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读书
![]() 爱书虽不至于成狂,嗜书却已如命。 读一本好书,对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让人读出一个时代的兴衰沉浮,读出一切弱小生命的苦难生涯,总之,它应该是凝聚了千百万的真实的声音——尤其是来自底层的呼唤。 父亲是老知识分子,二十多年前匆匆从G城赶回来参加我的婚礼,见家中没有书厨,竟皱着眉头拂袖而去。后来,他来信告诉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没有书的家庭是上不了档次的。” 从那以后,我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把自己办禁于斗室之中,让思维似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条入水的游鱼,又若一只展翅的小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于知识的草原驰骋,于浩如烟海的文字里泅游,于记载着千百年的历史古今中外的时空中宿营,而后,冥想,冥想着一个个的人生道理,再把罗素、叔本华、尼采的人生哲理,串成一首长长的歌。于是发现,书读得越多,却越来越觉得自己还是白丁一个。“人生识字糊涂始”啊! 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充满了竞争,竞争是知识的较量。社会在进步,新技术、新产业、新设备等不断地出现在经济生活中,不学习,不更新知识,补充自己,就会随时被淘汰,这更使我对书有着强烈的渴求。因为读书,我开始有了创作的冲动,偶有文章发表,一拿到稿费,便直奔书店,淘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于是,家中的藏书也越来越多,除了衣柜之外,能够见缝插针的地方都被我充分地利用起来了。“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呀! 曾读过陈学昭写的一本书《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本书的书名比内容更加深深地感动着我。这个世界养太多的闲人,品着茶,抽着烟,一张报纸过一天的人大有人在,很宏观地神侃他们谁也左右不了的国际国内大事,而后又很“微观”地神秘兮兮地东家长西家短地议论着他人,自己不干事却对他人做事品头论足,他们也有他们的一套,“不干事的人永远是完美的”。 而有人把工作当成是养家的差使,说得壮观些,是为国家做贡献。但是,工作的人的确容易出错,一有小纰漏,便被用放大镜,“照妖镜”曝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为此,不工作的人在年终总结时就可以没有缺点。在世界上,一个完美的不干活的人显然比一个埋头苦干而偶有过失的人要受欢迎得多。 于是,我们看到说话的人越来越多,而干事的人却越来越少。纵然如此,我还是自己“阿Q”:“工作着是美丽的!” 为自己读书,不至于在与他人闲聊时引经据典而让人留下饭饱茶余后当成笑料。 为自己读书,可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豆腐块文章而“没事偷着乐”。 为自己读书,最起码的为庆幸不花一个子儿而神游五大洲六大洋,穿越时空去听沙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去与马克思讨论“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虽然位卑,但终没有忘记周总理的那么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古人云: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无害者,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有一卷之多;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故有全利无害也。 于是还是为自己读书的好,既可以学到知识,磨砺思想,又可养心神怡、保身健体,这样的休闲何处寻觅?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8/30 21:09:37
为自己读书,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与提法。不管将读书这一行为说得多冠冕堂皇,其实,追求根本,书都是为自己在读。呵呵,分享这个好心得,问好老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