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行走笔记>过年纪事(二)

过年纪事(二)
  作者:风飘何处 发表:2009/2/1 21:53:05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910
  编辑按:丰盛的年夜饭,慰问并总结着一年的辛苦劳作,也是希望和勇气暗生的时刻。
  
  (三)2009年1月25日大年三十
  回家后的第二天,也已是大年三十了。按照传统习俗,今天必须做好年夜饭,到祠堂去祭拜祖先。所以,午饭过后,妈妈就开始张罗着年夜饭,而我也没有闲下来。每年的年夜饭,都是我帮妈妈一起准备的。今年当然也不例外了。
  洗菜、切菜、淘米、泡香菇、烧水。
  花菜。包菜。胡萝卜。香菇。猪腿肉。糯米。地瓜粉。米粉。鲜鱼。
  葱花。蒜苗。姜丝。盐巴。味精。白糖。老醋。胡椒粉。花生油。枸杞。
  糯米饭。清炒花菜。海蛎煎(不好买新鲜海蛎,所以实则是用蔬菜和葱花配上地瓜粉做成的素的海蛎煎)。糖醋肉。炒米粉。全鱼汤。
  五菜一汤。典型的富有闽南风味的一桌润饼菜,就是我们今晚的年夜饭。其实,每年的年夜饭差不多都是这些东西,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这些年来,村里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了,在吃的方面也开始渐渐向城里人靠齐,比如,很多村里人开始用火锅代替传统的润饼菜。火锅,做法简单,食料却又齐全。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着火锅,也的确是一种过年的气氛。不过,我们家却始终喜欢这看似简单,却不失丰盛的润饼菜。
  一来,是妈妈做的这些润饼菜的确很好吃,从小到大,吃了二十几年的年夜饭,早已对其有了一种依恋的感情;二来,在做年夜饭的过程当中,我还能参与其中,别有一番乐趣。虽不敢说我的厨艺有多好,但是对于这样的家常菜,我还是颇有自信的。
  吃妈妈做的年夜饭是一种享受,帮妈妈做年夜饭也是一种享受,亲手为爸妈做上一顿年夜饭,对我来说,更是一种享受!
  美美地享受完丰盛的年夜饭,妈妈开始收拾碗筷,洗刷锅灶。爸爸则将准备好的干薯藤堆放到大门前,放好,等妈妈点完香,就开始“跳火盆”(闽南音),这也是闽南的一种过年民俗,除夕之夜,男人们在各自的大门前“跳火盆”(将堆垛好的干薯藤点燃,男人们依辈分逐一从熊熊火堆上跳跃过去,就叫做“跳火盆”),意味着能够将过去一年里所有不好的霉气统统烧掉、赶跑,然后迎接崭新的一年,象征着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能够远离所有的霉运,平平安安。据说,这也是一种以火驱除身上之疫的古老的避邪和驱疫巫术。
  不过,我倒没有参与“跳火盆”。其实,好些年没和爸爸一起做这些事情了。说不出为什么,爸爸说我越长大越安静。很多事情,都没有以前的那种积极性了。或许吧,年纪一大,想的事情多了,人似乎不是变成熟了,而是言语变少了,心思变重了。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
  分压岁钱。这倒是除夕之夜的一出重头戏。确切地说,应该是让孩子高兴的一出压轴戏。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虽然我已毕业参加工作,不过还是从爸妈和姐姐姐夫那里分得压岁钱。姐姐姐夫给我压岁钱,是因为刚结婚,按照农村习俗,在结婚后的第一年里,必须回娘家给父母和弟弟分压岁钱。我这个做小舅舅的,当然是受惠不少。不过今年就没有了。
  我长大了,不但不能再拿父母的压岁钱了,而且要开始给他们分压岁钱了。虽然这一年下来没赚多少钱,也没任何一分钱的积蓄,但我还是给了二老1000元,爸妈每人各500元的压岁钱。
  给爸妈分压岁钱时,我的心情其实一点自豪也没有,反而是有一种不浅的内疚感,虽然妈妈脸上是挂满了欣慰的笑容。我一直在想,如果这个时候,我给他们的不只是一千元,而是一万、十万,乃至一百万的话,那么,他们的心情会有多欣慰了。只可惜,现在我还没有这个本事。我只能用这么一点点钱,充当分给二老的压岁钱。
  能够让自己稍稍心安的是,平时回家,我都会大包小包地带一些能够改善他们生活的东西回家,或者是给妈妈留点钱,是不多,但总希望让他们知道,儿子已经独立了,你们可以不用再这么省吃俭用地过苦日子了。
  父母在家为子女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是该让我们尽孝道的时候了。很多时候,希望自己有能力让他们早点过上更轻松、舒心和幸福的生活,其实就是自己在工作上不断努力,坚持不懈的一股巨大动力。
  为此,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我真的要更加用心和努力!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