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饭余茶谈>千古绝唱《虞美人》

千古绝唱《虞美人》
  作者:文月 发表:2010/5/29 9:29:24 等级:4 状态: 阅读:2213
  编辑按:好一朵千古绝唱的虞美人。

  几天前,一向喜欢侍弄花草的李老师不知从何处采来一束枝茎细长的花儿,花叶略呈圆形,花瓣薄如丝绢,朵大如拳,色泽鲜艳。李老师把花儿插到一个盛着清水的玻璃瓶里。不一会儿,薄如蝉翼的花叶就欣然展开了,一朵花宛如一个美人,羞羞答答地闪现着千娇百媚。
  
  我被这亭亭玉立的花儿惊呆了,“李老师,这是什么花,怎么这么漂亮啊!”李老师嫣然一笑,说:“虞美人,别看花儿美,心可毒着呢。你知道吗,这花儿是汉朝的吕后变的。”
  
  听了李老师的话,我如堕云里雾里,更加迷惑不解了:吕后,心如蛇蝎,在汉高祖刘邦死后,先杀死刘邦的爱妾戚夫人的儿子,又砍去戚夫人的手脚四肢,剜去她那双迷人的眼睛,用药熏聋了她的双耳,强迫她喝下哑药,放入厕所中,致使戚夫人悲惨地死去。这样狠毒的女人,怎么会被冠之以“虞美人”的雅号呢?是不是李老师张冠李戴,把血洒荒野其精灵化成鲜花的绝代佳丽虞姬错记成吕后了?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我翻开了历史书,把秦朝末年到汉朝初建这段历史重温了一遍,眼前不时浮现出刘邦和项羽从联手抗秦到分庭抗礼直至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王朝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拂去历史的烟尘,项羽,这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他有匹夫之勇,“力能抗鼎,才气过人。”他有远大志向,见秦始皇出游,口出狂言“彼可取而代也”。但他却失于寡略,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四面楚歌,兵败垓下的厄运。但自古英雄并非无情者,项羽偏偏又感情丰富,史载: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包围在垓下,夜里听到汉军营盘里的士兵唱楚地山歌,以为汉军已经全部占领楚地,大势已去,就同爱妾虞姬在营地里饮酒高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舞剑,作歌和之。项羽非文人,一曲《垓下歌》激荡的英雄末路的豪气,两千多年来绵绵不绝,伴随着霸主别姬的感人故事代代流传。可以说,虞姬的自刎,是不愿拖累项羽,是为了项羽能够突出重围,东山再起,她用一腔热血铸就就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当时有人曾劝项羽先到江东立足,日后再起霸业。可项羽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他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用最后的浴血一战证明了是“天亡我”之后,也挥剑自刎,追魂而去。这故事是何等的悲惨壮烈又是何等凄惋动人啊!这被叫做虞美人的花儿,莫不就是虞姬的鲜血化成的?
  
  一天,翻阅词典,查到了虞美人的条目:虞美人,词牌名,取名于项羽的宠姬虞美人。于是,我想起了南唐后主李煜的那首著名的《虞美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有趣的是,恰恰是这首词,成了李煜这位宋词鼻祖的绝命词。
  
  很多时候,有些事情是无从选择的,抗拒不了命运时人就只好被它牵着鼻子走。李煜,对诗文、音乐、书画无不精通,尤善填词。他的词有不少是中国古代词作的经典,无论题材、意境,都突破了花间词派的范围,感情真挚,形象鲜明,语言清新,其艺术成就远远高出同时代词人的作品。李煜并不想当皇帝,可是历史却歪打正着地把这位极富才华的艺术家和词人逼上了皇帝的宝座。而李煜“生于深宫中,长于妇人之手”,从小就在先辈的荫庇下成长,整日潜心于书法、诗词、绘画的研究,从来也不曾想涉足政治。公元954年,18岁的李煜娶了娥皇。娥皇的到来无疑为李煜送来了一位难得的知己,她不仅精通音律,工于琵琶,而且熟悉文墨。两人志同道合,切磋学问,使原本就无视功名利禄的李煜更加沉醉于艺术创作。这期间,李煜为娥皇写了不少词,有的描写娥皇的美貌,如《玉楼春》中“晚妆初了明肌雪”;有的寄托了小别时对娥皇的思恋,如《一斛珠》中“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又如《长相思》中“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这一时期的词作写尽了男欢女爱,除了美女还是美女,除了享受还是享受。但是,李煜奢华的日子很有限,不久,他的爱子死了,大周后也死了,加上外患危机,首都金陵被攻陷,他不得不肉袒出降,成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俘虏,被封为“违命侯”,幽禁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李煜由帝王一下子变成了阶下囚,富贵荣华如过眼烟云,纵情享乐也成昨日记忆,其生活之苦,精神上的折磨是不难想象的。他曾写信给旧宫人说:“此间日夕以泪洗面。”
  
  李煜如果从此听天由命,像三国时的刘禅那样尘世杂念全消,乐以忘忧,不作非分之想,本也可以“乐不思唐”的。可他偏偏又丢弃不了中国文人的不平则鸣有感就发的致命弱点,寄人篱下的屈辱生活重又激起他的创作欲望,难以排解的苦闷与惆怅使他的创作热情如火山迸发,一发不可收,写出了《乌夜啼》、《破阵》、《虞美人》等怀旧伤今之作。面对“山河破碎
分享:
责任编辑:向日葵的光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
评论人夜半歌声 发布于 2010/8/12 15:28:32  
空梁曾是营巢处,零落年时侣。汪精卫的虞美人同样伤感,结局更为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