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看,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看,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作者:王高辉 发表:2009/11/9 14:55:19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618
  编辑按:此文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读在引用前人评述的基础上加入自身感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神韵,欣赏!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盛唐之交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之一,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盖全唐”之作,历来为人们传颂。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诗人却赋予它全新的内容。将其诗情和画意与对人生哲理和对宇宙奥秘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理交融,玲珑透彻的诗意,在明净的诗意之中,融入了淡淡的忧伤。诗人将其人生的生命体验融入到美的形象之中,诗的诗情和画意达到相融的目的,表明在唐代诗的意境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发展阶段。《春江花月夜》沿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感人的情愁别绪和富有人生哲理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悠扬婉转,完全洗掉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清丽自然的感觉。清末王闿运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的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江花月夜》一开篇就题生发,写出了春江夜月照花林之美景,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潮水连海平,明月共潮生。一“平”一“生”就赋予了海水和明月以活的生命。月色照耀在花树林中,像撒上了一层雪白的雪。诗人便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与诗题“春江花月夜”紧紧相扣。
  
  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生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霜,天道邈悠悠”等,多数是感慨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也别开生面,他没有陷入前人的陈旧,而是翻出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存在则是长久的、绵延不断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与“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共存。诗人虽然对人生的短暂而伤感,但并不是绝望反而显现出对人生的追求和热爱。因此,诗人为本诗定出了一种“哀而不伤”的基调,从而也使得我们听见盛唐之音的回响。形象的描绘出了诗人面对江水、江月,探寻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
  
  在最后一部分即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思乡之情。江水流春,流走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烘托出了他的凄苦。“沉沉”二字更加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进一步深化了他的思归。因此描写出了花月春宵的离愁别恨,从而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总而言之,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背景来写,但以“月”为主,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景色和游子思归的离愁别恨,抒发了诗人宇宙永恒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青春年华的珍惜。《春江花月夜》真不愧是乃千古之绝唱,有着“以孤篇压到全唐”美誉的佳作啊!通过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学习后,让我真真品味和领略到了闻一多先生评《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神韵。
    
分享:
责任编辑:向日葵的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向日葵的光 发布于 2009/11/9 14:56:48  
联系方式:15971774375
通信地址:湖北省恩施州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0108403班45号王高辉
QQ:842526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