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广州美国领事馆办签证
![]() 在美国完成学业的儿子希望父母去美国走走,但我们却一直不了决心。 许多亲友都关注着,一时也觉得该去看看孩子了,但听说被拒签的例子太多,不敢贸然行事。但也悄悄地在网上搜寻该准备的资料为准备到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办理旅游签证。大哥大嫂是通过中介机构搞签证,给了钱,其他的事由中介搞定,只要人去了广州即可。儿子在海那边说,他比中介更厉害,一切他来搞定。反正番仔的字我不懂,也就听他的了。 预约了早晨9:15分的签证,提前一天到达广州。列车到站时还不到5点,整座城还在酣睡之中。在车站观察去旅馆的公交车次,因做足了功课,在第一班发车时,我们乘快速公交到达了目的地。都市街面见不到几个行人,仅见不多的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林立的高楼倏忽地从眼前闪过,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怀疑那些房子是否是空着的闲置楼盘。 儿子为我们定了距离最近的一家旅馆,说是仅乘坐一站地铁就可到达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刷了公交卡,匆匆地去实地考察,问过了一个中年人,他很热情地告诉我们,地铁三号线和五号线交汇处珠江新城站,从B1出口一出来就可以看到十米开外一排外墙为仿天然石材贴面的气派建筑,再加上有美国鬼子的旗在飘,很容易辨认。落实好次日的行程后,放心地回旅馆休息。因有如此传言说是错过了预约时间,一切得重头再来,心颤颤地。 大哥大嫂他们去年曾来办过签证,有一定的经验,提醒不必带任何东西,用透明的文件袋装上准备好的资料即可。天下着小雨,在领事馆前购得一把小雨伞费去了20大洋,伞一到手,雨就停了。有需求就有市场,很多人在寄存行李和手机,让领事馆前那些让人不是太放心的人大把大把地将一张张票子丰满着自己的腰包,确实了是一个来钱的营生。 问过一个挂牌的工作人员,打听什么时候开始办理签证,他没回答我的问题却反问我们约定的是什么时间,我拿出打印的确认面约时间页让他瞅了瞅,他说,来得正好,前面正是你们约点的人。工作人员举着牌,有十几个人在排队,手里都拿着资料本,可能来自旅游团,一个年青的组织者正给他们“上课”。我凑了过去,想听听讲些什么,提前有个了解。 队伍开始缓行。两个工作人员手里拿着读码机,要我们拿出护照本,两个确认页以及付费凭证等待验证,他们在我们的护照上贴上验证条形码,这个过程是进入过程的第一关,一旦对不上号,就会被排除,等于这趟路白走了。关卡过了一关关,检查护照上验证条型码后的安检,包括皮带鞋子都得脱下来检查,顺利地通过后,我回过头一看,之字形的队伍越来越长,庆幸提前来排队,大概是排在前十几位,自己乐了一把。再下一个程序就是按指纹,工作人员是一个美国人,办事很认真,他首先用扫描仪扫描条型码,然后录入指纹,左右手的四个手指再是大拇指。咱按完手指头后,听到的是一句带有磁性话:剩Q,那是我第一次听懂的外国番仔的话了。正式面签开始了,签证官是一个很英俊而且很年青的西方人,鼻梁很高而直得标准,眼睛深沉,不卑不亢的态度和蔼。他的汉语说得非常流利,普通话说得比我还标准。在我前面的是一对老夫妻,与我们的年龄应相差不是太多。只听到他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问他们,不知是紧张或是其他原因,两个人不能太流利地回答,他认为可能有问题不能确认,只得从后面叫来一个女的,问过之后,才告诉他们通过了。 轮到我了,将护照和确认页递给他,他面带微笑的表情是友好与善意的,等待着提问时,我也以微笑回报于他。他以犀利的眼神看了我几眼,每次都不到三秒钟。他一边不停在敲击电脑键盘,一边问我,只是三句话:一是去美国干什么,二是在美国有什么人,三是你还在工作吗?因儿子准备的材料充分,付过来的表格他很认真地经过扫描后笑着告诉我说,恭喜你们,你们去美国的签证被批准了。请把护照留在这里,我们办完手续会寄给你。我礼貌地表示感谢,签证官为了表示友好,还特意伸出手同我握手告了别。走出领事馆时,居然有那么多人想去帝国主义的老巢去看看,排队的人更多了。自己感觉去办美国的签证并不是太难,不知是前面的老者夫妇过于复杂的询问,还是我的运气好,排队时间除外,前后不到一分钟时间的问答就通过签证。准备了那么多的资料,诸如结婚证,户口本,房产证明,存款证明等等全不用出示,那是白忙活了,但倒回来想想,还是得有备无患,省得让人拒签,听人说,只要被拒签的人还会在使馆留下纪录,下次再来签证就更难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