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玉树,一株美丽的格桑花

玉树,一株美丽的格桑花
  作者:文月 发表:2010/4/25 13:37:54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4635
  编辑按:爱心无限!“幸福吉祥的格桑花,在青藏高原会开得更绚丽,更灿烂!”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随着大地的一阵剧烈摇晃,青海省玉树这个原本宁静祥和的小城顷刻间变得满地狼藉:漫天的阴霾、倾颓的房屋、血泥交织的面庞、痛彻心扉的哭喊……
  玉树遭难,江河垂泪,日月同悲。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玉树,牵动了十三亿中国人滚烫的心,中华民族再次挽起了众志成城的臂膀。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中央政府就启动救灾行动,温家宝总理亲赴现场,视察灾情,指挥救灾,垮塌的废墟上,留下了总理匆匆的脚步,被掩埋在断壁残垣中的伤者听到了总理关切的话语。上万救援人员快速开往灾区救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企业、事业单位、人民群众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一时间,神州大地爱心潮涌,手手相牵,心心相连。一顶挡风的帐篷,一床御寒的被褥,一碗热乎乎的面条,一句真诚的问候,对于灾区人民来说也许就是希望,就是信心,就是生命的延续。
  玉树,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就像她美丽的名字一样,充满着无限的诗情画意,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和向往。
  她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藏语意为“王朝遗址”、“部落遗风”,为万山之宗,百川之祖,相传为格萨尔王建立的岭国所在地。那里有圣洁的雪山、明净的湖泊、碧绿的草地、喷香的奶茶、庄重的格萨尔铜像、神秘的文成公主庙,有震天动地的康巴舞蹈、惊心动魄的马术表演,有伟岸粗狂的康巴汉子,戴着华丽头饰的妇女,还有寄托着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的格桑花。这种花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可风越狂,身愈挺;雨越打,叶愈翠;太阳越暴晒,开得愈灿烂。
  玉树,一个美丽的词汇,千百年来,一直鲜活在卷帙浩繁的古典诗词中,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蔚为大观。
  玉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唐代诗人李白在《怀仙歌》中写道:“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先人浩歌忘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金代元好问的《幽兰》诗中有“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的诗句。玉树,是一株美丽的树。唐代诗人宋之问《折杨柳》:“玉树朝日映,罗帐春风吹。”元代萨都剌《望金陵》:“春风玉树留歌韵,暮日青山立花屏。”清朝刘献廷《斐园松》:“白玉堂前绿玉树,横空百尺寒飕飕。”玉树,又是白雪覆盖的树。李白《对雪献从兄虞城宰》:“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萨都剌《钓雪图》:“村南村北人迹断,山前山后玉树迷。”清金人瑞《对雪次韵》:“玉树诚堪爱,冰肌已久夸。”
  天佑中华,天佑同胞。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曾遭受重创的汶川地震灾区早已在废墟上涅槃重生。两年前,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受灾学校的黑板上写下的“多难兴邦”的字迹还没有褪色,而今,胡锦涛总书记在玉树写下的对灾区人民的承诺“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吹响了玉树新生的号角。重建玉树的方案已起草完毕,相信再过三五年,玉树也将像唐山、汶川一样,建成一个更加美丽的家园,那代表着幸福吉祥的格桑花,在青藏高原上,将会开得更绚丽,更灿烂!
  
分享:
责任编辑:老撷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