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到岛外溜溜

到岛外溜溜
  作者:老撷 发表:2009/8/19 14:55:36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028
  编辑按: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确实是很激人奋进的标语。
  
  老友小朱说,周六若没事想借部车到岛外溜溜,约我一起去逛逛,本想拒绝于他,可又于心不忍,哼哈地答应了。
  
  上了车小朱道出真言,约我的目的其实是想让我去兴才学院看看,因其女儿今年高职高专考试的分数线是上这所学校的料,去看看周边的环境,学风如何,想想此辈也不过是仅有的一个女儿上学,因知我乐于逛荡约我这老鬼陪他去,俺也就当是免刷卡乘车,看看“祖国新面貌”被诓上了也不说什么,上了贼车由他去了。
  
  这个兴才学院原是一所中专,名声并不怎么好,在网上总见有人在那里拍砖的。小朱说女儿的第一志愿填了这所学院,我的心里毛毛的,如噎了鱼骨说不出什么来。可小朱的一个儿时朋友的孩子去年也上了这所学校,听说的与我从网上看的完全两码事,这就让我有眼见为实的冲动。
  
  过了集美大桥往后溪方向按着路上的指路牌行走,不到30分钟的路程便到了兴才学院。新建的大门刚完工,说实在话,与华侨大学那个气派的门天壤之别。与保安打了招呼进了门,却被红红火火的标语所吸引:新高度,兴才的天空任你翱翔;踏上新起点,开创新辉煌;理想造就动力,勤奋催化成功之类的警句吸引着他人的眼球。象我这类人面对此种诱惑他人的标语看多了,并不当一回事儿。一所学校看硬件,软件则是由学生去感受了,弄了那么花俏的标语不过是造声势,让新来的学生有一种热烈的氛围而已。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网上的一个贴子,说的是学生的住宿问题,一个在家里住得舒坦的孩子一到学校如果住不惯是很伤父母的心的,小朱说,他就是担心这个,一到学校就想往学生宿舍奔。
  
  忙着走路,却听有人唤我,猛一抬头,哈原来是博友双木,这家伙在这里混,那些帮忙迎接新生的纷纷地称其为老师,俺真是有眼不见泰山,不知这整日在微笑的男孩子竟是兴才学院的,我说明了来意,双木说,让个学生领你们去看看。心中想着自己的美事,走到哪就有个熟人帮衬着我,又是开心了一回。
  
  “导游”小陈是一个来自晋江的女孩,我想;这孩子应不是学校培训出来糊弄我们的吧,一说到学院宿舍,神彩飞扬地赞不绝口。走进宿舍区,依次排开了十幢六层楼的学生宿舍,井然有序地矗立着,推开房门醒目的乳白色新书柜、衣柜是新置的,卫生间里配在太阳能的热水器,电风扇的转动中,竟不觉得躁热。小朱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
  
  我见到宿舍是封闭式的管理,生管老师说她姓官,学院对这事是很重视的,孩子们进了宿舍,里面有乒乓球台,也可打排球,外面的蓝球场子也蛮不错的,学院的优势在于安静,周边的治安管理也还不错,家长们尽可放心。
  
  路上,双木在那里等着,约我们去泡茶,一走进副院长许永辉的办公室,简陋,简单但简洁,学校将最好的让给了学生,领导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办公,让我感动了一把。
  
  就业,一直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难解之题。许院长简要地讲述了学院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该院2009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了97%。许永辉介绍说,该院毕业生就业率高主要原因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这当然与注重就业工作是不可分的。厦门兴才学院自1983年办学以来,一直把就业工作当作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抓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远远高于预期,这是由于学院为此付出了比往年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近年来学院依据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规划,调整了办学思路,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就业及自主创业能力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健全了就业工作的领导体制和保障机制,成立一把手工程,由院长亲任组长,由副院长及就业中心、各系(部)处负责人参加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该院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正式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从大一至大三全程系统化地开设。因此,毕业生整体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升,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就业率高也是在情理之中。
  
  并非为其歌功颂德,如果真的就业率如此,那么,孩子们就不愁毕业即失业了,家长也可安心地让孩子们到这里来上学了。
  
  返家的路上,我再回望了这所学院,那些红色的标语在风中飞舞:
  
  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我想:小朱的女儿如果真上了这所学院,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成功的。
  
分享:
责任编辑:向日葵的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行之书 发布于 2009/8/19 21:58:13  
遛一遛,遛出别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