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象鼻山
![]() 那日,我们一行15人,不顾乘坐从张家界到柳州一夜的火车,又行程两个半小时,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广西桂林。入住桂城饭店,稍事休息后,当午12时,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直奔象鼻山。 我们的导游姓秦,是一位有着10年导游经验的30多岁的女同志。在车上,她向我们介绍说,桂林的山水可以用“三山两洞一条江”来高度概括。“三山”就是指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其中,象鼻山位于桂林城南的漓江西滨,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是桂林城的象征,桂林的城徽即以象鼻山为标志,也简称象山。象山海拔220米,高出水面55米,由3亿6千万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山形孤拔陡峭,岩石古苍,是游人至桂的必游之地。 听了导游的介绍,我们急于一睹象鼻山风姿的心情更加迫切,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置身于象鼻山的脚下。哇噻!放眼望去,象鼻山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山体前部水月洞,弯如满月,空透山体,清澈的江水从洞中空鼻而过,波光洞影。宋蓟北处士曾在《和水月洞韵》诗中赞誉:“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 我们来到江边,江上有竹筏在等待游人。精明的漓江边人,祖祖辈辈靠漓江水繁衍生息。在岸边的竹筏上有一老妪在出租她的竹筏、鱼鹰和斗笠。我们当然不能错过这一地方特色的美景,纷纷站到竹筏上,肩挑站在扁担上的两只鱼鹰,头戴斗笠,背靠象鼻仙洞,摆了个“剖斯”,只见闪光灯不停地闪烁,一个个倩影都定格在象鼻山下。 象鼻山有许多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天,一大一小两个怪物来到桂林,小的骑着大的,小的自称“雉凤大仙”,大的名叫“象”。桂林的百姓从来没见过这两个怪东西,都跑出来看热闹。“雉凤大仙”对着围观的人群冷笑一声,轻轻拍拍象头,大象心领神会地伸出长鼻,猛地卷起一个老头,甩到远处的漓江里。人们顿时感到大祸临头,纷纷关门闭户。 雉妖哈哈大笑说:“从此以后,我就是桂林的大王,谁不从,我就叫大象吃掉他”。接着他又叫大象拔树、毁田、翻江,好端端的一个桂林城,被两个妖精弄得一塌糊涂。 这情景使牧马老人变成的老人山也慌了神,赶忙跑去叫来嫦娥。嫦娥怒道:“你是何方来的妖孽,敢来横行霸道!”雉妖道:“今天不给你一点颜色看看,你不知我的利害。”说完变出三十六只手,提了十八般兵器,向嫦娥袭来。嫦娥与雉妖斗了几个回合,雉妖自知不敌,钻进地里逃跑了。 雉妖找到大象,见大象正在漓江里洗澡,气得大骂:“我险些没命了,你不助战,反在这里玩乐,气煞我也!”说着抽出皮鞭,打得大象皮开肉绽。这时嫦娥追来,雉妖化作一道金光逃之夭夭。嫦娥找来灵芝让大象吃了,大象的伤体才复了元。 大象十分感激嫦娥的救命之恩,想到自己以前跟着雉妖做了许多坏事,决定痛改前非。于是便留在桂林,要用事实来洗刷自己的罪过。它春天耕田,夏天抗旱,秋收运谷,终于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喜爱。 雉妖第二年来到桂林,见大象居然帮老百姓干活,便破口大骂:“真是个没出息的,跟着我有吃有喝多威风,却在这里当奴才!跟我走!”这时的大象已经不比从前了,死活不肯走。人们闻讯赶来,把雉妖团团围住,骂道:“恶魔,滚!滚得远远的,我们不愿看见你!” 雉妖火冒三丈,抽出皮鞭就打,打得老百姓一个个头破血流。大象发怒了,抛出长鼻,把雉妖卷起一甩,甩到了广东的一个茅厕里。 雉妖万万没想到大象会打主人,决定要出这口恶气。他返回桂林后,适逢桂林大旱,百姓们正在抗旱,大象正把长鼻伸进水月潭里,吸起水来,喷向庄稼。雉妖趁机偷偷拔出利剑,驾上云头,来到大象头顶,猛地向象背一刺,长剑穿过大象的肚子,一直刺到地下。大象被牢牢地钉在原地,动弹不得。嫦娥见此情景,拿起照妖镜一照,但见金光一道从天而降,雉妖被砸死在大象的后面。 后来,大象和雉妖都化作了石山,分别是象山和雉山。象山上的宝塔,就是当年雉妖刺穿大象所留的剑柄。人们把象山作为桂林的城徽,而雉山再也没有人记得它了。嫦娥的照妖镜砸中雉妖,破成七瓣,老百姓把它挂在普陀山的山腰,就变成后来著名的七星岩。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可它带给人们的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邪不压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晚上,我们兴犹未尽地回到酒店共进晚餐。席间,同行人徐哥喊服务员续茶水,但话一出口,我们轰然而笑。因为,之前导游曾向我们介绍,他们称呼小朋友为“小狗肉”,称呼老朋友为“老狗肉”。徐哥也想喊“小狗肉”到茶水,可一着急却喊了一句:“小狗崽儿”,惹得服务员送来愤怒的眼神。事过多少天,一提这事我们还止不住地笑。 这次到桂林,不仅圆了我置身桂林美景的梦,还圆了我平生第一次坐飞机的梦。晚上,我突然失眠了,象鼻山的风景始终在我脑海里萦绕。我索性起来,一首象鼻山写意的散文诗便草拟而成: “你来了,来到桃花江与漓江的汇流处;你渴了,于是俯身垂鼻。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6/6 16:03:43
作者:吕雅梅
邮箱:pjkpbjb@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