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无缘承教大方家

无缘承教大方家
  作者:索方 发表:2008/10/26 14:32:05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228
  编辑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况我们有这么多作者一样心忧天下的老人。愿老人们幸福、安康!
  
  社会老龄化后,老年人的寂寞心理就成了一个严重问题。或问,晚年欣逢盛世,国运昌隆,承平日久,温饱无忧,何来寂寞心理?答案是他们仍要不停地与大众同步思考却又不能与大众同步解决问题。先不说那些曾亲历过的沧海桑田盛衰成败之事,单以涉及当前关乎国际局势、国家安危、国计民生的能源问题,老年朋友们的思索,也并没有自外于国人。
  一次晨练中,我聆听过几位老年人的闲谈。甲说,我曾经问过一位在农村普及沼气的干部,假若一家有四口人,有四头大牲畜(一牛一犬二猪)和若干家禽,那么,这些人畜的便溺及他们所消耗的其它有机物废料,投入沼气池后,所产生的热能,可否供这一家人的炊事之用?他满有信心地说,完全可以,不单煮饭,连洗澡、照明都可以完全解决。于是我就想,我们有13亿人口,140亿头大牲畜,那么他们所产生的有机物废料,设若全部投入沼气池,应该产生多少生物能源呢?又可折算成多少吨标准煤或多少立方天然气呢?它所减少的空气污染,对大气层的保护又该值若干呢?全国又可增加多少人就业呢?谁来作这方面的评估?有没有如此的评估?评估之后又如何付诸实施?
  乙说,城市也并非不可行。单就各大中城市的车站、码头和各种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那些洗手间要积存多少便溺?在修公共厕所时,是不是可以修建配套的沼气池,所产生的沼气若能罐装运输当然更好;若不能,就地取材开澡堂或发电并网不一样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吗?
  丙接着说,我有个搞建筑的朋友,退休后赋闲在家,我请教一下,他可否作这类设计。
  ……接着七嘴八舌就议论开了。有人说中东形势根本用不着如此紧张,两次伊拉克战争根本用不着打,美国也勿须片面地支持以色列。这一切都是为了能源,也就是为了石油。然而能源的门路多得很,生物的、太阳的、风力的、潮汐的、可燃冰,更何况节能的潜力也很大,只要是化干戈为玉帛,化剑为犁,将那些成千上万美元的军费开支用于开发能源、节约能源,那不是惠及子孙,享万世太平,功德无量的在好事情么?……
  天真、善良、想象力仍然丰富的老年朋友,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心地多么令人可敬!然而,或者是由于知识结构的偏狭所造成的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肤浅了解,或者对乱世政客及贪婪财团无限度的资源掠夺认识不足,因而萌发出这些可敬而似乎又可笑的幻想,自然不足奇怪了。但过细想想这些设想和议论难道当真就是不切实际的腐儒之见吗?没有几分合理内核吗?否!不异想何能天开?居里夫人曾说,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美丽的梦,再把这个梦变成为现实。更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焉知这愚者之一得而非智者之一失乎?难道沼气、风能、太阳能不是已经成了现实么?老年朋友们还能保持着这种善良的愿望,纯真的想象力,不断探索的进取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或曰,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他们既有疑,则说明他们血管中还留存有青春的活力。然而这种活力却因人到老年万事休的社会偏见,不能使这些偶尔闪光的点滴思想集腋成裘,只能随想随丢,随议随丢。甚至偶有不慎发表出来(哪怕只是口头说说的低级发表),还要遭到一辈不管二辈事,白吃饭,瞎操心的议论。似这种边沿化的弱势群体地位,就只能三缄其口了!曾经有位老年朋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好话坏话让我掏心窝把它说出来。粗暴地打断老年人的倾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失去行为能力神智不清,或者瘫痪在床风烛残年的老人是一种痛苦;而思维清晰,能说不能行,甚至有疑问都无处求解者,何尝不是一种痛苦?一种快乐的、无助的、特殊的痛苦!这倒成了哀莫大于心不死。
  正是:有心探索利民策,无缘求教大方家。但愿趋利避害,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沼气池效应,能成为处理老年人思想的模式。

分享:
责任编辑:向日葵的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