有预习,读着读着,一个生字出来了,“否”怎么读呢?我在那里站着,急得真冒汗。 马老师把“否”字写在黑板上,告诉我,这个字念“fǒu”。他让我们读这个字后,又说:“大家看这个字,上边是‘不’,下边是‘口’,从‘口’里说‘不’,表示对什么事不认同,如‘否认’;也表示对什么事不肯定,如‘否定’。” 多少年过去了,马老师教“否”字的这一幕时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马老师温和的讲授,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方法是不是好,最有评价权的是学生,能使学生有最大收获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三】背书 上四年级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是车老师。车老师高高的个子,说话慢慢的,如果你犯了错,他总是不留情面的给你指出来。 一天下午,车老师检查我们背诵课文。他的方法是,每当学生背完课文后,根据背诵情况给出分数。我背得可是滚瓜烂熟,句子都像从决堤处奔涌而出的洪水,又仿佛是从机关枪里喷出的一梭子弹。背完后,我自信能得10分,坐下后,期待着老师用赞赏的声音喊出“10分”来。 “7分!” 老师的声音竟震得我的心一阵剧烈的颤动。这个分数让我大吃一惊,怀疑老师是不是说错了。 轮到我的同位晓敏背课文了。她显然没有我背得流利。我心想,我背得那么好才得7分,她这样背诵也不过得5分。 “10分!” “什么?她背得那个样,竟然得10分!怎么可能呢?今天老师吃错药了吗?” 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还与同伴谈论背诵课文的事。“肯定是老师偏心眼,晓敏是班长,他就给高分。”阿华给我鸣不平。 “他会教学吗?”宝宝今天因作业潦草,刚被罚重写,现在还有些愤愤然,“肯定是在他村上教得不好,才调到咱们学校里来的!” 背后说老师的坏话,这可是大错误,我们都没敢附和宝宝,便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学习新课文,车老师让我读书。我一口气将一段文字读下来,脸憋得通红。车老师说:“作者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诉给众多的人,就写成了文章。所以,文章就是作者说的话。我们读书,就是替作者把文字变成声音,你想,作者会像你这样说话吗?” 老师的话如醍醐灌顶,我突然明白昨天背书为什么得7分了。 教语文这么多年,我遇到的像我当年那样读书的学生多了去了,我常常把那时老师说给我的话再告诉我的学生。什么叫严?严并不是摆出一副冷酷的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对学生哪怕一丝一毫的错误都不放过,他总能在不同的时候,用不同的方法给予纠正,让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四】偷跑 到了五年级,李老师教我们语文。李老师是个十分严肃的老师,他的巴掌远近闻名。语文课上,我们噤若寒蝉,一个不慎,脸上就有可能增加几个指印。在我们的小心翼翼中,一节节课也都顺利地上下来了。但是,最让我们受不了的是每天中午放学后,我们不能立刻回家,因为李老师还有一个小时的“补课”——抄写近义词,反义词,好词好句。 那段时间,村里有一个戏班,戏班里的演员们白天都在一个院子里彩排,晚上演出。我们都不喜欢看戏,戏里的一句话要拉长声调唱,半天唱不完,我们没有那个耐心。但是彩排就不同了,那是很有趣的事情。因为看彩排不仅能知道戏台上的瘸子是怎样装出来的,还能摸摸演员们用的刀和枪。老师的“补课”,把我们找乐子的时间给占用了,我们常常“身在曹营心在汉”,抄着近义词,还偷偷传纸条交流今天关于排戏的最新消息。 “今天排练功夫戏。”宝宝是个百事通,他传来了最新消息。 这个消息像一条虫子,挠得我们心里痒痒的。 李老师在学校吃饭。他布置完抄写的任务后,就做饭去了。我们决定偷跑——能去戏班里过一回刀枪瘾,挨顿巴掌也值得。 我和阿华、宝宝从教室后门偷偷溜出,尽量放轻脚步,只要到校门口就安全了。快了,一颗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你们几个干什么去?”背后传来李老师的声音。 糟了!三双脚定在了原地。 李老师走过来。我们低着头,不敢看他的脸,但心里能想到,他的脸一定气得通红。 我们等着巴掌亲吻脸蛋。 “抄完了吗?”李老师的声音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严厉。 “抄完了。”我用眼角的余光瞥见老师的神情是温和的。 “走吧。”老师转身回去了。 望着老师的背影,我们不知所措。 自那次偷跑事件以后,李老师取消了我们中午的“补课”。也是自那以后,我们谁也没吃过巴掌。我们抄的近义词、反义词,现在一个也不记得了,但我用眼角余光瞥见的老师的那个温和的面容却印在了脑子里,它不断地提醒我——理解孩子。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6/1/4 11:27:31
[推荐]该作品已收录守望文学网2015年12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祝贺!
敬请关注: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68&Id=13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