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 美丽的花园城市迎来了轰动一时的农民研士生滕振国。 然而,这位先生却在博客中如是说:“去厦门是我一生最大的不幸。厦门,是我永远的痛!”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不少正宗班科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目前还为找工作而犯愁,当施氏集团总经理廖辉为其找到工作后,这位滕硕士却在半个月之后辞职了,让人满头雾水。 滕振国的辞职信中写道:我儿子和我年近八十、体弱多病又无人赡养的老母亲不愿意来厦门生活,妻子更不能适应厦门气候,执意要回河南老家。鉴于以上家庭因素的影响,我不能不顾孝道而又落个妻离子散的结局。 难怪网民们纷纷拍砖: “滕振国可以说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有句话叫做:事在人为。人非万能,天时、地利、人和,不可能样样都全。但是,有贵人给滕振国创造了多次机会,却不知道珍惜,实在可悲可恨。从节目上就明显看到滕振国的同学和廖总都应该是滕振国的贵人,进的经贸学院工作是他的荣幸。廖总又那么赏识他,如果想做事,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一步高升。起码给你提供了一个高于同类人的一个平台。学历不代表金钱,如果照这样下去,80岁也找不到工作很正常,并不存在辞职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上帝永远欣赏是有能力的人,而不是有带硕士帽的人。”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灵鸡有翼,飞不如鸦。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从最近的新闻媒体上可以看到这个所谓的农民硕士生离开厦门的因素是他所读的书与收入成反比。且,当解决了工作问题后又要将儿子弄到厦门来,而后又是母亲,又是户口,又是房子,可谓是狮子大开口: 8月21日滕振国与学院签约,四五天之后,他便提到了孩子读书的问题。学院想尽办法,为孩子来厦读书争取到了机会。但是,当把这个信息传递给滕振国时,他提出了新问题。 “如果儿子来厦门了,老母亲一个人在家,也没人照顾。”廖辉答复:可以把母亲也接过来。(滕振国在厦时租住的房子是学院出资的,30平方米左右)。滕振国又抛出一家四口住不下的条件。廖女士答复:可以再找更大的房子。“他又说,一家四口都来厦门,他养不活。” 据了解,滕振国在厦门的月工资是2600元。学院承诺解决其妻子的工作问题,至少夫妻俩在厦门每月至少有4000元的收入,且不必支付房租,维持四口人的生活是可以的。而且,滕振国的工资,也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化。 新问题又来了,滕振国妻子说,厦门房价如此高,他们如何买得起房子?9月4日,滕振国提出辞职,四五天后,他便打点行囊走了,怎么都留不住。 还没工作就有那么多的条件,的确让人看了不爽!想当初,知青返城,再苦再累的活,只要是能养家糊口的工作,没有一个人是挑肥拣瘦的,而且都任劳任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于是,我想起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个滕振国是不是过于贪婪,高估了自己,还是媒体捧杀了他? 人贵有自知之明,象此类得陇望蜀之人,究竟有哪家单位敢用他? ![]()
评论人守望文学网管理团队 发布于 2010/9/29 16:37:07
[分享]守望文学网9月优秀散文作品集锦
http://www.sw020.com/swform/dispbbs.asp?boardid=4&Id=8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