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长邮箱
最新消息:

你的位置:首页>杂文频道>焦点争鸣>易中天与说书艺人

易中天与说书艺人
  作者:风云天涯客 发表:2016/3/25 11:24:46 等级:4 状态: 正常发表 阅读:1023
  编辑按:几千年的文化禁锢让人墨守陈规,少了想象。易老对于名著解读的风格和品味透出对人性的附庸与探索打开了想象的可能,自成一道风景。文中的思考还有深入的可能。加油。
  
  一个讲坛——《百家讲坛》,一本书——《品三国》,让一个人——易中天“红”遍了大江南北。
  于是乎,粉丝,网络,电视台,沸沸扬扬;茶馆,街摊,办公室,议论纷纷;售书,做客,作演讲,忙忙碌碌;真是好不热闹!
  耳闻目睹着这一切,我不仅想起了少年的时候在家乡的农村里赶庙会时遇到的说书艺人。
  那时候农村的庙会是很盛行的。庙会上常常有一些说书艺人在庙会上摆摊说书。中间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个小鼓和一个大的金属盘子,桌旁坐着说书人——一手拿着扇子,一手不时的敲打着桌上的小鼓——在摇头晃脑的说书;周围是围了一群无所事事闲来无聊的听书人,或站的、或蹲的、或坐的,聚精会神的听着段子,每到“精彩”之处,人们便发出一阵的喝彩和哄笑。一段书说下来,说书艺人便拿上早已准备好的盘子向周围的听书人讨钱,于是,几分的,几角的,多的还有一两块的便落到了盘中……
  仔细思考一番,却发现易中天与说书艺人竟是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一:语言形式上的相似——调侃、庸俗。
  那些说书艺人,为了吸引观众,引起观众兴趣,常常在说书的段子中搀杂一些调侃、庸俗的语言,以增加人们的笑意。这些调侃庸庸俗的语言常常是构成那些引起人们喝彩和哄笑的“精彩”“精妙”之处。说书艺人之所以这样做,不外乎是为了迎合一些具有低级趣味爱好的人们的“口味”,要在段子中给人们增加点引起发笑的“佐料”,以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而已。
  易中天的《品三国》,无疑是继承并发扬了说书艺人的这一做法。在易中天的《品三国》中,这种引起人们“哄笑”和“喝彩”的调侃庸俗的“佐料”比比皆是。比如,“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备和关羽、张飞,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则名为事之如兄,实际事之如君。可见维系三人友谊的,就是英雄之义。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这三个人‘寝则同床’时,他们的太太在哪里?”“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门大开,他开Party啊。于是撤军。”“这个时候的曹操因为刚刚出道,二十岁还不太懂得官场,是个生瓜蛋子。以为他当了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就怎么了不起了,他放出话来谁敢违令格杀勿论,结果蹇图这个大尾巴狼撞上来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好硬着头皮把他打死。”“袁绍拿着玉玺——可能是它自制的——对曹操说:‘哥们儿,干吧’……”“这个事情在我们今天也稀松平常啦,小两口一吵架,老婆跑回娘家去了,那还不是老公最后赔个笑脸,说点好话,就把老婆接回来了。”等等诸如此类,多的不胜枚举。甚至一些有关人士认为这种做法恰恰是引起许多人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易中天的招牌是他的俏皮话,简直是在讲座里呼呼地往外冒。”(选自《易中天评“三国”乱舞春秋》)。易中天之所以如此,我看其目的和说书艺人的目的完全无异。

