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从“小处不可随便”说起

从“小处不可随便”说起
  作者:文月 发表:2010/5/8 14:55:37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2248
  编辑按:细节决定一切。

  国民党元老于佑任是位大诗人、大书法家。当时许多人都以得到他的片纸只字为荣。有一段时间有人在其办公楼周围随地便溺,于老挥毫写了“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大字,张贴在墙上。但没过几天,字幅不翼而飞。后查实有书法爱好者觊觎他的墨宝,暗中偷去字幅,经过剪裁、调整、装裱成“小处不可随便”的一帧条幅,挂在室内,警策自己。原来难登大雅之堂的六个字,竟然变成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警世格言,一时传为民间佳话。笔者对于这个传说未能加以考证,真实与否可另当别论。但我觉得,“小处不可随便”这句格言,的确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之,践行之,尤其是在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时候。
  
  同样是六个字,经过调整变动,意义和境界大相径庭。显然,“小处不可随便”比“不可随处小便”含义更广,品位更高。
  
  不无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小处随随便便的却大有人在,譬如:随便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随地吸烟、随处乱写乱画、说话随意带“国骂”,等等。这些不文明的现象,都有一个“随”字,都是在“小处”过于“随便”而致。小处随便,往往是祸端的肇始。漫不经心丢弃的一个烟头足以酿成熊熊的森林大火;肆无忌惮抛掷的一个酒瓶足以使路人死于非命;口无遮拦吐出的一句脏话足以惹起无休止的纠纷乃至打架斗殴……这样的事件,难道我们还见得少吗?
  
  一个人的“小处”,是一个人的道德体现、教养象征;而一个城市的“小处”,能够折射出它的文明程度。因为“小”中往往隐藏着“大”。一个人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就可知道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烟瘾很大却能在禁止吸烟的场所不吸烟,就说明他是一个讲社会公德的人;一个人能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不闯红灯,就可以认定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相反,一个随处扔垃圾的人,必然是一个素质很低的人;一个随地吐痰的人,肯定是一个缺乏教养的人;一个不排队、乱加塞的人,准是一个没有公德的人……一个城市中,如果这样的人多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就要大大降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有责。作为这个城市的主人,每一位市民都应当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城市的形象,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城市的风貌。因此,建设“文明城市”,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处”做起,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小处不可随便”的良好习惯。而每个人的“小处”,最终汇成的将是社会的“大处”。一旦人人做到不随地吐痰、不违反交通法规等最基础的文明要求,我们的城市文明程度将会大大提高。
    
分享:
责任编辑:向日葵的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安云 发布于 2010/5/17 8:12:37  
第一节写得好,后面变说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