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的读者
|
梧桐惊梦(24)
![]() 24、费心思借古以喻今 眼看元旦就要到了,为了活跃部队文化生活,增加节日气氛,军校决定举办元旦文艺联欢晚会。要求每班都出节目,形式可以不限,但不能都是唱歌,要丰富多彩。秦思扬平时爱哼几句,这一回全班学员一致推选他来一个节目。 卫生所也是军校的一个编制单位,军校举办元旦文艺联欢,自然也少不了他们。所长徐大伟见林毓芳这一向歌声不断,于是独断地决定:“小林啊,元旦联欢,咱们所的演出任务就交给你了。”其实卫生所也就是那么五、六个人,选不出更合适的人来。林毓芳不好推辞只得接受,但是她说:“所长,我演不好,你们可不要怪我噢!” “不怪,不怪!”徐大伟连声说。 任务是接受了,究竟表演什么节目林毓芳却为难了。正巧秦思扬来了,林毓芳请他出出主意。没想到秦思扬也正为此事而发愁。林毓芳突发奇想,她提议说:“要不,咱俩来个男女二重唱,你看怎么样?” 秦思扬笑了:“这哪成啊?”林毓芳却说:“怕啥,演就演呗!”在林毓芳的再三鼓励下,秦思扬终于答应了。唱什么歌呢?选来选择去,最后决定,就演当年在陕北最出名的《兄妹开荒》。 军校联欢的当晚,秦思扬多要了两张票送给祁梦蓝,要她和余明霞都来看演出,还特别叮嘱祁梦蓝,给余明霞和梁诗宇提供机会,让他俩多接触,希望他们能成为好朋友。 当他和林毓芳登上舞台时,只见秦思扬头上裹着白毛巾,身穿小白挂,背扛锄头,随着乐器响起:“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怎么能躺在热炕上作呀懒虫,扛起锄头上呀上山岗……” 林毓芳则是一身红地小花衫,一根棍子扛在肩上,两头用红绸布扎成的蝴蝶结,代表挑着担儿,她唱道:“太阳太阳当呀么当头照,送饭送饭走呀走一遭,哥哥刨地多辛苦!怎么能饿着肚子来呀劳动?挑起担儿上呀上山岗,一头是米面馍,一头是热米汤,哥哥本是庄稼汉那么依呀嗨,送给他吃了,要更加油来更加劲来,更多开荒,那哈依哟嗨嗨哎嗨那哈依哟嗨!” 舞台上的秦思扬和林毓芳扭着秧歌步,一唱一对,眉目传情,完全进入了角色,不但唱得好,而且表演得十分到位,非常出色,让台下的人简直看呆了。 好一曲《兄妹开荒》,竟赢得了满堂喝彩。秦思扬和林毓芳也在军校出名了,平日里碰上他们,都要开玩笑说一句:“你们干脆叫夫妻开荒得了!”这一笑,倒笑得他俩很尴尬,反而不好意思在一块了。 一次联欢,更增加了林毓芳对秦思扬的好感。打那以后,她总是时不时地找机会接近他,给他织毛衣,送相册,买袜子,邀他一同看电影;可秦思扬却总以种种理由推辞,实在推辞不掉了,他也会买些小礼品以回赠,这就更加让林毓芳想入非非,难以割舍。 冬去春来,转眼间又一年过去了,秦思扬他们就要毕业了。分配前夕,林毓芳找到秦思扬,希望他能留在柳城,进军区机关、警备司令部,或驻柳城的其他部队都可以,由他选择,其他的事由她来办理。(为什么林毓芳有那么大的能耐,因为她父亲在柳城军区任职,父亲担任什么职务她一直没有告诉秦思扬;她不想以高干子女的身份,去赢得秦思扬的感情,这就是林毓芳最可贵,最聪明之处。) 秦思扬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分配的问题上不能挑挑拣拣为理由,回谢了。 不得已,林毓芳只好向父亲恳求:以分配的名义,将秦思扬留在军区机关。她父亲说,那样不好。一来你们的关系没有正式确定,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二来会引起其他学员的猜疑,对他本人也不好。将来你们的关系确定了,就是分到下面去了,也可以随时调回来。无奈之下,林毓芳只好由他任其自然。 离校的前夜,秦思扬和祁梦蓝相约来到柳河边。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映在水里,远远望去,水天一色;阵阵微风吹过,岸边柳树迎风,婀娜多姿。此刻漫步在柳河边,真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祁梦蓝问:“思扬,分配名单定下来了吗?” “定了,下午已经宣布了。思贤脚受了伤,照顾他留在驻柳部队了。我和梁诗宇分在一起,去边防部队,广东宝安。” 祁梦蓝说:“那地方应该不错,面临港澳,是祖国的南大门!” “是不错。不过,当兵的四海为家,到哪里都一样。” 祁梦蓝又说:“你们什么时候走,到时我来送你。” “明天上午十点钟的火车。”秦思扬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说:“小蓝,你毕业后想去哪里?你对将来有什么想法和打算吗?” 祁梦蓝俏皮地说:“没想过,将来那么遥远,想它干什么,多累呀!” 秦思扬又说:“人总要有个奋斗目标或者方向啊!” “你说的也对。不过嘛!我们离毕业还有三年,没去想那么遥远的事。” 一艘机渡船从柳河对岸驶过来,河面上泛起层层波浪,水中的倒映晃晃悠悠,秦思扬指着波光中的明月说:“小蓝你看,这月色多美啊!难怪古时候有那么多诗人,借明月抒发情感,寄托相思,表达心中的牵挂。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时候只是瞎背背,不懂得诗的含意;后来懂了,却又没有亲身的体会,只觉得这诗写得好,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还是不明白;真正有了体验的时候,才知道诗人是在仕宦失意,身处异地的时候,借明月寄托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诗表面上看,晓畅平淡,其实内中却透着淡淡的忧伤!当然,借明月抒发情感,最悲伤的还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他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诗句写得多凄凉。其实,我最欣赏的,还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样的诗句,写得多好,意味深长,又耐人寻味,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祁梦蓝说:“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的确不错,它意境豪放,情怀乐观;流传至今,人们依然津津乐道。思扬,你借古喻今,借月寄情,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总算说出了你的心里话,我理解你的心情。思扬,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和牵挂,真的。” 秦思扬说:“小蓝,明天我就要离开这里了,说真的有一份情感我放不下;我们相识已有七年了,虽说不上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但我们情同兄妹,相互都是了解的,咱们不能只停留在兄妹关系的层面上,我希望能比兄妹的关系更进一步。” 听秦思扬说出了他的心里话,祁梦蓝听着眼睛就有些潮湿,她停了停,说:“思扬哥,我知道你对我好,但是现在我们都年轻,正是长知识,干事业的时候。再过三、五年,我们再谈个人的事,好吗?” 秦思扬拉着祁梦蓝的手,动情地说:“小蓝,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理解;说别说三、五年,就是一辈子,我也一定等着你!明天我就要到边防前线去了,以后什么时候能见面还说不定;小蓝,你是我唯一的牵挂,答应你,我走了,你要常给我写信,要好好照顾好自己,这样,我才能走得放心!” 听了秦思扬这番话,祁梦蓝早已泪眼婆娑,她一头扑在秦思扬怀里,那柳河的岸边上杨柳依依,月光透过芊芊的柳枝,映照着他们相拥的身影;此刻,是日夜奔流不息的柳河和皎洁的明月见证了这一切…… 秦思扬和祁梦蓝的关系究竟会怎样?请看《梧桐惊梦》之二十五《好姑娘一往深情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