  相似之处二:对待历史事实的态度——大话、演义。
  说书艺人在书段子里随意发挥,信口雌黄,大话演义历史事实那是非常拿手的事。而且常常把一些子虚乌有的事说的是活灵活现,使一些缺乏历史知识的人对这些事是“深信不疑”。象《隋唐演义》中“程咬金三斧子定瓦岗”“程咬金拜大旗做混世魔王”等等。在我们家乡的父老中几乎是人人皆知,而且人们都毫无怀疑的认为这些就是历史的真实故事。这都是那些说书艺人大话演义历史事实“惹”的祸。就连《三国演义》来讲,是“七分历史三分演义”,其中“三分演义”也大都是说书艺人的“功劳”。(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题材本来就源自民间评书,是罗贯中先生根据民间的评书内容整理而成。)
  在易中天的《品三国》中,也有这样的现象。
  比如,《三国演义》中具有广泛影响的精彩故事空城计的“发明权”的归属问题:
  易中天认为曹操:“在《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抢走了‘空城计’的‘发明权’”,空城计其实“发生在曹操身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说空城计是诸葛亮做的那是“恶搞”。
  易中天先生所说曹操版空城计,见于《三国志。武帝纪》兴平二年注引《魏书》,原文如下:“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嚼,误入腹中。’引军屯南十余里。”本文不想探讨以上记载的真伪,而想讨论的是,《魏书》的这一记载能否说明曹操是使用了空城计。中国古代兵书《三十六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云:“虚者虚之,疑中生疑。”“虚而示虚”。(空虚的让它空虚,使人在疑惑中更加疑惑。空虚的就显示空虚。)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处于弱势的一方面遇到强大的敌人时,故意显示其虚弱,令敌人产生疑惑而迟疑不前,怕中埋伏而自动撤离。是不是空城计,“虚而示虚”是关键。易中天先生也认为,“‘空城计’最基本的要素和内核,那就是公开示弱示虚,让对方不知深浅不知虚实,进而因生疑而不敢进攻甚至撤退。”(《大江东去》)曹操面对强敌,所采取的措施是“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即组织城中妇女到城墙上守陴(城上女墙,上有孔穴,可以窥外),部署全城所有兵力准备抵御敌人。在遇到敌人围城时,战士守陴是执行战斗任务,曹操让妇女守陴就是让她们伪装士兵,向敌人示威,这哪里是示弱,分明是虚张声势,想把敌人吓跑。他也没有打开四门,实行净街,示以空城,让敌人疑惑。而是组织兵力,加强战备,准备抵抗。这些都不符合空城计的要素和内核。再说,吕布之撤退,所怀疑的是树林中有伏兵,与曹操在城中的措施也没有关系。
  易中天先生为了说明是曹操发明的空城计,竟然把“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这种战备状态和紧张气氛,说成是轻松欢快的气氛。他说:“曹操和吕布作战的时候,有一次曹操的军队出城收麦子去了,突然吕布的军队开了过来。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等吕布开过来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姣声嗲气。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个树林子,深不可测,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买在树林子里面了,撤!(《大江东去》)即使按易中天先生的讲解,我们也看不出有空城计的影子。莺歌燕舞,姣声嗲气,能说明是空城吗?何况“令妇人守陴”并没有莺歌燕舞,姣声嗲气的意思,那只是易中天先生品出来的的味道。它不仅不符合“令妇人守陴”的文意,也不符合原文所表达的气氛。
  还有有关韩馥之死。
  易中天一说是袁绍干掉的。“那边西北军还在肆虑,这边关东军已经火并。先是兗州刺史刘岱杀了东郡太守桥瑁,后是渤海太守袁绍干掉了冀州牧韩馥,再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互相拆台。”(《品三国》48页)。
  在这段文字中,有关韩馥之死的表述是不确切的。
  据《后汉书;韩馥传》:韩馥原为冀州牧。初平二年(公元191),时任渤海太守又是关东联军盟主的袁绍,施用阴谋诡计,胁迫韩馥让出了冀州,自领冀州牧。以韩馥为奋威将军,只给了他一个空头衔,手下既没有一兵一卒,也不给他配置官属。韩馥在冀州呆得又憋气,又窝火,便离开了冀州,到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去投靠陈留太守张邈。临行前,袁绍会聚百官,在邺县的南门外为韩馥摆酒饯行,并派出一支骑兵,护送韩馥及其家属。张邈与韩馥有旧交,对韩馥到来甚表欢迎,对他的全家做了妥善安置。
  过了一些日子,袁绍有公务去会见张邈,恰巧韩馥也在座。袁绍和张邈商议一件军机秘事,互相耳语了几句。韩馥起了疑心,以为他二人想要除掉自己,便托称更衣(上厕所),在厕所里以书刀自杀了。书刀是一种小刀,当时虽然已经出现了纸,仍然常常在竹木简上写字,如书写有误,便用书刀削去,然后改写。所以官员和士人都随身带着这种东西。
  从韩馥之死的整个过程来看,是与袁绍有关的。你不夺了人家的冀州,几乎把人家逼到绝路上去,人家也不会死。但袁绍并没有杀韩馥之心,也没有那个必要,韩馥是由于自己起疑心而自杀的,并不是被袁绍“干掉的”。从法理上来讲:韩馥丢掉冀州,罪在袁绍,在因果关系上有必然联系;而韩馥之死,则与袁绍没有必然联系。
  令人不解的是:易书在54页竟又冒出这么一段话来:“韩馥让出冀州后,始终在惊恐中度日,最后自杀在厕所里。”
  那么,韩馥是怎么死的呢?是自杀的呢?还是被袁绍“干掉”的呢?为什么前后的表述如此矛盾?
  这种对历史事实含糊其词甚至随意演义的做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关于这一点,通过一件事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易中天的态度。在易中天到北京图书大厦签售《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时,一个读者说,曹操的生年历史上没有定论,问他是否有兴趣研究一下,他的回答是:“只要差不多就好,曹操到底是66岁、65岁还是64岁,对于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和历史的评价不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这不重要,对历史问题我主张‘抓大放小’。”易中天竟然赤裸裸地公开这样的讲,可见其对于历史的态度了。

  相似之处三:目的动机上的相似——谋取钱财,赚人铜板。
  说书艺人的目的和动机在于谋取钱财,赚人铜板。说书艺人总是“一段书说下来”,“便拿上早已准备好的盘子向周围的听书人讨钱”。说书艺人之所以要在书段子中加上那些“佐料”,之所以大话演义历史事实,不外乎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口味,让书段子更加“引人入胜”,哗众取宠,从而最终让人们“慷慨解囊”。
  易中天同样也是如此。他的调侃,庸俗语言,大话演义历史,不外乎也就是为了迎合一些人的口味,“引人入胜”,哗众取宠。正如前面有人所讲,“易中天的招牌是他的俏皮话”。而其这样做的最终目的还不是为了捞取虚名,谋取利益?!易中天也的确达到了这一目的。自从品三国以后,易中天真可谓是忙的不亦乐乎,出书,售书……而这期间易先生的腰包里也是钞票不断滚滚来吧!

