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友情如故
![]() 分别时我还小,他已是个正待远征的军人了,我成了漂泊天涯的游子,山高水长,人各一方。 当我们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不管自愿不自愿都被拋到山沟里修地球时,他却顺顺当当躲过上山下乡的厄运当兵去了;当那些老三届高材生们在穷荒僻野中,为自己无论怎样竭尽全力也无法争得读书机遇而捶胸顿足,垂头丧气,他又顺顺当当以工农兵学员的身分走进了大学之门,而且是京城那所最让人羡慕的名牌。 于是,我断定他必是天之宠儿,苦难与艰辛永远与他无缘。 在农村的的蹉跎岁月里,当乡村那个邮递员的自行车铃响起时,就知他每月必有的信又来了。因为家庭出身的不同,红与黑的差别,一个背包袱的知青与军人是不可能有更多交集的。 而后的日子里,尽管是没有中断信件联系,却也日益的疏远。然而,少年的朋友是一辈子也难予割舍的,我总是不经意地从一个朋友口中去捕捉他的消息:从部队转业之后,因有文凭,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出来,理直气壮当上了北京某城建的总经理,一个成功人士的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西装革履,左手公文包,右手小秘书,歌厅舞厅前后跟班一大帮,这可是当今社会令红男绿女们倾倒的派头。可我丝毫没有产生任何的愉悦,反而长出几分的厌恶。 2009年将要过去之时,不知他是从何人的手中得到我的联系方式,说他从来没有忘记我,从老远的北方打来了电话,他说因有出差的任务终于有机会来看我,回到闽南,约我去叙旧。像我如此一个饱经风霜娇气傲骨已被知青岁月磨蚀得荡然无存,面对对文字仍有点情有独钟的人,与他这个如鱼得水的官老爷,还会有多少共同语言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将我包裹得无法从复杂的心绪中挣脱出来。 乘坐BRT到了他下塌的酒店,按他说的直接上了18楼,在那个房间里,他伸过手来,一个长长的拥抱让我有一种不知从何说起的情感袭上心来,透过善良和温情的神态,他和年青时没有两样,更没想到尘封的话匣一打开,我们就可以找到很多共同的话题。 人生的起步,他虽然没有像我们这样的苦难重重,但在后来漫长的跋涉中他也一定不容易,一定也同样经受了时代和社会对他的摔打与磨砺,一定也有自己异于时弊的人生信条,也有一分由苦难与艰辛积特攒起来的精神财富。于是,我很为自己一直对他心存偏见而感到愧疚,同时也很为他自强自立而感到宽慰。 我们相逢的时间太短,短得很多想说的话都来不及问,在这每分每秒都像金子般珍贵的时刻,他总结最多的是我的际遇,讲得最多的是对我的厚望,至于他有什么变故,怎样的辉煌,他都没有说起。不过,从他明快朴实无华不加掩饰的言谈中,为我拍去落在衣领上白发,这个细小动作,我叩到了他那颗依然美好的心灵。 转眼我们都将步入老年。他说:这些年来,都忙于事业,忙在家庭,还是多年前每封信中的那句话,友情不因远而疏!少年时期的朋友的情感是最值得珍惜的,因为没有相互利用,没有迎来送往,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逢场作戏。纯真与善良,朴实无华地深藏于心灵深处,只有到夜深人静之时偶尔会像过电影般地在脑海中浮现,这份情感向人启及就已不再珍贵了! 此时的我似乎感受到我的血脉奔腾,对他从没有过的新认识占据了我整个思想,谁说社会泥沙泛起,陈腐俱生呢?其实,同样也是可以冶炼人、施展人、强化人的阵地,只要灵魂的桅杆不倒,一切人性美德是不会被污浊吞噬的。 这些年来,用他的话说:当官仅是一张纸,而做人才是一辈子。随着离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迎来送往也将日益稀少,少年时的情感却逐步清晰,也许将来他回来了,就一起眯着眼睛晒太阳吧! 可能么?将来,也许,他真的从北方回来了,真能各自拖着小童车,逗着牙牙学语的孙子,那也是一道城市的风景啊—— ![]()
评论人风飘何处 发布于 2010/1/27 19:09:32
不是很理解,作者为何以此为文章标题?
评论人老撷 发布于 2010/1/31 16:47:26
旧友情,依然如故,尽管已走过了人生的最美好的年华,但对逝去的岁月的怀想与对曾经有过的一段友情的回忆,发现过去了的那段情是不会磨灭的!
评论人梓丹苑 发布于 2010/10/12 13:14:05
看这篇文章有一股暖流涌心田!岁月是检验感情的一道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