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散记人生>我们像葵花

我们像葵花
  作者:老撷 发表:2009/8/29 8:47:03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852
  编辑按:“阳光下,我们像葵花。尽管已不再年轻,但心依然”这是何等豁达的一种心境!是否,也该值得愈加浮躁的我们这一代人学习呢?
  
  泛黄的照片上的人像已模糊不清,那是在40年前春节的一张合影,珠是我们小学的同学、儿时的玩伴,六岁的她与父亲从海外返回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套用现在的时兴语词那就是大款了。
  
  当时的理论认为:这代人受封资修的教育毒害太深了,必须要到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去,我们这一群未成年人在1969年3月(农历正月十四)在“四个面向”办公室的软硬兼施中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年后的春节,从小看着我们长大的郑伯伯(珠的父亲)托人从上海买来了胶卷,说是要记录这群从小混在一起的孩子们留下青春的记忆。
  
  当时名义上是“四个面向”,其实基于我们的只有一个选择——面向农村!在那个特殊的岁月,伟人大概基于保证红色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或许是面对老三届(高、初中共六届的中学毕业生),难以提供这么多的工作岗位,伟人以伟大的政治家的气魄向全国发出了“四个面向”的伟大号召:最高指示一经发布,“上山下乡”的风暴迅捷传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伟人是太阳,我们像葵花,理所当然地被卷入了这股洪流,紧紧地围绕在红太阳的身边。
  
  我们唱的是“XXX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的歌,但心里总有点儿想不开:考大学的机会没有了,连进工厂的门也给挡住了,但这是关系到对伟人忠不忠的大是大非问题,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特别是这群人的父辈要么“蹲牛棚”,要么“靠边站”,要么“臭老九”,要么“美蒋特务”,在那个小县城里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尽管仍是一个劲地继续地高唱着“哪里需要那里去,哪里艰苦那安家!”心中暗自嘀咕;为什么必须到农村去呢?不是还有其他的选择吧?可令人在那个找不到北的日子里,珠的父母亲护犊子般地将我们拥在他们的羽翼下,尽管那时他们也不容易。
  
  郑伯伯说,登高而望远,路漫漫其修远兮,你们还年轻,不要浪费青春啊!于是,我们登上了县城的最高处——大轮山,留下了这张照片。没有踌躇满志,却对未来充满憧憬,没有怨天尤人,却对前程充满希望。
  
  绝非说教,这代人到农村去有了本质的收获:学校浪漫的理想生活与残酷的现实状况,其强烈的反差震撼了这一代人,让这一代青年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更真实和深入的了解,进而养成了这代人吃苦耐劳、助人为乐、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品质!这是一笔伟大的财富!这代人无怨无悔,尽管生活给了那么多的不公平,物质生活还未十分丰富,但我们拥有这一伟大的精神财富,够了!
  
  愿“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万岁!如今的青少年早已不可能面对当时的情景,但我们却始终觉得,在那个特殊年代产生的某种精神应该是不朽的,这依然仍应该成为宝贵的财富!
  
  阳光下,我们像葵花。
  
  尽管已不再年轻,但心依然。
  
分享:
责任编辑:风飘何处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老撷 发布于 2009/9/2 18:14:17  
谢谢您的理解!有句这样的话是你们年青人经常说的那就是:理解万岁!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8/30 21:22:08  
物质匮乏与精神匮乏是无法同日而语的。物质的匮乏有精神做支撑,依然可以教人心怀憧憬,充满希望;而精神匮乏时,便会失去前进和自律的动力。而老一辈人之所以伟大,便是拥有“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或许,将来的青少年会越来越脱离这个轨道,朝向一个更加物质与功利的领域发展,而这样的怀旧文字则如同警醒响钟,更加值得来读了。问好老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