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散文频道>书边小语>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作者:般若 发表:2009/11/3 16:48:12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259
  编辑按:诗、词、曲、画的更迭,诗句、诗意、诗情的融合,娓娓道出一份喜悦,一份收获,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这几天,信手翻翻旖旎古诗,不想竟邂逅了这样一首好诗。这便是流传甚广孺妇皆知的杜牧——《清明》。
  记得初学此诗时只觉得朗朗上口好读易背。却不知犯了“不识庐山真面目”之大忌。安意如曾说过它既是诗,又是词,还可以是曲。不信,你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曲)
  好一个清明的女子,蕙质兰心,好似空谷幽兰一枝,其秀美深藏不显而又独具风姿。但是,我却认为,这更像一副绝妙的画。你看,空气中缠绵着丝丝雨滴,绣花针一样纷飞的银线缓缓洒落。惹得行人脚步匆匆,似一抹抹流动的色彩。一个孤独清瘦的老人步履姗姗,神情忧郁,可能是刚刚拜祭老友,一想到年华老去,便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还没从悲哀里缓和过来。这时,须得来一壶小酒浇浇愁。正踌躇间,抬头一望,一小儿骑着牛背调皮的走来。那孩子口中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眼中写满了愉快。老者轻声问道:“小孩儿,何处可打酒?”牧童伸手一指。在那遥远的地方。“那是哪儿?哦,杏花,有杏花的地方便有人家。”留给人无限遐想。
  说道杜牧,自然会想到李商隐。世人将此二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不比诗仙李白的豪放洒脱,反倒多了分细腻神秘;杜牧不比诗圣杜甫的沉郁顿挫,反倒多了分怡然自得。单就女子的心思来说,怕是后者更赢得芳心吧!就如那千古迷诗——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的主旨,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我,单是一个个的音节就喜爱的不得了了。只好借用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来自我开脱好了。也许,诗歌本该如此解读,谁说不是呢?
  每读一首好诗,总感觉上苍待我不薄,轻轻颂出来,唇齿留香。正好印证了周邦彦那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吹皱的,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心事吧?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11/3/1 15:58:43  
[公告]守望3周岁了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20&Id=9340 感谢一路陪伴守望成长的朋友们!有你们的见证和不离不弃,守望文学网将会更加美好! 与同道者携手,共铸心灵安放之所,书写不老的纯真与美好…… 在时光的这头,在时光的那头,守望。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11/3 17:53:06  
欢迎般若来守望交流文字。此篇文字的情感构筑有技巧,文字功底显现。只是对于个人体会与感悟有点吝惜笔墨啦。呵呵,希望看见你更加优秀的文字,问好!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11/4 15:09:39  
欢迎参与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 [原创]守望原创文字的探索与发现(十七)——一缕清风《当爱情与死神相遇》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5083&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