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的读者
|
旧书店
![]() 从前我是不喜欢旧书店的。因为大部分的旧书店躲在小巷深处的偏僻狭隘之处,是阳光照不进的空间,阴暗潮湿。里面的陈设杂乱无章,旧书在旧的房子里的旧书架上拥挤地凌乱着,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久远年代气息和受潮的腐朽味道。在书架与书架之间的狭隘过道空间轻易地让人感受到那种呼吸不畅的强大压迫感。我本能地不喜欢那个地方,我想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也大概是能免则免地去踏进一步。买回来的书很久以后都还能闻到那股潮湿的腐朽味道。 我喜欢翻开新书的闻到的那股油墨的清香,我喜欢看到那空白的地方写满我上课时记下的笔记。在图书馆我从来对那些包着牛皮纸的黄到透顶的书是敬谢不敏的。残缺的封面,褶皱的页脚,缺失的内容,松散地夹在书中的掉页,这一切都使我感到害怕。我甚至害怕那一本本“古籍”可能在我不经意的触碰下会突然地碎化成粉屑。 第一次进旧书店是因为要买教材。新的教材没有多少价格上的优惠,旧书便宜又无碍学习倒是个很好的选择。旧书店里除了些旧教材还有些文学文著和理论方面的书。其实我并没有藏书的打算,因为我被很多年前大哥毕业时从学校打包回来的书给吓到了。很占地方而且也相当的沉甸甸啊。看书,图书馆有你看也看不完的书。而当我体验到拿着一个小小的手机或MP4就像随身带着一个小小的图书馆的便捷之后那种买书的念头从未再出现。 其实很多人都对旧书有着情有独钟的喜爱,从前的语文老师,周围的同学。他们喜欢泛着泛黄的书页,喜欢那书页与书页之间静静躺着的智慧历经众人之手后的清浮与松散。买旧的教材,他们也喜欢看到书的主人在书上用心记录下的笔记。而我似乎更愿意在一堆旧书里买一本里面空无笔记的“新书”。 第一次对旧书店有些好感是后来在里面的一堆旧书里意外地找到了自己想得到很久的书,而且以极低的价格买下的。那种花钱的快乐和内心的满足感是无以计量的。我也喜欢在书架下不经意地找寻到我要的那本书,即使并不是我原先计划买的那本。不经意的遇见是最美的,不是吗?现在的我重新回归到纸制的书本上,认真地摘下精辟的语言,段落。因为我常常想不起那些用电子书看过的书的很多细节,对里面很有特色的句子也在脑海中找不到其留下的丝丝痕迹。大概只剩下几个稀稀散散的零落情节残留。 昨天我用一块钱买下了一本肖复兴的散文小册子《照不出自己的影子》。原本我是买了拿了另外两本,都是四折买下,其中还有一本是崭新的李泽厚的美学三书。大头也买下了三本。这个旧书店也是在一个小巷深处,而且是出于一种极其怪异的空中楼阁之感。里面感觉较整洁,男老板在看报纸。旧书的价格大都是在原价的基础上三,四折。我们买下的书折算后都不是特别贵,而我们也十分自觉老道地除去了零头。老板很爽快地没有像其他旧书店女老板那般斤斤计较,即使没有吃亏也要多说几句吃亏的话,露出一副实在没赚到钱的勉强和被你百折不饶的还价所感动的无奈。在临走之前,我说,老板你看我们也买了这么多的书,你干脆送我们一本吧。我从书架上拿下那本薄薄的散文集。老板看了下原价,大概是十四。免费送大概是不行吧,老板最后在我们总价上加一块钱让我带走那本书。而大头也不吃亏地要了本过期杂志才走。 带着惬意的闲适找寻,带着满足的快乐提着战利品离开。 ![]()
评论人晚亭 发布于 2009/12/25 17:05:00
真正意义上的爱书人,是不会在乎文字载体的新旧,只会关注文字的本身,追求的是精神完美与完整,而不是那些外在的装饰与表象。羡慕可以如此闲适地寻找,并带着快乐与满足的离开,这样的情感渲染教人动容,动心,呵呵,我也想去尝试一下啦。问好叶枚,祝圣诞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