  相似之处四:结果上的相似——践踏文化,曲改文明,毒害社会。
  说书先生的调侃庸俗的"佐料",把许多不文明甚至是低级下流的语言留在了人们之中,玷污了社会的文明。那些大话演义历史的“故事”更是危害不浅,造成许多人对历史认知的混乱。在我们的生活中,把那些说书段子上大话演义出来的子虚乌有的“历史”当作真实历史的大有人在。这些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社会文化的不良后果。
  易中天先生的做法同样也不例外。而且,易中天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在众目关注的大众媒体上这样做,其影响更是严重。易中天《品三国》播出不久,网上就曾出现了好多关于“空城计”的初创发明权的帖子,这好多帖子竟无一例外的认为“空城计”是由曹操“发明”的,其依据竟然也都是易中天的《品三国》中的说法,由此可见影响之严重。这样的事情在继续下去不知还要影响多少人!同时也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我们的百家讲坛上后来出现的演讲者中,在语言上也有着一些人刻意追随易中天这种调侃、庸俗语言的现象,这种势头颇有进一步蔓延之趋势。这种风气蔓延下去,势必会给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明,我们的社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这种历史娱乐化,庸俗化,演义化的风气不知何时才能休?!

  随着易中天《品三国》的不断传播和社会上的一部分人的追捧,“易中天热”的风也越刮越猛,已经演变成一种“易中天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一定的深层社会原因。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有哪些呢?
  一、社会上的浮躁心理。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上存在着一种非常严重的浮躁心理,特别是在一些青年人身上——对生活不求长远只看眼前,对事物不求甚解只求表面,盲目跟风追逐“时尚”,寻求刺激“标新立异”,等等等等。易中天《品三国》无疑开辟了史学研究的一个“标新立异”的另类——严谨艺术的娱乐化,严肃历史的庸俗化——这种做法恰迎合了这些怀有浮躁心理的人们口味,恰好给了这些怀有浮躁心理的人们一个追求刺激的“目标”和“热点”。正是因为如此,易中天《品三国》一出便立刻受到一些人的追捧,并且随着易中天品三国的不断传播和渲染,越来越受到更多的有着这种浮躁心理的人们的追捧。这是易中天现象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社会上部分无聊空虚者的起哄架秧子
  我们在前面讲过的说书艺人的场子周围的看客中,除了极个别的是有着对评书艺术怀着浓厚的兴趣外,大多数是那些闲来无事空虚无聊游手好闲的用以打发聊无赖寂的时光而已。这些人并不是对说书艺术有着多少兴趣,而是只是为了看个红火热闹或打发无聊寂寞的时光而已。所以他们对说书艺人的艺术是不苛求的,只是听个场面上的红花热闹,每到“精彩”之处,便是一阵子喝彩,至于是否是艺术上的精彩精妙就不去管它了,而且这些人也不会去仔细的理会它,实际上也不懂得怎样才能真正的理会它。
  在我们的易中天现象中,也不乏有这样的的人。他们对历史的知识和历史研究知之不多,甚至有的人简直就是一无所知。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或者打发无聊的时光,跟着别人凑凑“热闹”,壮壮声势而已。于是,当这些人听到别人“喝彩”时也便一起“喝彩”来呐喊助威。这种人一旦多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强大有力声势浩大的“掸子”。这个掸子一时还说不定能够横扫大江南北,弄的满世界尘土飞扬呢。这样的一批“好凑热闹的人”的起哄架秧子,也是易中天现象的形成一个重要原因。
  三、一些媒体的“狂暴热炒”
  现在我们的有些媒体——电视台,大报小报,网络等——不知处出于什么居心——很是喜欢一个“炒”字。名人炒,明星炒,大事小情炒,家长里短炒,打狗骂猫炒…能炒便炒,真可谓不炒不足以平民意。《易中天品三国》,给了它们一只“会下蛋的公鸡”。对于这些酷爱“狂暴热炒”的媒体们岂能放过?于是乎,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络炒成一片。这种“狂暴热炒”,也是形成易中天现象的一个巨大推动力。
  “易中天现象”,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缺乏理智感性浮躁幼稚不成熟现象,也是一种把追逐名利作为学术研究的直接目的功利主义学术现象。这种现象是一种对于社会的学术研究有害的现象。一方面它导致一些人把学术研究与追名逐利相联系,为迎合“人们需要”而不顾学术研究自身的规则,造成学风败坏。另一方面造成人们认知混乱模糊,甚至谬误讹传。
  “易中天现象”的出现,也说明我们的社会需要文化改造。改造我们的文化环境,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端正人们的学术态度,显得非常重要。
  
分享: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用户名:密码:
本文共有 篇评论